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各位朋友对代币领域的“增发”这个概念已经不会陌生,比如泰达近期便在以太坊上频繁增发ERC20标准的USDT,由于这是一种增加代币流通量的行为,所以一直充满争议。当然,通常情况下,代币的增发行为是公开的,有据可查,所以我们还可以及时反应,甚至与相关项目方干涉沟通,但是如果这种“增发”是毫无记录的,甚至连项目方都不知道的呢?你可能会感到奇怪,竟然会有这样的咄咄怪事?是的,近期北京链安就发现了在合约中设置后门,暗地增发Token并窃取的恶劣行为。近日,北京链安接到部分项目方反映,他们发布ERC20代币后,还没进一步向其它地址分发,就发现一些来源不明的代币在链上转账,即这些代币原始来源并非其合约创建时分配给官方地址的Token。同时,项目方也发现这些Token并非同名创建的其它合约产生的同名币或“假币”,更像是一种并非由其发起的“增发”。例如,一项目方便反映,他们观察到以太坊链上其代币HJL交易出现异常增发的情况,一些Token似乎在以太坊网络上凭空产生,没有生成记录,说好的区块链“不可篡改可追溯”呢?
库币被盗COMP已经被盗币者全部交易,Kyber成为主要渠道:北京链安Chainsmap监测系统发现,库币交易所被盗的COMP已经被全部交易,获得的ETH被转移到某地址,共计3700ETH。在相关代币处理过程中,第一次使用了Kyber。相关交易分几批完成,一批COMP从转出到中间地址,再到Kyber完成交易,获得的ETH最终进入汇集地址用时不到4分钟。
据北京链安链上安全专家SXWK介绍,盗币者目前似乎采取了一种“币种扫荡式”交易方式,每次针对一个币种进行交易将其清空,此前已经完成所有SNX的交易。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不少项目方正在针对性的进行合约升级,以便锁定本次事件被盗的币种,盗币者似乎正在与这种趋势“赛跑”。[2020/9/28]
动态 | 安全公司预警:用户警惕新型钓鱼盗币方式:慢雾安全团队捕获到针对数字货币行业供应链攻击的一种新方式,大概过程:攻击者劫持某知名权威的数字货币行情/导航站,里面的主流交易所网址都被替换为精心准备的钓鱼网站,而许多用户喜欢通过这些知名入口来访问交易所网站,但这时他们上的都是假的。整个攻击过程,包括双因素认证登录、挂单交易、充提都是无感的,盗币于无形。[2019/8/20]
但是,据举报问题的项目方反映,它们并未向0xfa6dd2b9976d67852cc4b3180f1ef8692c4ad87c转账,这个地址似乎有Token“从天而降”。
可以看到,上图记录中,合约创建后产生了4300万枚HJL,转账到0xfee0c开头地址,接着该地址转入0x2ebecf开头地址,接着我们看到了0xfa6dd2开头地址的转账,显然这个地址此前并未获得官方创建的相关Token。于是,我们进一步查看了该Token的合约:https://cn.etherscan.com/address/
声音 | 360安全专家彭峙酿: 黑客窃取KYC数据比盗币更容易一些:360高级安全专家彭峙酿: 相比起窃取数字货币需要很高的权限,普通的审核员就有权限看到KYC数据。 黑客入侵币安窃取核心KYC数据的可行性,比实际盗走数字货币要容易,对于电子水印: 币安的这个说法是有一定逻辑的。但是也不能盲信其真实性,我持观望态度。[2019/8/7]
终于,我们发现了玄机所在,智能合约在部署到链上时,在正常发布参数_totalSupply设置供应量的Token的同时,还向地址0xfA6DD2B9976d67852Cc4b3180f1Ef8692c4aD87c的账户上充值了总供应量1%的代币,并且这1%的代币并未计入总供应量中,就HJL而言,相当于实际发行了43000000+43000000*1%=43000000+430000=43430000HJL,而多出来的这些HJL似乎被这个地址给“偷”走了。
