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鸿飞:展望中国Web 3.0发展_区块链:区块链币圈

作者:达鸿飞,分布科技Onchain

近期,国内关于Web3.0的讨论日渐增加,参与方包括了监管机构、互联网公司、区块链行业、文娱行业等,各方对于国内Web3.0可能的形态,发展的趋势以及商业模式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这一篇文章中,我将阐述一些对于国内Web3.0发展的设想。

基于身份证号码的服务/权益绑定

今年两会,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的时候提到“2022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将身份证电子化。”这其中将采用的具体技术不得而知,但考虑到当前居民身份证在众多场景下使用的情况,以及目前政务系统对于居民相关权益的整合来看,可能会将区块链技术运用到居民身份证的开发过程中去。身份证号码的编码规则决定了其独特性,身份证号码是个人在政务系统中唯一的证明。近年来随着政务系统的电子化水平提高,过去依靠一张假身份证办理业务的情况已经成为历史。

声音 | 达鸿飞:区块链在现有金融体系几乎无法生存:据blokt消息,NEO创始人达鸿飞接受采访时表示,Neo专注于游戏开发。在区块链的早期阶段,人们期待这项技术应用于传统的金融业。然而,由于在监管方面面临障碍,游戏正成为NEO等项目的焦点。他还表示,区块链融资只有两种方式,通过与许可的传统金融机构合作,将区块链集成到金融行业,许可证可能限制您的业务范围,您的活动可能仅限于许可证允许的范围,这对区块链公司来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或者你可以通过做一些不需要许可证的事情来绕过许可证。在本质上,区块链在现有的金融监管体系中几乎无法生存。[2018/11/6]

疫情也在推动身份信息、医疗信息以及公共服务信息的整合,目前部分地区的“健康码”已经开始对信息进行整合。比如上海地区的防疫健康码——随申码,已经把医保和交通整合在一起,未来或许也能把社保、就业、学籍等各项信息整合在一起,成为居民常用政务服务的一码通。

达鸿飞: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新项目将消失 NEO专注于使用区块链等技术服务实体经济:NEO创始人达鸿飞在接受《香港经济日报》采访时没有否认他的平台与以太坊有相似之处,但强调NEO和以太坊之间最大的区别之一是NEO专注于使用区块链和其他新技术为实体经济服务。他表示,数字货币泡沫(如果存在)应该已经消失,因为市场上许多数字货币的价格已经低于其上市价格。这些币种所在的项目或企业都在使用区块链技术,这是因为他们对ICO模式感兴趣,认为这是筹集资金的新方式。这些区块链新项目将会消失,或者在三年内销声匿迹。[2018/4/18]

如果这样的设想得以实现,那么身份证编码将成为普通居民在经济社会中各种基本活动的重要信息集成。叠加居民高频使用的日常生活场景,比如电子商务、物流等,仅仅依靠多次备份的传统中心化存储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安全性需求,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记账和分布式存储解决方案在这样的环境下更有优势。

金色财经现场报道 NEO创始人达鸿飞:区块链能够降低建立信用的成本:金色财经现场报道,在2018区块链技术及应用峰会上,NEO创始人、Onchain分布科技创始人兼CEO达鸿飞表示,未来的经济活动都是数字化的,货币、资产、身份、甚至IoT的设备未来都是数字化的。目前经济的成本很大一部分都花在了信用的建立上,如果能通过技术把这种成本降到很低,那么未来肯定会有很多新的经济形态出现,这个技术就是区块链。[2018/3/30]

虚拟世界的痕迹与身份

在当前主流的Web3.0讨论中,强调用户在虚拟空间中的资产自有性,去中心化应用的无准入门槛、项目开源等特点。

我曾在在《论区块链的可管理性》一文中提到了“可管理的区块链”这一概念,既可以满足监管的要求,也可以实现当前Web3.0的主要特性。不仅如此,在DAO机制尙未成熟、DAO组织架构应用范围还未探明的情况下,可管理的区块链给了以“公司制”为组织架构的企业进入Web3.0的一个渠道,实现信息披露和用户权益自由的属性。

