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比特币只能用于储值而不能用作货币的错误认知_比特币:以太坊

本文来源于巴比特,作者为李旺剑。

前言

比特币从中本聪以及朋克社区发展、设计理念来说,就承载了货币的使命,而货币的功能定位就包括储值,支付和记账。而现实也是如此,从比特币第一个区块挖掘出来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发展到逐渐成熟的阶段。

相对法定货币来说,使用比特币进行支付从用户体验来说并不复杂,甚至比法币更简单:打开钱包——扫描收款二维码——输入金额、费率等关键支付参数——确认发送,四步即可完成一笔交易,目前已有十几个国家/地区已经接受比特币支付,这其中就包括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在世界范围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西方国家。

支付对象包括支付水费、电费、燃气费、学费等,演进快一些的国家/地区已经覆盖到B2B商家、B2C商家,用于购买汽车、食物等,部分国家/地区在ATM机端也已经支持比特币,从零售端完全把比特币当成可选货币之一,个别国家甚至开始将比特币定位为法定货币,全方位替代法定货币职能。

反过来看,更多国家/地区对比特币作为货币履行支付和货币职能还持有观望态度或完全反对态度,原因来自多方面,其中就包括对货币本身的认知差异和货币体系技术维度的考虑。

一些政策制定人士、智库人士、学者、甚至众多从业人员从货币价值稳定性维度和比特币系统容量和并发性能等方面对其提出质疑和否定,他们认为比特币只能作为资产来进行价值储存,而不能用作货币流通。

这说明市场对比特币认知虽然相对前几年有所突破,但仍然存在一定局限性,具有较大认知拓展空间。当然还有少数更甚者仍然认为比特币连资产都不算的我们不再过多去澄清解释,笔者想对前者进行思考阐述,为什么比特币不仅限于资产储值,也适合作为通用货币。

比特币无论就其发明者意图来看,还是从货币本身含义来看,都是货真价实的货币,且对现有现代法定货币体系有所超越。中本聪在比特币白皮书中的摘要章节中,第一句话就说明了比特币的性质:

“本文提出了一种完全通过点对点技术实现的电子现金系统,它使得在线支付能够直接由一方发起并支付给另外一方,中间不需要通过任何的金融机构”

这句话简单明了地给比特币定了性: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不同于法定货币的是,这个货币底下有一套系统,该系统不需要任何金融机构的参与。

这套系统比法定货币底层的清结算中心要更简约而强大,强大到足以替代中央银行,简约到代码可以开源而不影响其安全。所以说,比特币自带基因就是货币,而不仅仅是储值的商品,更不是投机品。

纵观货币发展史,如果一种商品同时具备时间、空间和价值维度上的适销性,且兼具极高的供给开采难度和极低的通胀率,那么它就已经具备成为货币的必要条件,历史上的货币体系都或多或少的具备这些必要条件。

货币本身具备三大功能特性,价值储存、交易媒介和记账单位,而这三者并不是独立存在,而是存在极强的递进关系和因果依赖关系,广泛的价值储存采用将使其价值更稳定;而价值的稳定性将促进其应用于交易媒介,使得其受众面、应用范围大幅度的提升;交易媒介应用范围达到一定程度后,将使其越来越适用于商品计价,达到基层的共识认同,商品计价的推广又将最终自下而上使其适用于全社会作为记账单位。

这个规律自古至今,无论是实物货币,还是金银货币,甚至现代的纸币、支票等,形态的货币形式都遵从。

因此,按照这个规律演进,比特币目前仍然处于大规模被当作储值工具运用的阶段,作为交易媒介的应用范围也在告诉发展中。

ChatGPT金融业应用首批研究成果可解读美联储声明、预测股价:金色财经报道,Man AHL机器学习在4月发表了两篇新论文——《ChatGPT能否解读美联储表态?》和《ChatGPT可以预测股价走势吗?回报可预测性和大型语言模型》,将这一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应用于市场相关的任务,一项是解读美联储的声明是鹰派还是鸽派,另一项是确定消息面对某只股票而言是利好还是利空。ChatGPT在两项测试中都取得了出色的成绩,暗示该技术在将新闻报道、推文和演讲稿等大量文字转化为交易信号方面,可能迈出了重大一步。(新浪财经)[2023/4/18 14:09:37]

