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Web3概念以及ENS等项目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去中心化身份及Web3 信誉系统也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近日,a16z官网发布了由哈佛商学院副教授Scott Kominers与Koodos联合创始人Jad Esber联合撰写的去中心化身份研究文章,该文章为Web3 信誉系统系列文章的第二篇(前一篇为《基于声誉的双代币经济模型》),详细分析了去中心化身份的实现路径以及潜在挑战,值得一读。
Web3有一个前提,即每个互联网用户都有一个唯一的的互联网标识符(类似电子邮件地址),它可以本地链接到任何软件,同时又能存储在一个区块链网络上。作为「去中心化身份」的一部分,一个人的部分在线活动将是「在链上」的,也就意味着它是公开的,并且可以通过个人的加密钱包轻松搜索到。
有了这样去中心化的身份——每一个独立个体特有的可调取的历史——一个人的加密钱包将起到类似于Facebook或LinkedIn的「个人资料」般的作用。但与 Web2 个人档案不同的是,去中心化身份有确凿的证据支持:对一个人迄今为止的成就、贡献、兴趣和活动,永久的、带时间戳的记录。
如果去中心化身份被广泛采用,人们将能在穿梭不同的网络空间时,随身携带、展示完整的自我:无论在哪一个平台,人们在网络上创造、贡献、赚取和拥有的东西,都反映了他们的喜好和经验。这将使我们更接近物质世界中的运作方式——财产和声誉与我们自身有关,而不是平台,我们可以随身携带、随意使用。
a16z宣布向WeWork创始人新公司Flow投资3.5亿美元:金色财经报道,a16z宣布向WeWork创始人新公司Flow投资3.5亿美元,该公司旨在通过连接人们在他们的住宅周围建立社区来颠覆当前的住宅房地产市场。[2022/8/15 12:26:45]
虽然今天听起来可能有些牵强,但这一领域真正的机遇在于将链上的声誉用于链下的用途。例如,在创作者经济中,我们可能会看到 YouTube 的 Web3 版本,在那里视频不属于平台,而是属于创作者。因此,创作者可以将他们的视频带到任何线上空间,并获得与这些资产相关的任何价值。
同样,链上数据可用于衡量用户对特定创作者或品牌的参与度或兴趣水平。如音乐艺术家可以根据链上互动数据,轻松识别自己的头号粉丝,并用特权奖励回馈他们。在金融领域,去中心化身份可帮助实现互联网原生的信用评分,这可能用于发放贷款、用户背景调查、建立信用等。
与大多数 Web2 个人档案相比,去中心化身份不是短暂的。例如,这意味着你加密钱包中的文凭 NFT 将变成永久的学术证书。同样,你在线上发布的每条内容都会永久链接到你本人(除非你选择将其删除)。此外,有了公开的历史记录,就可以证明你在某个趋势或项目大火之前很早就参与其中,例如,在 Taylor Swift 流行之前就是她的粉丝,或者在 Web3 还处于起步阶段时就阅读了这篇文章。
这种持续性为建立声誉建立了新的激励机制:Web3促进了长期思考,而不是像我们在Web2中那样创建临时的个人档案。如果人们有权在网上建立和维护永久的身份,我们相信链上系统可以鼓励人们更加谨慎地管理线上足迹——这些可能会被带进未来的声誉标记。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一个永久性的NFT库比发表一系列社交媒体帖子的风险要高,因为它是你会在网络空间中随身携带的声誉标记。
Web3游戏发行商Carry1st完成2000万美元融资,a16z领投:1月19日消息,Web3 和社交游戏发行商 Carry1st 在 A 轮融资中筹集了 2000 万美元,以进一步扩大在非洲的产品开发,本轮投资由硅谷风险投资公司 Andreessen Horowitz (A16z)领头, Avenir 和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参投,Carry1st 的现有支持者,包括 Riot Games、Konvoy Ventures、Raine Ventures 和 TTV Capital 继续支持,一些著名的个人投资者也参与其中,包括Nas和Chipper Cash、Sky Mavis 和Yield Guild Games的创始人。
Carry1st 将利用这笔现金注入来扩大其内容组合,壮大内部开发团队,并引领新的增长战略以吸引数千万新用户。Carry1st 表示,它提供了一个全栈发布解决方案,为其合作伙伴处理用户获取、现场运营、社区管理和货币化。其增长战略的一个关键支柱是开发基础设施以支持“玩赚”(P2E)游戏,这使用户可以通过他们的游戏体验获利。(Cointelegraph)[2022/1/20 9:00:06]
去中心化身份需要的基础设施
如果去中心化身份是互联网的未来,那么你在加密钱包中积累的贡献——你写的文章、你策划的内容或者你购买的东西——将变得非常重要。它们将承载你的线上人格,同时也是你声誉的基础。