达鸿飞谈监管:归根到底看交易所:达鸿飞在NEO开发者大会上被问及对美国和欧盟监管的看法,他表示所有事情归根结底都要看交易所。在大部分国家,投机市场都受政府监管,个人无法自由地运作中心化交易所,所以如果一个国家想要监管数字货币或代币,最有效地方法就是对交易所实施监管。[2018/2/28]

在Web2.0时代,以游戏行业为例,一旦游戏公司关闭游戏,用户在游戏中的虚拟资产就无法保存。有了可管理的区块链后,游戏公司可以将游戏完全部署在区块链上,即便未来游戏公司无法继续运营,用户在链上的资产并不会因为公司是否破产而受到影响,从而保证了用户权益。

可管理的区块链也能避免过去区块链行业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时介入行业中潜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监管。特别是现阶段,用户的数据保存在中心化的互联网公司中,如何确定这些公司业务的交叉风险一直是监管面临的问题。近几年,不论在传统金融行业还是互联网行业,监管机构都在强调“风险隔离”。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也损失了一些新商业模式出现的可能性。基于区块链的Web3.0,链上的数据更为透明公开,用户的数据也并不在公司内部,这对于监管是方便的事情。

从这个角度说,Web3.0不应该只是用户权益自有、反垄断两个重要属性,还具备监管友好的特性,从而实现用户、企业/组织、监管三方的和谐相处。

数字藏品可以是实体经济的纽带

在目前的加密原生社区,我们鲜少看到通过NFT与实体经济发生联系的项目。不过BAYC开了一个好头:在Cryptopunks和Meebits合并之后,持有相关NFT的用户可以买BAYC的周边,包括衣服、帽子等。这其实是变相的一种“会员制”,持有相关头像NFT是会员的凭证。

相比于海外项目更侧重于流通机制的探索,国内数字藏品项目则在“会员制”或“权益”方面的探索更为积极:不仅仅可以拥有购买某些实物资产的权益,还可以参与线下活动、观影等很多不同的机制,相对而言更加丰富有趣。

从这个角度看,“数字藏品”的命名或许并不合适,它的内涵价值与可包裹的权益可能会超出我们的想象。国内外从业者已经进行了相关的理论创新:

把门票作为数字藏品,后续演唱会/比赛的纪念品只有持有门票数字藏品才可以购买,而且还可以有会员折扣等;

把游戏中的某些虚拟资产,比如服饰、武器等做成数字藏品,持有这些数字藏品,可以解锁特定的游戏环节、场景等;

持有电视剧/电影的数字藏品,可以参加首映式、粉丝见面会等更多的活动。

数字藏品也可以实现企业的精准营销。不论是单个系列数字藏品的初始发行方,还是新进入市场的创业团队,都可以通过数字藏品实现针对个体的营销方案。比如,持有某类型数字藏品的用户,可能在观影偏好上有非常类似的特点。这一类型的新电影发行方,可以针对持有该类型数字藏品的用户进行相关福利赠送,例如赠送新电影的周边、电影票折扣券等,以上举措降低了发行方的营销成本,避免了当前更多通过“关键词搜索”等相对模糊的归类方式进行营销的策略。

中国的Web3.0设想

早在十多年前,针对“什么是Web3.0”讨论就已经开始了,当时例如比尔.盖茨等互联网巨子都给出了自己的设想。当前,Web3.0的内涵以及所期望解决的问题已经发生了变化。即便针对同一个问题,在互联网的不同阶段,也会有不一样的意义。不同国家的互联网发展阶段不一致,可能也会导致在未来Web3.0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不一样。

有了现实身份的绑定,虚拟世界的绑定,以及基于数字藏品的权益绑定,中国的Web3.0可能会像下面这幅图:

图片来自分布科技

由于数字藏品可以赋能传统商业,在Web3.0中的虚拟身份可以选择与个人身份证信息等进行一定程度的绑定。不仅如此,基于区块链的Web3.0可以使用户针对不同的应用进行不同等级的授权,从而自主保护个人隐私。

从Web1.0时代过渡到Web2.0时代,不仅仅加速了经济社会的虚拟化,还与实体经济发生了深刻的结合。未来,如果基于区块链的Web3.0成为主流,仍然需要保留“为实体经济服务”的特性。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水星链

[0:15ms0-0:74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