人们的质疑一定会在比特币未来被日趋增长的储值规模、并且支付场景中性能瓶颈的突破消退。比特币作为储值工具的使用越大,其市值终将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状态,Layer2的可扩展在高速发展当中,比特币将毫无疑问成为下一代货币无可争议的解决方案。笔者拟从这两个个方面抛砖引玉,回应质疑并剖析其内在货币属性,并探索其发展方向。

?比特币市值长期将趋于稳定

影响比特币价格和市值的因素诸多,就目前而言,价格的波动是造成其市值不稳定的重要推手。尤其在“牛熊”、“熊牛”转换之时,尤为明显,波动大的时候单天能够高达30%涨跌幅。这说明比特币作为储值工具的使用范围还不够宽,至少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度还远远不够。

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一项资产的风险资本是与其波动性成正比的,波动性越高,消耗的风险资本就越高。然而,比特币的波动性正在随其价格、市值的快速上升等因素的影响而日益趋于平稳,这将大大促进比特币作为货币工具的应用范围,而这种范围的扩展将反向促进其市值的总体稳定性。

价格的上升将减缓其波动性,促进市值增长到稳定状态

随着比特币资产储值需求的逐步上升以及年产出率的逐步下降(2140年左右通胀率将接近0),比特币的市值未来将大幅度上升,特别是随着千禧一代对比特币相对黄金资产优势认知的推动,比特币市值还将有不可估量的上升空间甚至在不久的将来要超越黄金。

市值的强势增长将导致波动性下降,尽管现阶段波动性相对法币而言,比特币仍然处于相对高波动性阶段。比特币目前市值较上年同期已得到幅度超过100%上涨,但仍然有不可限量的上升空间。如下为比特币从诞生到现在的市值走势图,最新数据显示比特币市值稳定在6600亿美元左右。

图1:比特币生命周期总体市值走势图

数据来源:tokenview.com

市场普遍认知将比特币当作数字黄金,事实上黄金的价值也经历了一段时间后才达到相对稳定状态,比特币发展不过11年时间,市值与黄金也仍然相差一个数量级,当比特币市值超越黄金后,波动率将会显著下降。

我们来看看比特币市值当前与世界典型资产的比较,以窥见其市值上升空间,如下图所示为目前比特币、美债、黄金三者市值的简单比较。

图2:美债黄金比特币市值对比图

数据来源:Wind、开源证券研究所

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简单分析看出,比特币相对黄金,还有10-20倍的上升空间,相对美债,至少有10-30倍的上涨空间。

比特币市值基本和单价成正比关系,如下为比特币过去90天内价格走势图下图所示:

图3:比特币最近90天价格走势图

数据来源:TokenInsight

之所以看短期曲线走势,是因为目前正处于政策“不利”驱动,中国国内对挖矿产业彻底清查的背景之下,走势并没有像以往极端情况下一样“一泻千里”,而是而平稳的走势。

网信办:加强对《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法规规章的宣传解读:金色财经报道,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网信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其中指出要加强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法规规章的宣传解读。[2021/11/18 6:57:19]

商品价格的波动率越大说明市场情绪不稳定,交易量也就越大,比特币过去90天内交易量如下图所示:

图4:比特币近90天交易量走势图

数据来源:TokenInsight

交易量出现很短时间的高峰,随后回落,很多比特币持有者并不在乎价格跌落,市场走低时就停止交易,选择作为储值存放着;同时,即使在行情走低时,仍然有海量“新人”加入这个市场,将比特币作为资产配置的新组成部分。

随着比特币市值提高,同等幅度的需求侧变化同样会导致比特币的价格波动率下降。就如同一个分子公式x/y,当y变大时,x的减小或放大对x/y的值影响就变小。

随着市值上升,流动性指数级增长,同样波动幅度需要的资金量也将是指数级增长的,因而盘口投机资金所能给比特币造成的波动性将会收敛。

供需关系趋平稳走势有益于整体市场稳定

比特币的供给由算法写死,每10分钟产出固定增发数量,所以按照传统金融逻辑来理解,对需求侧的变化是没有供给弹性的,因而导致价格波动率相对供给弹性充足的商品较大,即使是黄金,也有新探索到的发掘量,而比特币是100%确定的2100万枚。

