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原文来自bankless,作者是William M. Peaster。
如果我问你,“最古老的以太坊艺术市场是什么”,你会怎么回答?
如果你的第一个猜测是在2015年7月以太坊主网启动之后发生的事情,那自然是完全合理的。然而,区块链考古历史学家们更进了一步,他们在以太坊主网上线之前便找到了答案。
2014年7月,艺术家、黑客及作家Rhea Myers在以太坊「奥林匹克」测试网之前的原始测试网上创建了一个以太坊艺术市场,你可能会说,怎么会这么早!
INDEX GAME将在The Sandbox构建元宇宙并推出经典漫画《龙虎门》NFT:6月9日消息,香港游戏工作室 INDEX GAME 宣布将在 The Sandbox 构建元宇宙第一漫画廊 World Meta Comic Corridor(WMCC)并且推出经典本港漫画《龙虎门》NFT,预计将在 The Sandbox Alpha Season 3 及 4 期间发行。WMMC 将是一个动漫主题元宇宙,港漫《龙虎门》将成为首个入驻的 IP(授权创作),据悉该漫画的经典封面、精采特写、角色招数等内容都将会制成 NFT 及互动游戏。(Startupbeat)[2022/6/9 4:13:37]
AI语音NFT初创公司LOVO完成200万美元融资,Hashed领投:4月7日消息,AI语音NFT初创公司LOVO宣布完成650万美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Hashed领投,PKO Investments等参投,天使投资人包括Animoca Brands创始人Yat Siu等。完成本轮融资后,目前LOVO的总融资额已达650万美元。
LOVO是一个专注于AI语音NFT的初创公司,该公司旨在为Web3用户提供NFT形式的AI语音包,供用户在游戏、应用,甚至Discord中使用。(CoinDesk)[2022/4/7 14:10:44]
Myers是一位了不起的艺术家和富有远见的人,她为现代NFT生态系统做了很多工作,所以我想沿着记忆之路走一走,重点介绍下她的精彩故事以及由她开拓的艺术市场。
报告:NFT 游戏上个季度创造了 23.2 亿美元的收入:金色财经报道,根据 DappRadar的数据,大约有 400 款活跃的区块链游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92%。GameFi 和 NFT 现象的增长几乎没有放缓的迹象,2022 年涌向区块链游戏应用的用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根据区块链游戏联盟的 2021 年年度报告,NFT 游戏上个季度创造了 23.2 亿美元的收入。Statista的数据显示,有超过 600 万游戏玩家在玩排名前 25 的游戏,这证明了游戏行业对基于加密的解决方案的需求量很大。
然而,尽管 GameFi 领域有所增长,但分布在其数千个应用程序中的大部分价值仍然分散在不同的区块链中,其中大部分仍然不能可靠地相互兼容。[2022/4/2 13:59:48]
2011年,Myers作为艺术家首次涉足了加密世界,当时仍然只有比特币这一种加密货币。
2014 年1月份,Vitalik Buterin在迈阿密比特币会议上宣布了以太坊这个项目,并于同年2月发布了以太坊的第一个alpha测试网。
不久之后,Myers就开始试验以太坊,幸运的是,她在2014年5月的一篇题为“Artworld Ethereum”的文章中记录了她最早的一些以太坊作品。
而当时大家都还不知道,NFT未来的种子已经被播种下。
在“Artworld Ethereum”中,Myers 首先解释说以太坊是一种智能合约区块链,她还解释了如何使用智能合约来创建智能财产,即直接由代码管理的事物。
即便是在那些原始的日子里,她也尖锐地指出:
对于这三个案例中的每一个,Myers 都提供了用 Serpent(一种早期的以太坊编程语言)编写的示例代码。这标志着Myers开始探索以太坊在艺术生产、展览等方面的应用。
图片来自:rhea.art
2014 年 7 月,Myers发表了“以太坊艺术市场?”这篇帖子,其概述了同名的概念验证市场。
Myers 用早期的以太坊编程语言 LLL 编写的智能合约,允许用户注册为特定文件中包含的数字艺术品的所有者,并出售艺术品以换取ETH。
所以我们有了一个存在时间超过7年的基于以太坊的艺术品合约系统,“如果在现有的艺术市场上进行实验非常困难,我们可以为新的艺术类型开辟新的市场,” Myers当时写道。
这一早期成就已被证明是开创性的,它再次提醒了我们,当前的NFT 热潮并非凭空而来——它是站在Myers这样的先驱者的肩膀上蓬勃发展而来的。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挖掘早期区块链艺术的丰富历史,Myers也收获了更多的尊重。例如,今年早些时候,Myers的秘密艺术品NFT获得了苏富比原生数字拍卖活动的认可,当时艺术经纪人称赞道:
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评论,我当然同意Myers 应该得到更多的认可,所以,让我们记住她的工作,并追随她的精神,让我们发挥创造力,并用自己的工作来探索这意味着什么,以及我们在这个文化与技术的十字路口可以做什么。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