隐私基础设施Nym以2.7亿美元估值完成1300万美元融资,a16z领投:11月17日消息,隐私基础设施Nym以2.7亿美元估值完成1300万美元的A轮融资,由a16z领投,DCG、Tayssir Capital、Huobi Ventures、HashKey、Fenbushi Capital等参投。Nym采用区块链来将其混合网络(mixnet)去中心化,网络中的节点可以通过提供流量获得代币奖励,节点也可能在需要时注入混淆的流量包,使其他人难以解析其中的信息。Nym首席执行官HarryHalpin在2018年成立该公司之前,曾与万维网的发明者Tim Berners-Lee一起工作,Halpin认为Nym的解决方案可以对抗国家级别的大规模监控,与VPN或Tor不同。[2021/11/18 21:59:08]
但为了让去中心化身份成为主流,首先我们必须先建立系统,将人们相关的链下经历和链上的社会关系映射起来。然后,我们必须建立机制来标准化、处理将要被添加到链上的数据流,并对其进行优先级排序。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解决去中心化身份的特有挑战,包括缺乏有关链上记录的背景信息以及有关访问去中心化网络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鉴于去中心化身份的公开可查询特征,未来将能把链上声誉带入现实世界的活动之中,由此我们可以开始探索它能引发的许多用例。
映射链下经历和链上社会关系
目前,区块链技术大多用于金融交易,对普通消费者来说通常并不友好。为了让去中心化身份变得实用且流行,重要的是引入入口,让人们在区块链网络上记录他们的经历和社会关系,例如他们的教育成就、专业成就或者粉丝关系。
a16z投资的stablecoin协议Angle将于10月底上线欧元stablecoin:10月5日消息,Angle将发行的稳定币被称为agToken,首个发行的稳定币将是欧元稳定币agEUR,之后将支持美元稳定币agUSD。agToken将以预言机的价格进行发行,所以铸造时有几乎无限的流动性,而且与传统的AMM相比,即使是大额的agToken也不会出现滑点。agToken总是可以以1:1的比例对协议中的抵押品进行赎回,开始时将支持USDC和DAI作为抵押品,后续将很快支持wETH和wBTC,并且理论上任何代币和资产都可以作为抵押品被接受。该项目在以太坊上的欧元稳定币目前正在测试,主网代码正在审计中,预计将在10月底上线。[2021/10/5 17:25:19]
一些公司已经在应对这一挑战。Violet致力于在链上验证链下的个人身份信息。Rabbithole、Polywork和0xStation允许用户在链上记录自己的专业成就。Koodos允许汇聚各种各样的链上关系,它让人们能够将互联网上的任何内容转换为可定制的 NFT,一个彰显他们线上身份的、有意义的集合。(利益相关披露:本文作者Esber 共同创立了 Koodos,Kominers 为公司提供市场设计建议。)
有两种方法可以记录人们在链上的活动和社会关系:主动和被动。出席证明协议(POAP) 使活动组织者能够生成参与者可以收集的代币,是一种主动记录的方式。当人们认领这些代币时,他们有意在链上记录一个「生活事件」,使它成为自己数字身份的一部分。同样地,人们可能会通过向他人发送代币来积极证明他人的技能、性格特征或成就,这些证明可以通过同行评审或链上活动评估来验证。
Nansen获得a16z领投的1200万美元融资:官方消息,链上数据分析工具Nansen获得1200万美元融资,a16z领投,其它参投机构包括SkyfallVentures、CoinbaseVentures、imTokenVentures、MechanismCapital和QCPCapital,所筹资金将用于1.人才招聘;2.继续发展数据平台以成为第一区块链分析平台;3.壮大加密投资者和交易员社区,包括顶级对冲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4.将服务扩展到其它区块链及Layer2解决方案(Polygon、Optimism、Arbitrum或其它)等等。[2021/6/29 0:14:47]
或者,当一个人的钱包与应用程序或网站交互时,有关这些交互的信息可能会被被动地记录下来。例如,如果你的钱包连接到Discord,并且你获得了服务器徽章,则这些徽章可以添加到你的链上收藏中。
处理声誉数据,以及数据标准
一旦所有这些身份数据都被记录在链上,我们将需要适当的系统来组织和解释它,确保数据本身对钱包的持有者和与之交互的人,是有意义的。由于钱包也用于普通的内容存储和交易,这项任务尤其具有挑战性:钱包会累积大量混杂的数据。
为了简化逻辑(也因一个人身份的不同方面自然会重叠和互动),将一个人的相关活动和贡献存储在同一个钱包中是有意义的。但任何特定的人不仅仅是创造者、建设者、投资者或收藏家,他们同时有很多事情。因此,我们需要某种方式来获取他们去中心化身份的一部分,并在不同的数字空间中向不同的受众展示。想象有这样一个设计——钱包的整体内容是保密的,但访问一个人声誉的特定方面需要特定的密钥。
拥有更高级版本的Etherscan也很有用,允许用户查看一个钱包某一类别活动的所有交互,例如与社区服务相关的活动。