图5:已“发行”比特币数量

数据来源:tokenview.com

目前已挖掘出来的比特币数量超过1870万,已超过总供应量的89%。供应不足本身并不会造成波动,供应量的固定性与投资者需求量上线浮动的叠加,导致了比特币市场的波动。事实上,当价格上涨到一定幅度后,挖矿机制的灵活性会被放大,很小的数量产出在高额价格下能够对市场形成有效的增量。

我们通过下图分析比特币供应量走势和市场流通需求会发现一些规律:

其一是,目前需求量的增加处于最陡峭的曲线部分,而比特币供应个数增加量对其总供应链影响越来越小,而市场流通需求量是上升的,所以这必然导致笔特币价格的上升,以满足供需关系;

其二是,当需求量达到相对饱和阶段后,比特币整体市值已经大到一定程度,市值和价格走势会逐步变平缓,市值会与流通量处于供需平衡状态。

这是比特币供应模型决定的,比特币供应个数总量曲线越来越平稳。另外一方面,比特币的职能需求也正经历上升阶段,当比特币普遍被主流市场接受并应用后,需求总量曲线也会逐步走平。当这二者都逐步稳定后,会发现二者的走势曲线差不多会相对平行。

也就是说比特币的市值增加量会基本满足市场流通需求,而新流通需求、比特币增发的量相对市场整体来说影响幅度大大降低,但是这个时候比特币的挖矿产生量和价格的叠加就构成了对市场总体流通增长需求的覆盖,完全履行通用货币的职能了。

图6:比特币供应需求示意图

供应—需求曲线示意图

尽管目前阶段就像在证券交易所交易的传统产品一样,比特币的价格波动也相当大程度是由投资者需求驱动的,也可以说比特币是深受投资者情绪影响的,因为其参与者C端投资者占相当大比例。

动态 | 区块链技术助力共建中国人群基因变异解读标准数据库发布:据央广网消息,5月27日,“区块链技术助力共建中国人群基因变异解读标准数据库”在2019数博会“生命大数据高峰论坛”上发布。华大集团大数据中心副主任杨梦表示,数据库的建立必须满足可公开、可溯源、不可篡改、迭代更新、临床信息溯源、符合伦理法规等条件,而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账本公开、所有历史信息留痕、哈希摘要上链、分布式共识、私有数据存证、细颗粒度权限控制等。[2019/5/28]

毕竟比特币及其技术对世界来说还是相当革新的,要做到对比特币长远未来深信不疑需要比较大的心理韧性,因而给市场整体带来了不确定性。这种基本不确定性是比特币波动背后的驱动力。

事实上,最近证明了公众认知与比特币价值之间的直接联系,此前曾公开表示支持比特币创造价值飙升的埃隆·马斯克在一条推文中表示,由于比特币挖矿需要消耗大量能源,不够环保,特斯拉将停止接受比特币作为支付方式。这样的声明导致比特币价格下跌;相反,国家或政府立法接受比特币作为法定货币的措施或建议通常直接导致比特币的美元价格上涨。

这说明两个问题,其一是,目前市场参与方仍然较大比例将比特币当作储值工具应用,因为只有储值用户才对市场情绪感知最为敏感;而如果是将其作为流通工具的话,这部分用户的反应相对要滞后很多,比如普通老百姓对人民币汇率85%以上的人基本不关心。

其二是供应--需求曲线达到稳定状态还有相当长一段距离,无论是储值还是流通,比特币的需求仍然处于高速增长期。因为在这个模型中,两条曲线处于平行状态后市场需求对市场总体影响幅度要小很多。

我们再来看看比特币头部群体的需求和习惯,以下是比特币头部200地址持有财富比例缩略图:

图7:比特币财富榜

数据来源:tokenview.com

TokenView显示,前10大“富豪”地址占有比特币总市值6.2%,这一数据相对2019年1月份上升了0.7%左右;同样的,前11-50“富豪”地址占比也有提升,从7.09%提升到了8.06%,差不多1%的增幅,总体有头部聚集趋势。

除了头部几个交易所地址外,对比这些钱包的交易记录和转账详情会发现,这些比特币大户并没有单方向的砸盘或拉升,而是在比特币熊市的时候持续吸纳筹码,这说明目前大户仍然将比特币作为储值工具使用。

