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下午,由Odaily星球日报策展发起,PlatON、传茂文化、BCA、36kr联合主办的「科幻链接现实·加密艺术的实践之路」线上论坛成功举行。本场直播活动为国内首个基于区块链的人与AI协作艺术作品展《逆赛博格教堂与集市》的解读论坛。Odaily星球日报跨界邀请了科幻、艺术、收藏、区块链领域的专家学者,讲述加密艺术的创作与发展,探讨加密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商业价值和未来前景。下午第二场圆桌论坛主题为「加密艺术的信号与噪音」,由Odaily星球日报创始人兼CEOMandy主持,邀请到4位嘉宾参与讨论,分别是:沙塔基金创始人蒋涛、DappReviewCEOCoinmarkertCap产品VP牛凤轩、数字文艺复兴基金会董事总经理曹寅以及SevenXVentures创始合伙人李荣彬。\t关于加密艺术在商业场景下的发展前景如何?目前还存在哪些发展瓶颈?科幻艺术又如何链接现实等多个问题,与会嘉宾发表了各自独到的见解:\t沙塔基金创始人蒋涛表示,NFT早期市场主要聚焦于游戏道具、卡牌等,不过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很多障碍。然而,加密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却展现出强大生命力,目前已经有很多优秀的艺术家加入进来。NFT不仅解决了艺术品传播和拥有的矛盾,而且可以实现艺术家和收藏者的交互,这满足当下年轻人收藏的心理。NFT的流动性与ERC-20代币可比性不强,与传统艺术品相比更适合保存、转让以及流通。不过很多加密艺术品利用AI技术生成,产量很高,在收藏时需要充分考量。\tSevenXVentures创始合伙人李荣彬认为,NFT可以使艺术品交易实现去中介化,促进艺术行业发展,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进入。另外,DeFi热潮过后,一部分资金也开始关注到NFT行业。不过NFT和ERC-20代币的炒作逻辑不同,加密艺术品本身具备价值,但使用场景还很有限,从整体规模上看也较为小众,也不具备比较好的价格评估体系,如果投资的话,还主要以自己兴趣爱好为主。未来,如何将区块链算法、游戏以及DeFi等结合起来会是NFT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tDappReviewCEO以及CoinmarkertCap产品VP牛凤轩表示,NFT的近期热潮一方面受到了资本的关注,另外也是因为酝酿已久。NFT之前一直都比较小众,但今年以来交易量出现较大增长,无论是用户、社群以及内容生产者,很多加密艺术网站的访问量也都激增。从价值角度看,很多ERC-20并没有什么价值,但加密艺术代币很多都具有收藏属性,未来区块链原生艺术会更有发展前景,比如可编程艺术等。\t数字文艺复兴基金会董事总经理曹寅认为:艺术创作数字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加密艺术是在人类数字化迁移过程中的一个部分。数字化艺术迁移其实开始很早,很多艺术创作也都已经开始使用数字工具。现在这个时期,对于投资者而言,是非常好的收藏和欣赏时期。目前,在NFT市场中,数字艺术品的社交属性还没有得到关注,未来利用加密技术实现艺术品的社交互动会很有前景。以下为圆桌论坛实录,由Odaily星球日报整理:
加密艺术家NessGraphics的NFT项目完成超2万枚铸造共募集1404枚ETH:1月30日,据相关页面信息,加密艺术家 NessGraphics.eth 的 NFT 项目“M0N3Y PR1NT3R G0 BRRRRRR”昨日在 NFT 平台 Manifold.xyz 上启动,目前已完成 20357 枚铸造,按照 0.069 ETH 的铸造价格计算总计募集 1404.6 ETH,约合 220 万美元。
“BRRRRRR”是 NessGraphics.eth 推出的 Open Editon NFT 艺术作品,Open Edition NFT 没有明确供应量上限,用户可以在特定时间范围内铸造尽可能多的 Token,与其他开放版本 NFT 项目一样,“BRRRRRR”将采用销毁机制,每次销毁需要 5 个 Token,用户可以销毁“海报”版本 NFT 来获得级别更高的“动画”版本 NFT。[2023/1/30 11:36:44]
