在最近的一期疑问回复中,有不少读者问到了对第二层扩展的投资。对第二层扩展的投资,我曾经在三月份的文章中写过,这次我更详细地再把这个经历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和大家说明一下,在这里我所说的“第二层扩展”是广义的,它包含业内所说的第二层扩展、侧链以及支持以太坊虚拟机的公链,总之就是能分担以太坊负载的项目。
我对第二层扩展项目的关注最早是在2019年。
那个时候市场的整体环境还是大熊市。但是在大熊市中,币安成功地拉起一波IEO热潮,在这波IEO热潮中,很多币一上币安就有了5倍甚至10倍的涨幅。对这些一上线就有如此涨幅的币,我当时还写过好些文章,认为它们的涨幅泡沫太大,即便项目本身不错,在那个价位买入,风险也太高,因此不建议大家急着入手,而是建议大家先观察,对喜欢的币等到它们价位低了以后再入手。
关于Voyager向Binance.US出售资产听证会将在周五继续进行:金色财经报道,法官和债权人就该经纪人向Binance.US出售资产的提议进行八个小时的证词,法官Michael Wiles仍未对重组协议做出裁决,听证会将于周五在纽约南区的美国破产法院继续进行。
律师表示,重组计划获得了97%的投票债权人的批准,尽管只有6%的Voyager债权人实际投票。据Voyager债务人的一名律师称,目前超167,000名Voyager客户已经注册了Binance.US平台。此外,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纽约监管机构均反对该项重组计划。
此前报道, Voyager破产法官表示,SEC反对BinanceUS的收购交易“是一种掩饰”。[2023/3/3 12:40:24]
在这些币中就有两个引起了我的关注,一个是Celer,另一个就是Matic(也就是今天的Polygon),因为这两个项目在当时上线的众多项目中是不多见地致力于解决以太坊具体问题的项目。它们要解决以太坊的什么问题呢?就是扩展性能,降低交易费的问题。
Cryptofifa发布关于网传虚假信息的声明:Cryptofifa官方发布声明称,近日发现有大量恶意团伙伪造行业知名人士讨论FFA代币、并通过伪造的虚假FFA合约地址取用户资金的情况。
Cryptofifa在此郑重声明,所有Cryptofifa以及代币FFA的信息,请登陆Cryptofifa官方网站查看,合约地址也以官方披露为准,切勿轻信其他地方的任何关于FFA代币的信息,谨防上当受。[2021/5/17 22:11:47]
但是在那个年代,圈内大众对以太坊性能及交易费的问题有下面这些质疑:
winmax发布关于BQC宝权链停止交易和下架公告:winmax发布关于BQC宝权链停止交易和下架公告,公告中称:鉴于BQC宝权链交易量未达到平台要求,平台根据协议将作暂停交易和下架处理,于2018年4月31号24点停止交易,用户必须在4月15号前把资产提走。[2018/3/25]
1、当年以太坊的价格只有300美元不到,因此手续费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大家感受不到痛楚。
2、那时的以太坊并没有像今天这样生态庞大的DeFi应用。那个年代大家用到以太坊的几乎只有一个:那就是转账。这么简单的应用即便有性能问题和手续费问题,忍一忍应该还是能接受的,因为这不是高频应用。
Bitstar关于ETF分叉处理公告:Bitstar关于ETF分叉处理公告。尊敬的用户:
根据Twitter“ETF基金会”官方公布的消息,2017年12月14日18:36(格林威治时间+8),“ETF分叉点已发生4730660区块高度”。每个ETH持有者将以1:1的比例获得ETF。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ETF团队原本预计2018年1月1日的分叉点将发生在4830000区块高度。但是突然发布的消息17年12月14日16点21分,这表明分叉将提前在4730999区块高度进行。此外,最终叉子发生在17年12月14日18:36,区块高度为4730660。
我们不理解团队频繁更换分叉计划的方式,而无需向用户和市场进行任何预先通知。如果将来发生类似事件,我们不承诺无疑会接受BitStar的货币交付。
在对BitStar用户负责任的态度下,我们仍然会根据资产快照在这个高度下向比赛的用户提供比例ETF 4730999。我们已经考虑过BitStar用户对339个区块的差异值会有轻微的影响。[2017/12/15]
3、那个年代人们对以太坊杀手尤其是EOS还充满了期待,认为以太坊未来即便有性能和交易费的问题那EOS是可以解决的。
4、即便要解决以太坊性能和交易费的问题,V神当时也提出了以太坊2.0,那才是正儿八经解决这些问题的终极方案。
所以综合以上这些理由,很多人几乎看不出为什么需要像Celer和Matic这样的项目来解决以太坊交易费和性能的问题。以为对这类项目的需求就是炒作。
那么当时的我是怎么看这些问题的呢?
首先我对EOS是完全不看好的,原因我已经反复在文章中写过了,我认为这种中心化的区块链公链是没有未来的,其它的所谓以太坊杀手就更不用谈了。这个想法让我排除了第3点。
然后,我坚信以太坊一定是未来的公链之王,它未来一定会诞生我们在那个年代还难以想象的应用生态,所以它的未来一定会再次拥堵,一定会有高不可攀的手续费并且性能会低下到让大众难以忍受。这个想法让我排除了第2点。
再者,我坚信待熊市过后,以太坊的价格绝对不止300美元,一定会涨到我们想象不到的高位,因此等以太坊的价格上涨,手续费的问题一定会凸显(不过坦率说,我当时完全想不到两年后,它能涨到今天这个价格)。这个想法让我排除了第1点。
上面那三个想法在那个年代实际上是没有明显的数据支撑的,但我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想法呢?我不得不说,这就是来源于信仰。
有人说“币圈是没有信仰的”,我相信还是有人有信仰的,并且在关键时刻,有没有信仰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它让人能够穿透迷雾,看到未来。
那4个质疑中,只有第4点,我当时是无法辩驳的。但是我隐隐地感觉会不会出现这样一种状况:那就是在以太坊2.0上线前,以太坊的生态就会爆发?不过这个想法在当时看是有点荒谬和让人难以置信的。在熊市中,在大家万念俱灰时,你说光明的未来,大部分人会认为你不是痴就是傻。
除此以外我拿不准的地方还有:我不确信牛市何时来,不确信以太坊什么时候才能发展出庞大的应用生态,不确信以太坊2.0上线前这类项目能不能派上用场,更重要的是我不确信这类项目能不能活过难熬的熊市。
种种这些不确信都让我当时没有马上投这两个项目,而是深深地记住了它们。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