包含交易所在内,通过比特币储值目前仍会是财富增加的直接手段之一,这也间接对比特币的价格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对于市场参与人员来说,无论是出于流通性还是出于储值、投资需求,比特币风险越大、波动性越大,获利和损失的概率就越高,所以从市场主观认识上基本决定走势要更平稳。

应用范围扩大将淡化波动影响,总体市值波动性收敛

随着比特币采用率提高,需求侧的变化曲线会平缓下来,导致价格波动率下降。

目前数字资产领域已经逐渐摆脱了单一的现货流通模式,期权、合约、与传统金融结合的基金、股票等多重金融衍生品已经逐步融入投资者组合,而这中间以比特币为锚定的投资标的规模占据大半江山,这为比特币使用常态化提供了非常充足基础。

最近一年周期的市场推高进一步助力了比特币应用的深入发展,比特币已经获得广泛的社会共识,特别是业内公司Coinbase的成功上市,给业态一剂强心剂,极大地扩大了数字资产共识基础。

在储值方面,越来越多的机构和企业通过“表内”或“表外”的形式展开对比特币的支持,根据公开资料统计,目前共有31家上市公司或公开交易产品持有比特币,总量超过100万枚比特币,约占比特币流通量的6%。

IMEOS 解读 EOSIO Dawn 4.0 精校版出炉 代码将于近日正式发布:据金色财经合作媒体 IMEOS 报道:今日, BM 在Medium上发布了关于EOSIO Dawn4.0 的版本介绍,从十余个方面介绍 EOSIO Dawn4.0。在过去的一个月里,block.one团队一直在为EOSIO的精简性和稳定性付出着努力。[2018/5/5]

更多的机构其实隐藏在“表外”,相当多的基金公司,尤其是私募基金,是间接持有比特币资产的。所以“对公”持有比特币资产的量远远不止6%,比特币作为价值储藏的应用规模已经远远超出普通人的认知。

在支付领域,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接受比特币和数字资产。这给比特币应用范围的拓展提供了基础,越来越多的商家、支付服务机构接受比特币,为比特币的交换应用价值提供市场需求。

使用比特币支付已经成为一种不争的趋势,就像当年移动支付的普及一样,被越来越多的商家和个人采用,这也加大了比特币的应用范围,从而增加的比特币的价值赋能。

从比特币支付应用范围拓展速度来看,比特币已经成为一种全领域接受并使用的金融产品,虚拟货币的价值属性越来越强势。部分国家尝试直接将比特币作为法定货币,这无限放大了比特币货币价值,充分发挥了其货币应用价值,将有力助推比特币的“实用”价值。

这种应用范围的拓宽会反向驱动其储值特征的体现,维持恒定价值需求。

另外一方面,当全世界范围的法定货币都在过度增发时,比特币的资产避险特性优势就体现出来了,部分通货膨胀严重的国家公民宁愿持有比特币也不愿意再持有其本国法定货币,这就为比特币提供了长期发展的基础。随着越来越多的商品服务采用比特币定价,不远的将来当社会局部完全进入比特币“聪本位”时代,则比特币相对法币的价格波动问题不复存在。

从技术维度分析来看,比特币结算成本也一直维持在可接受的范围。如下图所示显示的是比特币作为支付手段的支付成本走势简要分析。

图8:比特币单笔支付成本

数据来源:tokenview.com

相对来说,支付成本在合理范围之内,在涨幅比较快的几个时段,其交易成本会有所提升,这是从稀有资产走向通用货币所必然经历的过程。随着后期价格稳定性的增强,其交易/支付成本就会越来越可控,被大范围所接受。

总体来说,从交易成本来说,在主流数字货币市场中比特币都算表现最为稳定的,相对法定货币来说,是低了一个级别。所以从交易成本上来说要相对法定货币要更有优势,尤其跨境等特殊场景。

