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区块链这么大”,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蚂蚁链展位的工作人员用双手在笔者面前比划了一个圆圈。“那么,蚂蚁链这么大!”他顺势比划了更大的一个圆圈。
见笔者一脸疑惑,他笑着解释说,区块链本身并不能解决所有的信任问题,在它的外围其实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才能保证信任体系的健康与完整。
他进一步解释说,数据在上链之前,需要有相关部门验证或机构认证,然后才能上链,不是什么数据都能上链进跑道;在数据上链过程中,需要考虑数据接口、字段的兼容可用,以及数据的完整性;数据上链之后,需要保证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等信息的顺利流通……
“整体下来,还需要考虑硬件存储、加密、上云、隐私计算等一系列的软硬件支持,才可以保证区块链的可信与可用。目前,最典型的应用场景之一就是跨境贸易。”他补充道。
声音 | 清华大学黄张凯:发展区块链落脚点都应当是服务实体经济:据澎湃新闻消息,11月6日,在第三届中新论坛上,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黄张凯表示,无论是加大力度发展区块链,还是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金融服务,落脚点都应当是最终为了服务实体经济。在黄张凯看来,区块链天然带有货币和金融属性,因此很多金融机构非常关注这项技术。他举例说,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区块链技术对供应链融资、贸易融资、跨境贸易融资都具有极大促进作用。同时他还指出,区块链系统不仅是信息流,它本身还能是资金流,有助于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也可以帮助他们深度参与国际贸易。
但黄张凯强调,因为区块链的货币、金融属性导致难以避免的泡沫或投机行为,这就需要各国政府及时参与当中,创新管理方式,制定完善的监管制度,不能重复在其他领域“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情况。[2019/11/7]
以往,我们在理解区块链技术时,总以“去中心化”来描绘它的信任宇宙。现在看来,我们只看到了区块链的冰山一角,其实,区块链外围还有更大的空间需要探索。
声音 | 区块链服务实体经济有七大基本逻辑:在“世界区块链大会·乌镇”上,工信部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于佳宁表示,区块链服务实体经济的基本逻辑有以下几点:1.产业协作环节信息化;2.电子信息可信化;3.数据资源资产化;4.信任传递”的数据资源共享机制;5.平台机构自证清白;6.政府实现穿透式监管;7.多主体平等协作联盟组织。[2018/6/30]
而随着链圈从业者,特别是银行业链圈的研究和探索的深入,我们对区块链的理解也越来越清晰。
比如,在一直备受争议的“去中心化”问题上,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在“2021中国(北京)数字金融论坛”上表示,“技术上的去中心化并不等于管理上的去中心化,区块链是去中心化的,但是大家往往把去中心化理解错了,大家经常在计算机里面强调分布式,但是分布式也是一种可管理的分布式,区块链作为一种技术,也应该是可管理的分布式架构。”
现场 |WENN Digital主席:用户体验差阻碍区块链服务实体经济进程:金色财经现场报道,6月26日在圣何塞会议中心举行的Blockchain Connect会议上,WENN Digital主席Matthew Walker说,目前比较差的用户体验阻碍了区块链应用服务实体经济的进程。以现在的情况来说,连最起码的使用便利性都没有达到,吸引大规模的用户是不太可能的。Ledger Atlas CEO Jack Saba则表示,未来区块链将更为普及,到那时候人们将不会特别去提到“区块链公司”这个词汇。[2018/6/27]
所谓“技术上的去中心化并不等于管理上的去中心化”,也是上文提到的,数据在上链之前需要相关部门做认证或验证的原因之一。当然,这也包括后续其他流程的管理。
中国社科院何德旭:利用区块链等技术,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6月1日,“2018中国金融创新论坛”在北京开幕。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何德旭在论坛上表示,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必须加大金融创新的力度,一是服务的方式应该创新,二是服务的技术应该加大创新力度。要将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运用到我们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过程中,这样才能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2018/6/2]
理解和认知的深入之后,区块链技术在银行业有具体落地的应用吗?
有。
近年来,银行已经在区块链技术上有了成熟的应用。从部分案例来看,这些区块链应用可以让金融更务实,让技术更落地,可以直接服务实体经济。
2019年9月,中信银行、中国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同时上线扩容升级后的区块链福费廷交易平台。该平台统一了银行间的福费廷业务协议,并推出了《区块链国内信用证福费廷业务主协议》。
第二年的8月,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与中信银行、中国银行、中国民生银行正式签署区块链福费廷交易平台合作协议,使得该平台正式成为行业平台。
另据中国电子银行网报道,2020年1月13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完成首笔跨区块链平台福费廷交易。
这一交易完成的意义在于,银行之间实现了不同区块链平台之间的信息交换,扩大了信息的共享范围,进一步提升了银行间福费廷交易的处理效率,为国内银行业区块链的跨链合作作出了积极探索。
是年10月28日,汇丰银行也宣布,该行与交通银行通过中国贸易金融跨行交易区块链平台完成了一笔福费廷跨行交易,这是外资银行通过该平台完成的首笔此类交易。
除了福费廷,我们更为期望的是,银行能通过区块链技术,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有所作为。
用中国银保监会原党校副校长、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正局级监事陈伟钢在“2021数字供应链金融创新论坛”的话说,“未来区块链技术将在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是赋能实体经济,要发挥区块链技术在深化融合应用、供应链管理、产品溯源、数据共享方面的作用;二是提升公共服务,在推动应用创新、政务服务、存证取证、智慧城市方面持续发力。”
“服务实体经济,提升公共服务”,区块链技术应用中比较典型的一个案例当属我国央行的“征信链”。
据央行介绍,“征信链”依托区块链、大数据技术,指导地方征信平台和市场化征信机构,先后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试点建立“征信链”,实现跨区域、跨系统、多维度企业信用信息共享互通,助力银企融资对接,助推区域经济一体化。
据称,“征信链”是利用区块链的分布式和加密技术,在保证各自信用信息真实性的同时,构建一个低成本、自主可控的去中心化数字信用共享生态,形成跨越多个金融领域的信用风险及信息交易管理平台。为银行、保险、基金、小额信贷等金融领域业务和金融交易提供信用记录、信用分析、信用评级、交易撮合、风险预警等高质量征信服务。
不管是银行间的福费廷还是央行的“征信链”,我国银行在区块链技术领域的应用已经有了实质性突破。
总之,无论是认知,还是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具体应用,银行都已突破区块链技术原有的宇宙限制,朝着更为落地和务实的方向迈进。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