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真主,也得拴牢骆驼”:借贷的第一性原理_NFT:BlockBen

来源:?墙裂坛公众号

一位虔诚的信徒来听先知讲道。他全情投入,牢记先知的每一句道,直到众信徒都散去,才最后一个离开。

马上又跑了回来,气急败坏地喊:“真主啊!早晨我是骑着骆驼来的,可现在连个骆驼毛都找不到了!先知啊,我虔诚听讲,相信您的绝对神力,可骆驼却被偷了,这难道就是真主对我虔诚祈祷的回报吗?

”?先知沉默了几秒钟,说:“兄弟,相信真主,也得拴牢自己的骆驼啊。”

加密世界里从不缺乏信仰和情怀,不管是中本聪还是Vitalik,“加密先知”们不言而信,信众们丹漆随梦,一步一趋。

可是先知并不负责看骆驼,当我们在现实世界中准备实践先知远见,总有一些基本逻辑不能视而不见。除了先知,还需要“第一性原理”,需要找到亚里士多德“每个系统中最基本的、不能被违背或删除的命题”,才能骑在自己的骆驼上,安全抵达目的地。

从身份到契约、模因与结构、计算与认知、货币灵魂三问,《文理》的每一次讨论都是在深挖加密世界中的“第一性原理”。“筐”当然不只一个,第一性原理也可能出现在每一个角落——比如,对已觉稀松平常的“借贷”和“流动性”这件事,你有没有想过它的“第一性原理”应该是什么呢?当你在加密世界里激情实践时,骆驼拴好了吗?

一、BendDAO事件:“流动性”就像空气,平日察觉不到,没有却万万不能

美参议员Lummis提交非当事人意见陈述,支持Coinbase针对SEC的驳回动议:金色财经报道,对加密货币友好的参议员Cynthia Lummis提交了一份非当事人意见陈述,支持Coinbase驳回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该公司诉讼的动议。根据 8 月 11 日向美国纽约南区地方法院提交的文件,Lummis 强调,这不是普通的执法案件。在监管和其他因素仍“受到国会和多个机构积极考虑”之际,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正在推动对 Coinbase 涉嫌证券违规的诉讼,以获取对加密货币行业的主要影响力。

金色财经注:非当事人意见陈述是由不直接参与相关案件的一方向法庭提交的文件。它们通常用于为诉讼的一方添加支持性论据,并强调案件将如何对涉案各方产生更广泛的影响。[2023/8/12 16:22:08]

BendDAO是为NFT提供流动性的一次创新尝试,但依然没逃过“骆驼丢失”的意外。几周前的一次流动性危机,甚至被Fortune冠以“次贷危机”的类比。

但这到底是不是“次贷危机”?BendDAO的骆驼,究竟有没有栓好?老规矩,我们先给它个灵魂三问,再落脚到“借贷的第一性原理”给出判断:

第一问:人们为什么需要抵押NFT借款?NFT借贷的价值诉求是什么?

“卖掉原本卖不掉的东西”:假如一个猴子今天的市场底价是100ETH,明天是150ETH,后天变成200ETH——此时你的内心活动一定是:越涨越难受。因为这意味着锁定的“溢价”越来越多,而你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拿不出来。

“变异猿”MAYC交易额突破20亿美元:金色财经报道,据CryptoSlam最新数据显示,“变异猿”Mutant Ape Yacht Club(MAYC)交易额已突破20亿美元,截至目前达到2,005,643,780美元,交易总量为63,718笔。另据OpenSea数据显示,当前MAYC地板价位16.2 ETH,持有者约11,769个。[2023/2/23 12:23:55]

此时,若有一处能让你以X%的抵押率把猴子抵押,拿X个ETH出来灵活运用——便满足了你的价值取向。

“买到原本买不起的东西”:你想炫耀,却只能望着动辄上百ETH的猴子叹气。

此时,若有一处能让你只付首期便可换猴子为头像去结交大佬,日后再慢慢还钱——便满足了你的价值取向。

和金融市场类似,最集中的价值取向依然是短期借款需求。比如:

你在交易所被margincall了需要补仓;

你想抓住杠杆交易的机会;

你想抓住GameFi薅羊毛的机会:比如抵押猴子借钱买鞋在stepN跑步赚钱;

你想给乌克兰捐款,但离发工资还有一个礼拜;

你穷得只剩下NFT:用猴子抵押,每三个月滚动一次,便可获得“长期”BTC/ETH资金去做其他交易。

可见“借贷”确实是客观存在的需求,问题是这种价值诉求应以何种形式被满足呢?

Linux基金会成立开放元宇宙基金会,将协调开发元宇宙开源软件和标准:1月19日消息,据官方博客,Linux基金会宣布成立开放元宇宙基金会(Open Metaverse Foundation,OMF),旨在为不同行业提供一个协作空间,致力于为元宇宙开发开源软件和标准,目前ChainHub基金会、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Futurewei、GenXP等已成为创始成员。

OMF具体分为八个基本兴趣小组(FIG),分别为用户、交易、数字资产、模拟和虚拟世界、人工智能、联网、安全和隐私、法律和政策,将提供有针对性的资源和论坛,用于识别新想法、完成工作和招募新的贡献者,他们由来自特定学科的成员组成,致力于推进其主题中的项目或可扩展技术,并确保解决和管理项目的每个可识别子部分(例如GitHub.org、存储库、子目录、API、测试、问题、PR)的代码所有权。[2023/1/19 11:20:15]

第二问:BendDAO是银行吗?