综上所述,无论从比特币成熟度来看,或者从其市场走势分析,还是市场认知能力发展趋势分析,其波动性没有理由不逐步走向平稳,而且速度非常的快,我们需要的只是时间。

这种平稳走势背后其实是人们对于其货币属性的认同,这种认同遵循了货币发展的基本规律:商品交易?储值工具?流通介质?记账单位,目前已经差不多走到了第三个阶段的中段。

支付场景中的性能瓶颈正在持续被突破

比特币主网性能瓶颈已是共识,这和中本聪设计初衷有关。

中本聪并未设想未来的其他生态应用会直接应用于主网,换言之,其初衷就在于建立货币体系核心网本身,即货币的一级网络,这是一种小而美的产品,而非大而全的体系。货币一级网络的主要诉求是去中心化和安全性,而非性能等应用场景所关注的方方面面功能特性。

比特币作为全球算力规模最大的网络计算机其支付性能可能还比不上一台普通电脑作为服务器的中心化支付系统,其核心原理就在于通过大规模分布式算力去解决货币网络的去中心化和安全问题,这和现代的“机器代替人工”思路是一致的。

尹振涛解读数字货币政策:对数字货币的监管还可以更严厉: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涛认为:对数字货币的定位不明确,各国对数字货币的监管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各国的监管差异体现了背后的经济博弈;从效果上看,当前国内监管做的还不够,在某些领域,我们还可以更严一点;禁止ICO不应是阻碍区块链发展的借口;数字货币交易被禁止,风险仍留在国内;未来各国的监管会渐趋一致。[2018/3/22]

这一点是一级网络的核心价值,它解决了支付供需端之间信任的距离。

图9:比特币一级网络核心价值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

其实从设计原理上来看,和传统货币体系是一致的。在传统货币体系里,中央银行主要解决背书机制的问题,同样不是并发/爆发性能问题。

所以比特币应用生态发展在治理结构上也必然会一定程度遵循这种发展路径,TPS将不再成为其瓶颈,就像人们并不会期待每一笔转账都发生在央行系统上一样。

反过来看,人们基于错误的认知盲目对比特币主网进行性能上的改造案例历历在目,曾经人们尝试基于比特币主网做扩容分叉,BCH、BSV目前都不温不火,无法形成对BTC主网的替代。任何以牺牲去中心化特征和安全性为代价的性能提升都将得不偿失,以失败告终。

可以通过Layer2扩展

比特币是一套新的技术体系和基础设施,就如同上一代互联网一样。互联网刚诞生时,人们会认为互联网是和电话、收音机、电视平行的另外一种沟通渠道,而事实是互联网完全是当时的一个全新技术基础平台,人们在互联网上培育出了另外一种形态的收音机、视频及社交媒体。其中基于互联网的社交、社区、媒体形式是传统所未曾体验到的,至少在其传播速度、沟通效率上是完全不可比拟的,一种体验感的代际转换。

所以说互联网不是在应用层面与传统应用并行的一种东西,而是全新一代的重构底层架构。

区块链和比特币也是底层架构,可以理解为通过去中心化思维的互联网迭代大版本升级,基于比特币的数字资产世界里会有数字形态的货币、资产、证券、债券和其他东西,这又是一代新平台,一种基于信任关系的基础设施代际跃升。

新的平台上会有传统领域没有的,也有延续传统演变的。新平台的生命力比想象的要强很多,影响面也超出人们想象。

目前比特币还处于Layer1的初级发展应用阶段,人们还远未发掘出其价值。一是现在整个数字货币行业还不够大,缺乏大众化的爆发性应用;二是业界对比特币本身的认知还有待提高,尤其对其职能范围的认知。

所以,这里笔者提出:后续的业界需要对比特币应用发展分层定义,类似以太坊,但有所区分。我们要将比特币主网定义为Layer1,其职能在于比特币本身,类似传统金融的中央银行的角色;将Layer2定义为围绕比特币开发的各种应用,L2可以是中心化或去中心化、也可以是区块链技术或非区块链技术,其目的在于流量构建,应用价值的塑造。

所有的监管匹配应该在L2进行,这样才有利于应用市场的拓展,同时满足不同国家/地区的制度、政策要求,不被《中心化VS去中心化》误导至比特币与传统金融体系、技术体系对立的局面。

技术维度上,Layer1有TPS天花板,而Layer2没有。在这种Layer1—Layer2架构下,未来比特币L1主网只作为最终结算层处理大型中心化和去中心化L2应用之间的结算。

