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中小微企业外贸发展与稳步推动资本项开放,外管局将再出新招。
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举行会议强调,明年外汇管理工作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激活发展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1年继续完善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框架、进一步促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稳妥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引导市场主体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的基础上,明年外管局新增两项工作重点,一是完善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助力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更好开展跨境贸易和投融资活动;二是完善直接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稳步扩大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支持区域开放创新和特殊区域建设。
“尽管今年中国外贸延续高景气度,但众多中小企业跨境贸易融资仍面临不小阻力,导致这些企业资金周转压力相对较大。”一家银行跨境金融业务部门负责人向记者透露。通常情况下,中国中小企业从海外进口采购原材料时,往往会选择信用证方式结算资金付款。但传统的信用证付款操作涉及纸质单证环节核实,导致银行与贸易双方反复沟通确认各类交易信息真实性,令信用证付款操作流程相当漫长,导致中小外贸企业时常遭遇资金吃紧状况,甚至遭遇有订单不敢接的状况。
Dash Core v19激活期间出现问题,Binance矿池暂停挖矿奖励:金色财经报道,Dash Core Group首席技术官Samuel Westrich称,Dash Core v19激活期间出现问题,几个小时后,Dash Core开发人员Pasta在推特上表示,开发人员已发现问题并正在努力解决问题。我们正在研究两个选项,每个人都专注于及时解决这个问题,最新的Dash Core客户端更新 v19 的计划发布可能会延迟,以便首先解决问题。
根据Pasta的说法,在部署更新之前,Dash区块链上的区块和交易不会被视为最终交易。一位Dash Discord表示,更新可能会推迟到6月14日。在过去的 10 个小时里,开发团队没有任何新的更新。
截止目前,Binance宣布其DASH矿池将暂停挖矿奖励的分配,直到区块链恢复区块生产。[2023/5/23 15:19:31]
记者多方了解到,当前多家银行尝试引入区块链技术,在有效解决跨境贸易融资业务信息不对称痛点同时,将业务范畴扩展到更多中小企业。
FTT涨至1.75 USDT,24H涨幅逾50%:3月18日消息,行情显示,FTT涨至1.7500 USDT,现报1.7297 USDT, 24H涨幅逾50%。
此前报道,据加密社区消息人士披露,杰富瑞(Jefferies)正在与潜在的FTX竞购方接触,希望重启FTX。[2023/3/18 13:12:15]
“随着外管局持续完善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我们计划加大对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投入,将区块链应用在更多跨境贸易融资场景。”上述银行跨境金融业务部门负责人向记者透露。
在业内人士看来,外管局积极支持区域开放创新和特殊区域建设,将赋予自贸区、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更大的跨境金融创新拓展空间。
“不排除相关部门很快会扩大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的试点银行数量,推动更多粤港澳三地投资者参与跨境理财投资。”一位广东地区金融机构负责人向记者透露。
记者注意到,在外管局积极支持区域开放创新和特殊区域建设的情况下,近日自贸区跨境金融创新动作不断,比如国内首单自贸区SPV跨境设备租赁创新项目落地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具体而言,它聚焦国际航运和新能源车辆两大重点产业,以创新模式为中远海运发展集装箱项目、临港交通中运量无轨电车项目提供逾50亿元的金融租赁业务支持。
印度央行:现在有5万名用户和5000名商家使用数字卢比:金色财经报道,印度中央银行印度储备银行(RBI)透露,印度央行数字货币(CBDC)目前拥有5万用户,并被5000家商户接受。零售数字卢比试点于去年 12 月 1 日开始,目前正在五个印度城市进行,但中央银行计划逐步增加九个城市。迄今为止,已有八家银行处理了约 770,000 笔数字卢比交易。印度储备银行计划很快再增加五家银行进行试点。
央行行长强调,印度储备银行打算谨慎推进数字卢比计划,以防止在没有充分了解其潜在影响的情况下采取行动。[2023/2/13 12:02:57]
多位自贸区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表示,随着区域开放创新与特殊区域建设提速,他们期待当地自贸区能进一步优化一次性外债额度登记、境内贸易融资资产转让等操作流程,大幅提升企业跨境融资效率和便利度,助力实体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积极引入区块链技术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外管局持续完善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凸显相关部门对助力中小企业扩大跨境贸易融资的鼎力支持。
Avalanche链上DEX Trader Joe正式上线Arbitrum:12月27日消息,基于 Avalanche 的去中心化交易所 (DEX) Trader Joe 正式上线 Arbitrum 测试网,将集中流动性 AMM“Liquidity Book”引入 Arbitrum One 生态系统。预计将于 2023 年初在Arbitrum One主网上启动。