看BendDAO的主要功能:

存款:如果你有闲置的ETH,可以存在BendDAO,获高达9-10%的年利率,

贷款:如果你是七种蓝筹NFT的持有者,或者想付首期购买,可获抵押贷款。

利差:BendDAO把大家存进来的ETH以更高的利率贷出,再用自己的治理代币BEND补贴借款人,达到基本“零成本借贷”的效果——BendDAO则赚利差。

PlayUp起诉前CEO破坏其4.5亿美元被FTX收购败诉:金色财经报道,美国联邦法院裁决,线上体育竞彩公司 PlayUp 起诉前CEO破坏其4.5亿美元被FTX收购败诉。PlayUp 于 2020 年聘请 Lalia Mintas 担任其美国公司首席执行官,2021 年指控她破坏了 PlayUp 以 4.5 亿美元出售给加密货币公司 FTX的谈判,并声称 Lalia Mintas 发表了 FTX 内部运营的贬损言论以破坏潜在的收购。根据判决结果显示,Lalia Mintas 的言论并不是这笔收购交易失败的原因。(sporttechie)[2022/7/21 2:28:07]

存款、贷款、利差——嗯,乍一看,这和银行做的事情几乎一摸一样,只不过抵押物的价格波动更剧烈,流动性更差而已。这样的“借贷”在现实世界已经运转了几百年,BendDAO只是将其搬到虚拟世界而已。

但它依然不是“银行”。不管在现实世界还是在元宇宙,无论如何创新的借贷平台,都不能被叫做“银行”——不管它俩长得有多像。《文理》在“货币灵魂三问中”已经给出了“毁三观”的结论——凡是不“创造货币”的机构,都不能叫银行。银行的第一性原理便是“凭空创造货币”。

“借贷”是个万金油词汇,不管何种商业模式似乎都能用。但掐指一算,全世界目前能够完成“借贷”这件事的商业模式,大概有三种:

商业银行:现实世界的银行不必解释,但加密世界里的银行是谁呢?

美国加密货币税收执法机构正在考虑实施奖励举报人计划:金色财经消息,美国加密货币税收执法机构正在考虑实施奖励举报人计划,如果纳税人少报或未能从加密货币收入来源缴纳所得税,他们可能面临刑事和民事责任,虽然过去联邦法规未能达到这一目标,但合作机构的努力正在利用州立法来针对全国各地的不合规纳税人。为了进一步努力,其中一些计划正在考虑实施举报人计划,以增强他们识别和起诉涉及数字货币和NFT的逃税和欺诈的能力,美国当局可能很快会通过奖励提供有关虚报虚拟货币交易收入信息的个人来加强执法力度。(美通社)[2022/6/22 1:24:13]

严格意义上,所有稳定币项目都是银行,因为具备“银行的第一性原理”——它发行新货币了。至于这“新货币”有没有人用,会不会归零,是另外一件事;只要做了创造稳定币的事情,它就是“银行”。

当铺模型:多出现在万恶的旧社会——抵押一只万元手镯,当铺借给你300块钱救急;之后要么换钱赎回镯子,要么被当铺卖掉。

纯智能合约模型:也就是DeFi世界中的Compound、AAVE等纯智能合约的平台。你在AAVE上放了资产,借走了钱,却和AAVE没有任何债权债务关系——因一切写进算法,由智能合约执行,一旦资产价格下跌,自动清算机制迅速让第三方介入,自动清算掉你的资产获利。

这三种模式,看起来都是在做“借贷”这件事——殊不知差别极大。BendDAO的“peer-to-pool”模式显然用的是第3种——试图把“fungibletoken”的智能合约借贷池,引入到每个单体NFT的世界中。

第三问:“同质化”世界的借贷模式用在“非同质化”世界中合适吗?

近期NFT价格大幅下跌,意外引发BendDAO挤兑危机,几十只猴子抵押物面临清算。

这个时点很糟糕。众所周知,熊市里的所有人本来就是惊弓之鸟,此时“强制清算”就像一声清脆的声,市场会毫无犹豫地跌下去——更多猴子被清算,死亡螺旋。这和“房地产泡沫破裂、银行强制拍卖房子变现、房价持续下跌的螺旋”是一样的。但猴子毕竟不是房子,房子不炒还可住,而在一个螺旋下坠的市场,有多少人愿意为了换回头像坚持不跑路?