按照比特币目前的受理性能,每秒大概处理7笔交易,也就是60万笔/日。如果我们将主网当作中央银行,L2应用当作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在主网中央银行结算,那么对主网央行清结算需求次数是)/2,其中N为商业银行个数。

那么能够容纳多达1095个L2应用。这是基于目前不扩容情况、且商业银行业务拓扑关系极限情况,实际上单个L2不可能和其他所有L2应用有业务往来,而扩容也可以让业务容量成倍上升,所以总体来说支持1095*10个,即10000个左右的L2商业银行是完全可以的。

中心化L2应用本身是没有性能限制的,这样就能够满足比特币版本的VISA、银联、支付宝的性能要求了,10万并发或更大并发要求都不会有瓶颈。这样整个系统结构在TPS性能上的瓶颈完全被解开了,抛开政策不考虑,单纯技术维度来讨论,比特币体系完全已经满足作为通用货币技术要求。

我们再次审视黄金和比特币的货币属性,黄金成为货币有其致命短板,而比特币填补了这一空缺。黄金在L1上没有空间和价值尺度的适销性,因此只能依赖L2来实现跨越空间和价值尺度的支付特性。

最终导致黄金被物理集中到中央银行金库,从而被中心化机构强制控制解除金本位;反观比特币,没有一个比特币的L2机构可以实现对比特币的强制归集后进行中央控制,甚至未来主流的比特币L2应用是完全去中心化的,L1的所有者可以随时随地无审查取回。可以看到L1和L2并非完全解耦,需要相辅相成地交叉存在,才能完美保证货币体系的完整性和公正性,L1解决安全、信用问题,L2主要解决性能、应用问题。

在L2的扩展上我们简单从去中心化维度和中心化维度来简单看看具体典型应用情况。

去中心化Layer2扩展

在L2的扩展上,去中心化是一条路径,目前已有不少的应用。包括闪电网络、跨链项目等。

通过链下协议增强网络可扩展性的方案在密码学货币社区内掀起了一股热潮。这类方案使得绝大多数交易的处理任务可以从Layer1区块链转移到链下系统,从而绕开Layer1区块链的一切费用、性能、延迟等问题。这些项目的共同特性在于构建一个路由,其作用将Layer1上的资产映射到另一个服务上流通,在这个路由里,规定好了资产托管者以及解锁资产的条件。

l存款过程其实就是将用户资金存到路由协议上,通过路由将这笔资产等量映射到另一个系统上。

l更新用户余额时,路由会收到账户余额的更新通知。

l取款过程其实和存款过程对应,用户通过路由将资金提取到Layer1区块链上,同时在另一个系统上其对应资金余额将对应减少。

这个路由作用主要是将用户引导到托管服务上,比如去中心化交易所。路由还有一个越来越受欢迎的应用场景,即实现不同链或不同区块链项目体系之间的互联,这也是侧链的起源。

WBTC就是这种路由设计的经典应用:将比特币转移到以太坊上进行流通和应用。

图10:WBTC原理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这种去中心化路由扩展其实最重要的是其安全模型。因为其完全独立于L1网络。在WBTC项目中,BitGoTrust负责保管被锁定的BTC,并在以太坊上发行等量的WBTC;以太坊上的智能合约会追踪所有涉及WBTC转账的账户余额。

这里面以太坊的安全模型独立于比特币、WBTC路由的安全模型则独立于以太坊和比特币,其实是将以太坊作为比特币的侧链来应用,在实现从比特币到以太坊的跨链。所以不难发现,整套体系除了链之外,最大的安全依赖来自路由本身,用户需要相信BitGo会尊重记录在智能合约内的账户余额。

跨链技术是实现价值互联网的关键,它是把区块链从分散的孤岛中拯救出来的良药,是区块链向外拓展和连接的桥梁。

行业巨头币安推动了币安智能链的落地,其目标直指跨链金融基础设施和解锁价值互联。值得一提的是其跨链金融基础设施并不限于建立区块链之间互联的DeFi解决方案,也包含与CeFi之间的桥梁。

这和笔者对比特币生态分层理论是基本吻合的,去中心化并非要完全抛弃中心化应用,二者是兼容关系。

另外当前至少可热的NFT(非同质代币)生态正在孕育当中,这个生态的优势在于将线下资产映射上了区块链上,形成链下--链上的互动。理论上NFT可以在多个链上去拓展,比如以太坊、比如波卡,但没关系,都可以作为比特币网络的L2应用。这一点认知一定会逐渐为业态所接受。