除了组织原始数据外,重要的是有一个能够汇总和简化钱包信息的系统,让这些信息更加清晰可读、易于比较。最近的一个例子是DeGen score,这是一套用于衡量用户「对加密货币痴迷」程度的体系,汇总了钱包内的所有交易信息作为数据源。同时,Ceramic帮助应用程序跟踪大体量的可变数据并在链上对相关信息进行编码,使数据的查看者能够在高更层次上对人们对不同项目的贡献进行比较。
管理声誉信息还需要可公开访问的数据标准——商定的数据格式,如「一个贡献的证明是什么样的或「如何表示一项链上记录」。对这些输入信息进行结构化处理,可确保互操作性:(1)使人们能够有意义地组合来自不同服务的「身份」信息,(2)同时也最大程度地减少平台与个人链上声誉的不同方面信息进行交互时,可能产生的摩擦。
去中心化身份主流化的挑战
当然,建立上述去中心化的身份系统存在先天的挑战。现有记录输入信息的技术往往非常原始——大部分限于交易历史——而像「身份」这样主观且复杂的东西将需要更多的背景信息。情境化信息解释了您获得或购买某个艺术品的原因。例如,因对项目的贡献而获得 NFT 应该提供有关为什么你能获得它以及你展示了怎样的技能的背景信息。一个购买数字艺术品的事件应该包括你购买艺术的原因、它给你带来的感觉或你的想法。
一个建立在永久性基础上的系统也提出了对于逃避过去身份的挑战,这一点在今天的信用评分和其他长期的声誉机制中显而易见。它可能意味着你永远无法逃避错误。
此外,目前的加密钱包几乎无法防止数据丢失或泄露。在加密成为身份和声誉的主流存储库之前,它需要提供我们已经习惯的那些安全保护。
更广泛地说,扩大对链上声誉信息来源的访问也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加密货币通常更偏向富人、男性和白人。如果建立链上身份的竞争环境并不公平,那么这种新的声誉来源将主要使特权阶级受益,从而加剧现有的社会和社会经济鸿沟。
尽管存在这些挑战,我们仍然相信链上声誉将解锁广泛的用例。下文探讨了其中的一些用途,但相信还有许多用途是在我们想象能力之外的。通过在链上移动「身份」,我们可以颠覆陈旧的金融流程并提供公平的资本获取途径,重新设计人才与项目的匹配方式,并为在线识别和补偿劳动力提供全新的范式。
传统的金融系统让形成乃至访问一个人的信用记录变得很难。与此同时,去中心化身份的可移植性和可访问性可以显著破坏我们的声誉在当前的金融系统中的使用方式。例如,去中心化身份可帮助实现互联网原生的信用评分,从而解锁发放贷款、用户背景调查、建立信用等多种金融用例。
此外,与现有的信用评分系统不同,链上系统可以轻松跨越边界和应用程序进行移植。然而,这里尤其需要认真考虑用户如何能够添加背景信息并组织他们永久性的公共历史信息,以避免不当的偏见。避免在数字世界中被驱逐是重要的,这会阻碍你获得未来住房的能力。
在人才招聘领域,去中心化的身份基于对专业活动和成就的细颗粒度记录,保证了「开放式的简历」。这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某人过去的工作,并更细致地洞察其技能和贡献。
尽管记录和存储这一级别的专业活动会很复杂,但与LinkedIn上静态用户生成的专业档案相比,链上此类活动数据的汇总将可以更快地执行。这打开了促进人才匹配的使用案例。想象一下Behance的另一个版本——设计师的作品集可以被自动跟踪和验证的项目填充,从而实现了一次以区块链为中介的、直接的招聘。
此外,还有一整类使用链上声誉来激励新形式创作或贡献的应用。目前为止还很难辨认出头部项目。通过去中心化身份在互联网上跟踪一个人的贡献活动,我们将能够更好地衡量某人对某个主题或趋势的早期关注程度以及某人对某个主题的贡献价值。例如,Startupy鼓励专家贡献创业知识并在特定领域获得辐射整个互联网的声誉。
存储在链上的大量信息甚至可能颠覆搜索和发现海量的市场。去中心化身份的公开可查询性质将支持一系列的匹配算法,而以前,匹配算法只能由有权访问我们数据的人开发。
此外,到目前为止,我们只能根据基本的参与度指标来衡量人们与内容相关联的价值有多少,例如他们在应用上花费的时间或他们是否点了「赞」。如果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们为不同内容付费的意愿,我们就会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参与度或兴趣程度。
此外,如果互联网上的每一条内容都是真正可组合或可重新混合的,就有可能判断哪些内容会激发进一步的创作,或者最具有模因性的。这将提供一种新的方式来呈现内容,类似于 TikTok的系统。最后,也许也是最具破坏性的,创作者本身就可以成为发现的新平台——尤其是通过代币模型来进行激励。
如果我们朝着一个「身份」与个人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分散在孤立空间中的互联网发展,我们将更接近现实世界中事物的运作方式:我们的在线财产将属于我们,我们将能够在网络空间中展现我们完整、真实的自我。
作者 | Scott Kominers、Jad Esber
编译 | Richard Lee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