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辰,?链茶馆
2016年,顶级风投USV的JoelMonegro发表了《Fat-protocols》,这是一篇非常经典的crypto论文,对比了互联网和区块链在技术栈上的区别,以及由此带来价值捕获上截然相反的局面——互联网是「瘦协议、胖应用」,而区块链则是「胖协议、瘦应用」。
虽然过去六年来,这个观点基本得到了市场验证,协议层创造和捕获的价值远高于那些建立在它们之上的应用程序,但现在看来情况正在起变化——Uniswap、GMX、AAVE等应用捕获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以太坊,而且仍在快速增长之中。
Crypto市场似乎正在导向MulticoinCapital在2018年发表的《ThinProtocols》中的观点,即建立在协议之上的应用控制着终端用户,它们永远都在试图把价值截流,而协议则对此无能为力。
韩国庆尚南道将实行基于区块链的行政服务创新信息战略计划:韩国庆尚南道今日宣布将实行一个基于区块链的行政服务创新信息战略计划(ISP),旨在通过利用吸引人们注意的区块链技术作为第四产业的关键技术来提高行政服务的透明度和可靠性。该信息战略计划主要分析当前的行政服务状态和工作环境,对全球区块链高级案例进行基准测试,开发基于区块链的服务平台目标模型,设计系统结构并计算所需预算,建立服务平台的中长期发展计划,并制定分步实施计划。(韩联社)[2020/4/23]
我完全认可USV的胖协议的基本观点,我也完全认可Multicoin的瘦协议的观点,因为二者一点儿也不矛盾,只是他们在描述各自的观点时都采用的「Protocols」这个词汇,其实指向的是不同的事物,所以只是语言上的误会。
金色相对论 | 孙泽宇:区块链透明可追溯等特性完美契合公益慈善领域:在本期金色相对论中,针对“您更看好区块链在哪些方面的落地?”的提问,创世资本创始合伙人孙泽宇表示:这次疫情中,群众可能更关心的是由湖北省红十字会所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引发的慈善信任危机。而区块链的去中心化、透明可追溯的特性完美契合公益慈善领域。能够确保大家能够全程透明的看到物资的流向,提高大家对慈善的信任度与参与感,再配合上IOT,也将会对紧缺的人力有极大的帮助与改善。其他方面,除了物联网与溯源,数据安全存储跟数据共享等会是比较相对应的落地方案,对抗疫也会有很大的帮助。[2020/2/13]
那么区块链上的价值到底会流向协议层还是应用层?
USV的观点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互联网协议虽然创造了不可估量的价值,但更多是间接创造的,大部分价值都是在应用层被捕获并重新聚合,所以互联网投资都是集中在应用程序上,而投资协议技术的回报率则会非常低。
动态 | 西班牙马德里证券交易所引入区块链系统:据Novobrief消息,西班牙最大的证券交易所马德里证券交易所Bolsa de Madrid将于2019年底推出基于区块链的证书认证系统。该组织表示:“基于区块链技术使得在一些交易中消除实体证书的创建和交换成为可能,实现所有流程的数字化,并确保区块链中的所有参与者都能实时访问这些信息。”此外,实验证据表明,运用区块链技术端到端流程的总时间减少了80%以上。[2019/5/5]
区块链协议却截然相反,因为区块链是共享数据层,并且还把「访问」货币化,从而避免了互联网协议的不幸,甚至还能反过来让绝大部分价值流向协议层,造成「胖协议、瘦应用」的局面。
我非常认同USV的上述分析思路,但对结论有所保留,因为那篇文章把区块链的技术栈直接简化为协议层和应用层,后来的争议也正是缘于此,我们应该在更精确的技术栈分层上讨论。?
动态 | Bit Trade与mnm研究所建立了区块链教育合作关系:成立于2013年的澳大利亚最长的数字货币交易所Bit Trade刚刚宣布与创业培训机构mnm研究所(mnm institute)建立合作关系,帮助培训创业者关于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的知识。[2018/11/8]
互联网最经典的分层是OSI七层模型,区块链的分层模型也有很多种,比较典型的是六层。
在USV的论述中,「应用层」就是上图的应用层,而「协议层」是应用层以下的各层的总称。可问题是,区块链的应用层不能直接对照互联网的应用层。
互联网的应用层截流了大部分价值,但更准确来说是被应用层的终端产品截流了,而不是应用层的协议。所以USV的「瘦协议」是包含了应用层的各层技术栈的协议,而「胖应用」是特指应用层的终端产品。
区块链虽然也可以分成很多层,但网络层、数据层、共识层、激励层是被公链一起打包了,合约层在某种程度上扮演着互联网的应用层协议的角色,在此之上才是终端应用。
Multicoin的瘦协议的观点正是以以太坊上的去中心化预测市场Augur和基于Augur的终端产品AugurCo为例来展开说明的。
所以Multicoin文章中反驳USV文章的Protocols,有相当一部分是词汇定义上的误会——Multicoin所说的「胖应用、瘦协议」分别对应智能合约和终端应用。而USV的「胖协议、瘦应用」分别对应的是公链和智能合约+终端应用。
此时仍然没有解决价值到底被谁捕获的疑问,不过毫无疑问的是,相比互联网,公链会捕获相当一部分价值。
USV在2016年看好投资公链,是因为当时没有多少应用,甚至也没多少公链,价值也就绝大部分流向了充满想象空间的公链。但随着这些年的发展,基于区块链的各类应用开始繁荣起来,它们创造了真实的价值和收入,公链捕获价值的比例也就自然而然在降低。
但是至少就现阶段以及未来相当一段时间来说,Multicoin的「胖应用、瘦协议」,即「胖终端应用、瘦智能合约」并不会实现。
现阶段的区块链还在造轮子的阶段,所以人们往往把轮子、底盘、引擎这种关键组件当作终端产品来用,但是当各个应用领域的实现「最小功能」的关键组件完善的时候,「可组合性」的可能性就有施展空间了。
因为区块链是共享数据层,这些关键组件是开放的,且能被无限次使用,所以后来的开发者为了实现更细分的功能,组合这些关键组件并简单优化即可,这就是区块链「可组合性」的想象力所在,也是互联网领域「云原生」的想象力所在。
但由此造成的结果会是除了公链捕获一部分价值,然后那些被无限次使用而且也把「访问」货币化的智能合约会截流,只剩下比较少的流向终端产品。
事实上Multicoin以Augur为例来说明,只是因为当时使用Augur的智能合约免费,因此会被其他协议或者终端应用捕获走价值,而今天绝大多数智能合约都是收费的。
这里也许会引出一个问题,即是否对后来做终端产品的开发者不公平,其实从商业上来说,这类终端产品本身的成本也低很多,因此回报也是合理的,除非自己再在合约层开发颠覆性的智能合约。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公链仍然值得投资,只是现在的选项多了非常多的应用,而具体到应用上,我们应该把目光聚焦到那些在合约层能「实现最小功能」的产品上,而不是对标互联网产品要有完整的工具以及流畅的体验。
因为流畅的体验不是区块链产品现阶段优先解决的问题,而完整的工具更是典型的互联网思维,因为互联网产品要么成为大应用,要么死,几乎没有中间态,区块链产品则聚焦在特定功能上也可以被可组合性充分利用。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