据悉,Trader Joe 去中心化交易所 (DEX)于 2021 年 7 月 4 日在 Avalanche 上线,是 Avalanche 上最大的 DEX 和借贷服务商。[2022/12/28 22:11:25]
“尽管中国外贸高景气度持续,但中小企业获取跨境贸易融资的难度依然不小。”上述银行跨境金融业务部门负责人指出。这背后,是贸易双方、银行、航运公司之间存在大量信息不对称现象,令银行不得不反复沟通确认各类交易信息真实性规避个别企业虚构贸易合同取贸易融资风险,导致众多中小企业贸易融资审核流程极其漫长,令众多中小外贸企业无形间背负较高的资金周转压力。
SWIFT金融报文系统试点区块链项目:9月13日消息,SWIFT正在与金融科技公司Symbian Inc.试点一个项目,此次合作包括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先锋集团(Vanguard)和北方信托(Northern Trust),目的是提高“沟通重大企业事件的效率”,如股息支付和合并。
在最新的试点项目中,SWIFT将使用Symbian的技术平台Assembly实现企业行动工作流的自动化。SWIFT将利用该平台的智能合约和区块链功能创造一种网络效应。来自SWIFT报文的企业行为数据将由SWIFT的翻译工具翻译并上传到Symbiont的区块链中。(彭博社)[2022/9/14 13:27:45]
“尤其在当前全球航运运力紧张导致外贸货物交付延后的情况下,中小企业若得不到跨境贸易融资支持,一旦再遭遇货款交付延后,就容易出现资金链中断风险,甚至遭遇有订单不敢接的窘境。”他指出。区块链技术的成功引入,很大程度解决中小企业跨境贸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目前,多家银行将区块链分布式账本技术与电子提单功能相结合,打造全新的跨境贸易融资业务操作平台。在这个平台里,银行、贸易双方与航运公司被连接到单一区块链网络共同处理单证交换与相关信息核对工作,不但将原先4-5天才能完成的单证交换工作压缩到一天内完成(大幅提升业务效率),还有效增强贸易合同真伪核实效果,大幅提升跨境贸易融资审核放款效率同时,也有效解决银行对信息不对称与信贷安全问题的担忧。
一位地方金融监管部门人士表示,他们也注意到技术在促进中小企业获取贸易融资方面的巨大推动作用,一直鼓励当地银行积极引入区块链技术。
“我们一直在鼓励当地银行积极引入第三方区块链技术服务机构,在合规操作前提下持续提升面向中小企业的跨境贸易融资操作效率。”他指出。
多位银行人士向记者直言,区块链技术的引入,已改变银行跨境贸易融资操作业态。以往,银行跨境贸易融资对象主要是大型企业,在区块链技术应用下,跨境贸易融资服务对象得以扩展到众多中小企业;此外,区块链技术还大幅改善跨境贸易融资环节信息不对称问题,令银行可以根据中小企业以往跨境贸易记录与收付款周期给予个性化的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跨境贸易融资成本。
“随着外管局持续完善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我们正探索进一步发挥区块链技术优势,打造差异化的跨境贸易融资业务特色。”前述银行跨境金融业务部门负责人指出。他们计划双管齐下,一是与专业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将中小企业以往跨境贸易记录与资金周转状况转化成“新的企业信用资产”,强化银行跨境贸易融资反应速度与精准风险定价能力,二是融合新的智能技术,解决区块链的高并发处理能力偏低问题,令基于区块链的跨境贸易融资服务扩展到更多中小企业。
跨境金融创新“新征途”
随着外管局将“支持区域开放创新和特殊区域建设”纳入明年工作重点,自贸区、海南自贸港、粤港澳大湾区等特定区域将迎来更大幅度的跨境金融创新空间。
“我们正在申请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随着外管局支持区域开放创新,我们有信心很快会获得批复。”一家外资银行负责人表示。
记者多方了解到,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持续推进,不少试点金融机构预期未来会有更多投资策略的跨境理财产品将纳入跨境理财通范畴,令大湾区个人跨境投资范畴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此外,众多金融机构认为,海南自贸港跨境金融创新也将迎来新的拓展空间。
12月初,海南省相关部门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科技开放创新若干规定》,鼓励重点园区设立国际离岸创新创业试验区,依照有关规定提供外币兑换、利润汇回等便利,建设离岸企业孵化器、创新创业基地、技术转移中心等平台,在产学研用结合、知识产权保护、离岸数据外包服务等方面进行创新。
此外,海南省相关部门应当引导境内外资本对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推动科技创新基金体系建设,拓宽创新创业项目境外融资渠道。
在多位金融业内人士看来,随着外管局支持区域开放创新和特殊区域建设,市场普遍预期海南省相关部门在资本项开放方面有所提速,开展某些领域场景的外币兑换、利润汇回,企业一次性外债额度登记、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等方面的便利性操作。
“目前,上海自贸试验区已充分发挥金融先行先试作用,在一次性外债额度登记和境内贸易融资资产转让方面取得不小成效。”一位上海自贸试验区企业财务总监向记者透露。原先,企业申请外债需要多次往返银行、且申请一笔使用一笔,现在通过自贸区金融创新政策,企业可以借助外债额度一次性登记的跨境金融创新制度,一次登记,分别提取使用,令企业灵活调动海外资本发展业务。
记者多方了解到,目前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片区所认定的优质企业,在跨境人民币支付方面也能获得较高的便利化操作空间,仅凭企业收付款指令就能完成跨境资金收付,很大程度提高企业跨境划付效率。
“在相关部门金融创新先试先行的支持下,我们特别期待上海自贸试验区基于电子仓单的跨境贸易与跨境融资业务效率获得更大幅度的提升。”一位自贸试验区大宗商品贸易商告诉记者。
记者获悉,此前自贸试验区内的保税中资仓库的仓单信用无法满足银行风控要求,导致仓单质押融资遭遇很大的操作难题,若相关部门在区域开放创新的政策支持下,持续提升自贸试验区大宗商品电子仓单注册登记与增信服务,强化仓储业务的全流程系统性管控,再向银行、贸易商等提供标准化和透明化的增信服务,就能大幅提升大宗商品交易便利融资和贸易通道,促进自贸试验区大宗商品交易的持续繁荣。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