Mandy:NFT也不是新的概念,之前也在反复探讨,也曾有一些比较的项目,有一些噪音。但是,我们最近看到了很多积极的信号,有很多艺术家加入进来,最近NFT的概念也开始热炒了。那么各位嘉宾觉得为什么NFT能够在最近成为一个风口或者说一个小热点呢?\t蒋涛:我们最早参与NFT是从游戏开始的,但目前的看法有一些改变,因为游戏行业还有许多障碍需要解决,在解决掉这些问题前,NFT在游戏这个领域的落地可能没有那么快。关于加密艺术,我也试图去理解为什么说这块慢慢在起来。我自己也在做一些收藏,我的感受是,越来越多优秀的加密艺术家在往这个方向创作作品。这点很重要,就像区块链其他领域一样,我现在看到越来越多优秀的创业团队进到这个行业里面,对加密艺术也是同样的感觉。\t从本质上来讲,NFT解决了原来艺术品的传播和拥有的矛盾。比如,我收藏一个杯子,收藏一副画,我虽然可以实实在在的拥有它,但很难让足够多的人能够欣赏到它。对一个纯数字的作品,一幅图片也好,一段视频也好,它很容易在网上传播,但又很难确权。而NFT可以证明你拥有它的同时,方便传播,每个人都可以使用以及复制,真正实现使用权和所有权的分离。一些更先锋的可编程艺术,除了你拥有以外,还可以实现收藏者和艺术家的互动,这个是传统艺术很难达到的,也是我很感兴趣的。另外,我感觉它很符合当下“秀”的潮流,尤其是社交传播性好,这对年轻人来讲是很好的突破。\tMandy:感谢蒋涛总,接下来请李荣彬享一下自己的看法。\t李荣彬:加密艺术在最近这么火,我认为,一是因为区块链行业本身的炒作,或者它寻找热点的需求,导致在DeFi中赚到钱的巨鲸开始关注到了NFT;另外,是因为这个领域发展而形成的自然结果。除此,我认为,NFT如果和今年大火的DeFi结合,倘能形成一些新商业模式,那会是很有意思的。\t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讲,实际上加密艺术是数字艺术的分支。很多数字艺术家慢慢的在用AI,我夫人她在两三年前就开始创作与算法艺术相关的艺术品。加密艺术不同于传统艺术的商业模式,以NFT为载体的加密艺术更适合展示、交易。在这样的过程中,就会有很多好的艺术家从做数字艺术转到做加密艺术,从而进入了一个更细的分支。我是从这两个方面理解NFT为什么这么火的。\tMandy:谢谢李荣彬,我们接下来请曹寅来分享下。\t曹寅:从普通DeFi投资者的角度来看,现在的艺术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现在除了非常传统的艺术院校里面最传统的院系,比如中国的花鸟鱼虫系,国画系,油画系,雕塑系,除此以外所有的数字创作者都在进行创作,还有一些年轻创作者也是在积极的学习和使用数字工具来进行创作,像雕塑系。现在很多雕塑系虽说他的媒介原料是大理石或者是木刻,但他的前期设计打样很多开始使用数字工具来创作了。实质上,艺术创作的数字化迁移比我们想象的更早更深入。\t这就碰到了一个问题,如果是数字艺术品,怎么来进行展示,怎么进行交易,这两天在北京的798尤伦斯艺术展里面提出一个概念叫做“再物质化”,他提出“上下文的预警”。现在,我们的数字艺术已经可以实现真正的数字化创作,数字化的展示和数字化的交易,他的物质性在什么地方呢?他通过把数字艺术品物质化,把一些相应的算法创作工具通过机器人使其无纸化出来之后,再进行展示。数据是否能够看到屏幕,仿真人是否能够梦到电子羊,这就是我们数字化迁移媒介的割裂,我们所有的感知都来自于我们的五官,这就像庄周梦蝶说,到底是庄周梦蝶呢,还是梦蝶梦见了庄周。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拟,数字艺术给大家打开了另外一扇窗,他像数字货币一样,真正使得艺术品达到人类创造的极限,因为艺术是我们创造的边界,能够使我们创造力能够真正的在非物质化的空间里面诞生、保存、纪念,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t其实从我们人类的科技史、文明史来看待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觉得加密艺术不论他上面的作品是什么,不论它是什么风格,赛博朋克也好,太阳朋克也好,光是加密艺术创作的,展示的,交易的形式其实就已经非常有意义了。接下来,我们将会看到大量的优秀艺术家以及创作者,用某一种复合多元的多媒体媒介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创造思想。\t加密艺术以及他的背后所代表的赛博迁移也好,数字化迁移也好,这个大的命题是非常有价值的。