中心化Layer2扩展

在比特币的L2层面其实更重要的是中心化

应用的扩展,这一点可能和以太坊定位还不一样。比特币可以更大程度和传统金融机构、商家、商圈以及具体业务场景结合。

传统头部的清算组织VISA,已经开始在以太坊上做USDC结算,那么同样也可以通过前文阐述到的路由架构接入比特币主网,做日结或月结方式,通过传统技术构建清算中心,支持比特币的清结算,背后就可以对接全球的商家,支持全球范围内的流通;在收单侧应用中,有传统金融领域的头部收单支付机构Paypal加入,也有专注比特币等主流数字货币收单的支付机构bitpay的长期耕耘;而在发卡侧应用中,更有Crypto,UQWallet等数字货币钱包接入VISA等国际主流卡组织的发卡清算网络,将数字货币用户的支付能力扩展到传统金融支付网络中。

图11:Cypto

资料来源:crypto.com

图12:UQPAY

资料来源:UQPAY

结语

不难发现,从以上几个维度进行技术维度分析后,我们可以更清晰看到比特币完全具备货币属性和职能,完全是可用于更大范围支付的,包括B2B、B2C零售等场景。

即使现阶段比特币的波动性很大,也并不影响其做为日常支付的工具和手段,商家可以通过第三方比特币收单系统将比特币和法币订单金额进行实时转换以规避比特币价格波动风险,这就实现了日常支付中比特币波动性向交易市场的转移对冲。人们会逐步淡化中心化与去中心化之间的隔阂,重要的是能够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提升用户资产、数据等各方面的安全性。

比特币的革命性之处在于,它既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储备资产,也是一种优越的货币网络。持有比特币成为了一种保护发展中经济体免受法定货币通胀潜在冲击的有效方式。

在面对技术革新潮流时,世界范围内的国家/地区呈现出越来越包容的趋势,包括政策制定、环境塑造、经济支持。最近这一波的数字资产、区块链技术革新潮流中,各国家/地区由于各种原因,在政策出现了一些差异,但总体趋势是明显的,比特币必然走向支付端,逐步履行货币功能,而这种影响面也将越来越大,直到比特币聪本位时代的到来。

在迈阿密举行的比特币2021大会上,萨尔瓦多共和国总统NayibBukele计划引入立法,使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采用比特币作为法定货币的主权国家。

图15:NayibBukele社交媒体截图

Bukele表示,该国正在与数字钱包公司Strike合作,旨在利用比特币技术建立现代金融基础设施。随后,最近该国投票并正式通过使比特币成为法定货币的法案。该法案将在其官方公报上公布后90天内生效。

这为比特币“合法化”取代传统金融基础设施提供了良好示例,虽然要在更大规模的国家做同样的事情难度很大。一旦该国取得良好效应后,一定会有其他国家效仿跟随此政策。萨尔瓦多《比特币法》中明确约定比特币合法且履行货币职能,包括支付流通、兑换等。具称,巴拉圭等多个国家将制定类似法律跟进。

与此同时,上期我们讲到算力全球化,其实影响的是比特币的生产/发行端,国家政策也是总体走向包容的,比如美国迈阿密市就开启吸引比特币矿主落户之路,愿提供廉价核电支持。

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市长弗朗西斯·苏亚雷斯表示,迈阿密向全球的比特币矿主敞开了大门,他希望通过提高该市基本上不受限制的廉价核能电力供应,来支持有愿意来该地区的矿主进行挖矿活动。这也验证了笔者先前的预知,比特币具备全球性流通货币属性,抗外部干扰能力比任何一种法定货币都要强。

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而货币天然是金银”。而比特币天然携带货币DNA,走过价值储藏、普世认同、流通应用阶段后,比特币就是体量最大、储值最安全的通用货币。

在2050年左右,比特币达到100万美元一枚之时,或许我们就可以看到“聪本位”时代,在世界范围内应用着比特币支付,人们不再执着于比特币的资产、货币属性,更不会再讨论其合法性。当前我们需要做的是加速世界向加密世界的过渡,一起共勉!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水星链

[0:15ms0-0:93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