更大的问题在另一端:当储户发现BendDAO有收不回的折价猴子,马上回意识到自己存进去的本金可能回不来——于是挤兑,于是金库内存款被提领一空,借款年利率瞬间飙升。

而自动清算机制此时完全帮不上忙,清算规则不合理,门槛太高,激励不够,时间变数高。好在项目方及时修改清算规则,加上市场回弹,几天内化险为夷。

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出在误用了“交易”和“信用”的逻辑,把本应用在“流动性资产”上的自动借贷机制用到了“非流动性资产”上。

Aave和Compound是基于流动性资产的借贷逻辑。所谓“流动性资产”,是指你需要清算它的时候,总可以清算得掉——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当然可以设定一个计算规则:不管是90%、80%、还是50%的清算率,关键是“想卖的时候能卖得出去”。这才能被称为“有流动性”。

FungileToken的市场上有“累计深度”的概念——每个FT的“价格”是其最后一笔成交的记录,而“流动性”是其当前市场买盘的累计深度。

而NFT这样的“单体资产”,没有“累计深度”,只有一个“有效买盘”,也就是当前的最高出价。因此,它的“价格”和“流动性”之间并无关系,有“价格”并不代表有“流动性”,也不代表能卖的掉,如您所知,是为“有价无市”:一只天价的猴子,流动性依然可以是零——或无需求,或无交易。

众所周知,清算是基于“流动性”,而不是基于“价格”——而对于一个流动性等于“0”的东西,我们该怎么清算呢?

非流动性资产的“处置”不能被称为“清算”——这也是现实世界中的基本逻辑。银行有“非流动性资产抵押贷款”,比如房贷;也有“流动性资产抵押贷款”,比如孖展融资。前者的违约只能“处置和拍卖”,而后者的穿仓可以用预警线和平仓线及时“清算”——资产不同,拴骆驼的方法当然也不一样。

二、NFT借贷应该怎么做才合理?

对金融交易市场逻辑的误用,并不意味着NFT不能用于借贷,只不过用“资金池加清算”这种模式确实不太合适。对于NFT这种非同质、非流动性资产,更合理的方法也许是:

首先:千万不要学商业银行的资金池模式——真心学不来,人家的钱是自己印的。银行不是从存款池子里拿了储户的钱借给你,而是自己印出来借给你,不存在借款人不还钱它就还不了储户的问题。银行具备天然高杠杆能力,在“贷款”这件事情上,有无限抗风险能力。

在同等风控体系下,一个借款平台永远无法跟银行PK。天主教教义将恶行分“七宗罪”,金融业界也有七大风险——银行可以把七个风险摸个遍,最多不过伤筋动骨;而借款平台只要触犯任何一宗,就没有然后了,可能永世不得超生——另外六宗罪都还没来得及犯。

当铺模式:严格意义上,用储户的钱去放贷属于“当铺模式”,而三种模型中当铺的风险最大,且不可控性最强。由于借贷平台在“不还钱”面前的抗风险能力是零,又没有“fungible”的市场深度可以帮忙,最合理的方法只能是向万恶旧社会当铺学习,设立极低的抵押率——比如一个个万元的猴子,出借千元左右可能才比较合理。

Peer-to-peer模式:也就是NFTFi模式。如果一笔贷款能完全挂钩在一个猴子NFT标的上,说明想借钱给你的人,对这只猴子有感知,愿意得到这个猴子。借钱的人有知情权,且针对特定标的物抵押借贷,每一笔都不一样,也没有自动清算程序。但缺点也显而易见:双方可能要等很久才能对接上。

股东权益:股东锁定token,必要时“股转债”,用DAO的资本金回购抵押物NFT输血。无他,把储户的风险转移到股东和DAO身上而已。

借贷业界有两条黄金定律:一、不可无抵押;二、不可只抵押。如果你做不到比客户自己还了解自己,那就坚决贯彻执行这条基本守则:相信真主,也要拴好自己的骆驼。

三、DeFi“透明性”的魔力

有一说一。一家刚经历挤兑危机的借贷平台,竟然在一周之内运作回到正轨,在社区投票通过修改规则后,储户纷纷把ETH又重新存了回来——这在传统金融完全不可想象。

这是一个完全透明、链上随时可以看到平台金库里有多少钱、是否比借出去的贷款多、是否有人开始重新存回、看到借款者陆续还钱、看到平台顺利拍卖NFT换成ETH——不用等BendDAO发公告,储户就自动回笼——此等级别“透明性”在现实世界中几乎不可能发生。你存钱的银行分行里每天又多少流动性,除了资金部,没人知道——而这恰恰是让银行安然无恙的关键因素:不透明。

在金融体系中,完全的“透明度”就是一场“革新”,用一架新机器去摧毁旧机器。而现实世界中的金融系统,就像苹果应用商店里的APP——都要依赖iOS操作系统;如果iOS有重大缺陷,哪怕上面的APP应用再透明、模型再精良,依然不能保证系统不会失败。

无论如何,如果连“bug”都找不到,何来治疗?“不透明”会妨碍我们准确找到“bug”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DeFi”似乎总能让人看到些许“革命”的曙光——DeFi的模型和逻辑至少会改善金融系统的透明度,提供一个“诊断”的工具——看到正在发生的事情,才能决定该用哪一把手术刀。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水星链

[0:15ms0-0:54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