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关注到加密艺术,包括很多互联网公司的高管等等。在当下历史性的数字迁移过程中,必然会诞生出非常了不起的作品,就像人类每一次文明大爆发时一样,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这是去挖掘收藏,以及欣赏评论原先数字艺术创作非常好的时期。\t我收藏的很多作品是深沉艺术,深沉艺术的创作不止包括艺术家,也可以通过时间,算法,或者说其他自然生长方式。这些AI人工智能的生成艺术作品,其实是我很大的收藏主题。这些作品的话其实是在拷问我们人类,拷问我们收藏者包括创作者一个很严肃的问题,何为艺术创作,到底是算法还是艺术家?还是创作这个算法的程序员是艺术家?还是去训练这个算法提供数据集的艺术家?还是提供遴选和提供数据的艺术家是艺术家?这个问题又回到了什么是创作,什么是艺术,这其实是很有意思的。\tMandy:感谢曹寅的分享,接下来请牛凤轩分享下。\t牛凤轩:我认为,一方面是热钱在进入加密艺术领域;另一方面是因为行业本身酝酿已久,开始爆发。去年年底,我开始接触一些加密艺术,那个时候还算是比较小众,但今年以来,那些平台基本上是每个季度都有大量新的内容出现,以及新的艺术家,新的藏家开始进入这个平台,整个交易活跃度非常的火爆。这一轮DeFi小牛市之后,带起了大家在区块链上去找寻新应用方向的热情,NFT和加密艺术板块也逐渐成为更多投资者和用户紧密关注的方向之一。Mandy:很多NFT平台的数据确实出现了很大增长,对于艺术家而言,还是希望区块链能够增加他们的作品流动性。想问一下,大家认为NFT是不是具备一个长期交易的价值,艺术品虽说也有交易这样的一个需求,但是可能更多的是收藏,收藏跟流动性本身是不是有冲突的,以及说像刚才我们提到的新的交易平台是不是能够加强NFT真正的流动性?谁去定义NFT的价值?先请牛凤轩谈下吧。\t牛凤轩:我觉得NFT不能拿去和ERC20代币作比较,比如加密艺术的作品本身有收藏和欣赏的属性;那ERC20代币,95%以上的币没有用途。\tNFT的价值是我可以不去交易他,我可以持有他,我在家里客厅里挂的画,这个东西我不一定会去卖,我可能不在意这个东西将来的价值会不会增长,或者怎么样,只要我看到这个画挂在我的墙上我就很开心,我每天有个东西可以欣赏,其实它就完成了它的效益。了解什么样的画有价值,什么样的艺术家的作品有升值空间,这里面影响的因子和我们去炒作其他的区块链代币是不一样的逻辑。不同的交易平有自己的特点和细分,将来的艺术平台应该是一个细分的品类。\tMandy:接下来请李荣彬说下。\t李荣彬:我认为,无论是加密艺术还是大家说的游戏也好,我个人理解NFT更像是加密世界的物,每个物跟每个物是不太一样的,你要说物的流动性还是要看供需关系,我觉得这个行业本身很小现在,现在在它没有涨到足够大的时候,流动性不是我们投资人需要考虑的第一关键的事情。我认为对于加密艺术来讲,现在考虑它的流动性为时尚早。\t关于谁来定价?我认为现阶段NFT的使用场景还很不足,但是未来我觉得会有一些很好的项目会把NFT使用场景做足,那个时候需要看他的供需关系了,到时市场会去给它定价的。在当下,还是喜欢什么就买什么,对于买的加密艺术品,你能承受得住就好。系统的价格评价和估值模型还不存在,未来肯定会有的。\tMandy:谢谢李荣彬,接下来请蒋涛分享下看法。\t蒋涛:关于流动性,我觉得NFT,不管是在游戏里面还是说艺术收藏,和一般的ERC-20的代币没有可比性。但如果和传统艺术品实物进行比较的话,它不管从保存、转让和交易上,都很有优势,更有利于艺术品的流通。我自己也很喜欢生成艺术,但有些AI生成的艺术产量实在太高,导致我不太敢轻易下手。\tMandy:感谢蒋涛,那接下来请曹寅分享下自己的看法。\t曹寅:关于NFT流动性,我认为不能简单地去对标。NFT具有个性化的属性,其所展示的空间和功能也和传统艺术不一样。我很看好数字艺术品的社交属性,这个目前还没有被大家重点关注。像牛老板他收藏的一幅艺术品,有十三个图层,大家可以控制图层上面的具体表现,这其实是可以作为一种社交性的作品来去让图层和所有者发生某种关系,发生某一种互动。未来像这种社交属性的加密艺术品是非常值得探索的一种品类。加密艺术品的另一种属性是它的玩具属性。加密艺术品的特点是净单价比较低,同时这个艺术创作者本身也有很强的个性化因素在里面。加密艺术是介于真正的艺术品和潮玩之间的品类。目前关于NFT的挖掘还不够,没有去充分地挖掘NFT以及NFT下面的智能合约。未来,可能还会出现崭新的NFT链。