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肖飒lawyer,作者:肖飒,Odaily星球日报经授权转载。这几天币圈不太平,恐惧往往来自未知。我们观察到,最近初现端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成为“新宠”。为答疑解惑,飒姐团队撰写本文,以期为诸位老友普法。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犯罪构成
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的规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要件符合性涵盖两个要点:一是行为人是否明知收益系犯罪所得;二是是否采取了掩饰隐瞒的行为。对于“明知”的认定标准而言,相关法律法规并未作出直接的解释,飒姐团队认为可以参考罪司法解释的规定:应当结合行为人的认知能力,接触他人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情况,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种类、数额,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转换、转移方式以及被告人的供述等主、客观因素进行认定。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依照前述情况推定“明知”之可能。对于掩饰隐瞒行为的入罪标准,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主要存在以下四种情况:一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达到一定标准;二是一年内曾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受过行政处罚,再次实施的;三是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系公共利益相关款物;四是行为妨碍上游犯罪被追究行为造成上游犯罪无法查出,损失无法挽回的。币圈与该罪的关联
Voyager律师提交文件授权将Voyager资产出售给FTX US:金色财经报道,加密货币借贷平台Voyager律师提交了一份提议文件来授权将Voyager资产出售给FTX US,加速出售流程。Voyager之后将发布文件,为客户提供有关其资产分布的更多信息。
此前报道,FTX US以约14.22亿美元出价中标Voyager的资产拍卖竞标,该出价包括Voyager所有加密货币在未来某个日期的公允市场价值(按当前市场价格估计为13.11亿美元),加上估计约1.11亿美元增量价值的额外对价。[2022/9/30 6:03:59]
根据飒姐团队了解的币圈业务类型,我们认为币圈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关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上游犯罪的行为人利用币圈的不记名与去中心化的特质,将犯罪所得收益用于投资币圈私募,从而换取各类具有法币价值的虚拟货币,并实现财产向境外的转移。2.许多币圈平台存在提供法币与虚拟货币兑换的业务,或是存有介绍法币与虚拟货币兑换平台的业务。前者行为属于非法从事支付结算业务,涉嫌非法经营罪,而后者则可能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帮助犯。一些币圈的朋友存在这样的错误判断:项目方或平台方不存在知晓资金来源的可能,不存在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明知”的主观构成要件。但正如前述,司法机关在判断该主观要件时,会结合项目方或平台方的应尽义务与认知能力综合判断。虽然没有证券行业的私募业务指引,但飒姐团队认为,在募集资金时,项目方或平台方对其所接收的资金至少具有审查合法来源的义务,即反业务。在未尽到该等义务时,项目方或平台方存在较高的被司法机关推定为“明知”的法律风险。延伸拓展
Ripple代理律师已要求前SEC金融主管Hinman重新作证:代表Ripple公司及其首席执行官Brad Garlinghouse和联合创始人Chris Larsen的律师已经通知地方法官Sarah Netburn,前SEC金融主管William Hinman已被重新通知于7月19日作证。据悉,要求作证的一方必须向诉讼的其他各方发出书面通知,说明作证的地点和时间。被告提交的重新通知更改了日期以适应Hinman的安排。然而,鉴于SEC上个月提出的撤销Ripple请求的未决动议,Hinman的证词仍然悬而未决。如果Netburn法官批准该动议,他将不会作证。(U.Today)[2021/7/10 0:40:47]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与罪在犯罪构成上的主要区别在于上游犯罪的类型是否被限定。在上游犯罪属于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犯罪时,币圈的项目方或平台方还可能构成罪,承担更为严重的自由刑。写在最后
律师:俄罗斯加密货币新法律仍存在问题:俄罗斯律师表示,俄罗斯加密货币新规定对司法机构没有太大帮助,甚至根本没有帮助。莫斯科数字学校法律专家Angelika Matushkina表示,银行似乎对如何处理加密货币感到困惑,许多银行正试图通过采取严厉的措施来避免来自当局的麻烦。Matushkina称,涉及加密货币的交易可能会被“阻止”,账户也可能被“冻结”。她建议交易员事先安排与银行经理的会议,讨论登记加密销售收入所需的要求和文件,以遵守新税收规定。否则,交易员可能会面临来自俄罗斯联邦金融监管局或银行合规团队的麻烦。(RBC)[2021/1/27 13:37:07]
我们深知工具无罪,但如若该工具的常态便是反复被用于犯罪,社会对该工具的容忍度便会下降,监管的口径更会限缩。为币圈的良善发展,飒姐团队希望各私募主体引入“合格投资人”的概念,做好合规工作,远离刑事法律风险。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