\tMandy:感谢曹寅的分享,我特别同意这个说法。接下来想请大家分享一下,最近看到的哪些比较好的新项目,模式以及平台?先从蒋涛开始。\t蒋涛:相比SuperRare,我现在更愿意在Async.art上花更多的钱。那上面的互动可编程艺术是我认可的方向。但是通过几个月亲身体验下来,Async.art上面整个艺术家的产量是很低的,投资的选择会少很多,不像SuperRare上有大量的上新,比较容易发现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其实讲到底,我认为就像前面曹老板分析的,区块链本身像智能合约怎么应用到加密艺术当中的尝试还是非常非常早期的。即使Async.art上的图层智能合约也是相对比较简单的。更进一步的话,我觉得艺术家对新的创作工具的理解掌握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怎么让这些加密艺术家能够更熟悉这些新的创作工具和手法,我觉得会是一个挑战。\t李荣彬:我特别认同蒋涛的话,我很少去买一幅静态的画,哪怕你是用数字生成的,或者是用电脑画的这种东西,实际上我认为我还是喜欢可以去交互的。我妻子之前做的是交互艺术,她的每一个作品实际上都不是你看到的那个样子,因为有不同的人,不同的买家和玩家进行再创作,这个是我特别喜欢的样子,因为这个艺术让观众和收藏家发生了互动。\t大概说一下我最近看的项目——DEGO,这个游戏将NFT和DeFi结合在一起,他的代币是由NFT道具挖出来的。我其实还蛮期待类似于这种游戏和NFT的结合,这可能是我未来希望能看到的,谢谢!\tMandy:感谢李荣彬的分享,我觉得这可能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从简单到复杂。下面请曹寅讲下。\t曹寅:我的观点跟李荣彬差不多,希望能够看到更多能真正挖掘出区块链技术的可能性边界,探索这个可能性边界的艺术创作的作品。目前,没有看到很多感兴趣的作品。我现在特别期待能够有可以把NFT的社交属性挖掘出来的作品,同时又能真正的把加密技术原生性以及去中心化性探索出来。现在我们跟加密艺术的策展人在探讨,是不是可以做一个艺术收藏和艺术创作的事情,让创作者和受众者之间通过自己的方式建立持续的互动,类似于像概念性的创作媒介,这其实也是挺值得期待的。\tMandy:谢谢曹寅,接下来请牛凤轩分享下自己的看法。\t牛凤轩:大家观点差不多,我也是看到一些必须用区块链技术才能够完成加密艺术作品。只有用常规的或者传统方式完成不了,这才是一个令人兴奋的玩法。这也是为什么今年年初看到可编程艺术的概念出来之后,立马参与了的原因。可编程艺术利用了区块链的所有权和NFT的唯一性,以及NFT的交易和所有权转移便利性,把电子艺术在区块链上实现了。可编程艺术虽然还不够成熟,但某种程度上打开了很多人的认知和想象空间。
加密艺术家Alotta Money去世:3月4日消息,NFT先驱,知名加密艺术家Alotta Money因癌症于当地时间昨晚去世。多名加密艺术家自发将推特头像设置成了Alotta Money生前使用的头像作为悼念。Alotta Money和加密艺术家Trevor Jones以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为灵感创作可编程加密艺术NFT作品 “ETHBOY”是目前全球最贵的10大加密艺术品之一。[2022/3/5 13:38:30]
Mad Dog Jones的加密艺术NFT作品在富艺斯拍卖行以340万美元成交:4 月 24 日消息,加密艺术家 Mad Dog Jones 的加密艺术 NFT 作品《REPLICATOR》在富艺斯拍卖行以 340 万美元成交。[2021/4/24 20:53:25]
格莱美奖获得者RAC创作的加密艺术NFT以25ETH售出:12月30日,格莱美奖获得者、著名音乐人RAC创作的加密艺术NFT“Elephant Dreams Part II”以25ETH售出,约1.8万美元。[2020/12/30 16:03:53]
动态 | 法国加密艺术家发布最新作品对澳本聪进行抨击:据bitcoinnews消息,作为一名法国街头涂鸦艺术家,Pascal Boyart经常发布一些与比特币和区块链相关的艺术品。因为澳本聪声称自己是比特币的创造者,Pascal Boyart的最新作品对澳本聪进行了抨击。新作品是在厕纸上完成的,上面印有带有“伪聪”字样的澳本聪头像。[2019/5/28]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