动态 | 腾讯安全联合实验室:区块链项目NEO存在远程盗币风险:腾讯安全联合实验室发微博称,区块链再爆盗币危机!@腾讯湛泸实验室 监测到著名区块链项目NEO(对应数字货币“小蚁币”)存在远程盗币风险。用户在利用默认配置启动NEO网络节点并打开钱包时,其数字货币可能惨遭远程盗币。腾讯安全湛泸实验室已向NEO开发社区提交风险预警,同时提醒NEO节点维护者及“小蚁币”持有者,需关注钱包安全,及时更新客户端版本,注意异常转账行为。
目前,小蚁币持有者可通过采用以下方案来避免攻击:
1. 升级到最高版本的NEO-CLI客户端程序;
2. 避免使用远程RPC功能,修改配置文件中BindAddress的地址为127.0.0.1;
3. 如有特殊需求,不得不使用远程RPC功能,应采取修改RPC端口号、启用基于Https的JSON-RPC接口、设置防火墙策略等方式保障节点安全。[2018/12/1]
动态 | 印度德里提交关于Coinsecure盗币案件的指控表:据Times of India报道,印度德里提交了一份关于Coinsecure盗币案件的指控表。提交的指控表围绕着Coinsecure首席安全官,他被视为主要嫌疑人之一。高级警官表示,基于数据,调查显示黑客是公司内部人员,查获的公司服务器和计算机仍在分析中。据此前报道,印度三大比特币交易所之一Coinsecure在官网发布公告称,该交易所438个BTC失窃,价值约330万美元。[2018/9/10]
从地址0xfa6dd2b9976d67852cc4b3180f1ef8692c4ad87c关于HJL的转账来看,它确实给人一种凭空获得HJL的感觉,并转出了330000HJL。
该地址内还剩下10万枚HJL,和转出的HJL加起来总额为43万HJL,符合合约中的操作。我们进一步参看了该地址的转账记录,发现有不止一个此类“天降横财”式Token,都是未见转入和合约调用,该地址直接向外转出这些Token
这些项目的合约是不是也遇到类似问题呢?我们查询了PhantomMatter(PHTM2)的合约:https://cn.etherscan.com/address/
不出意外的,我们看到了同样的代码,同样的地址,同样的百分之一增发式“偷取”策略,由此可见这实际上是相关合约留有后门,但是项目方表示并不知情,那么他们又是如何中招的呢。与项目方的沟通进一步了解到,其发币合约并非自己开发,而是在一个名为“易代币”的发币平台完成,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在使用这个平台的过程中:平台的模板是否带有这样的代码。如果带有这样的代码,是否这本是其功能设置的一部分,或者是客户支付费用的既定方式。如果有这样的功能和设置,是否明示给客户。
于是,我们在测试网上进行了测试,在网站上,用户首先选择发币类型。
接着输入名称、符号、供应量等信息。
最后是支付相应的创建交易费用,然后确认就可以了,全程没有任何地方提及会有最终合约代码中产生的多发1%代币并转到其指定地址的行为,显然这并不是一个其既有的面向客户的功能或者设置。北京链安已经在测试网络使用了该代币生成网站并部署合约,从合约代码来看,也看到了同样的多发Token并窃取的行为,接收地址也是0xfa6dd2b9976d67852cc4b3180f1ef8692c4ad87c。由此可见,该网站以代币发布平台为名,在为客户提供代币发布服务的同时,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获得代币,一旦相关代币可以交易流通,他们将可以将其卖出获益。就0xfa6dd2b9976d67852cc4b3180f1ef8692c4ad87c地址关联的项目而言,主要有:HJL(HJL)Moneyhome(MH)PhantomMatter(PHTM2)CRS(CRS)LibraPi(LP)SMART(SMART)UCC(UC)其中部分Token已经在交易所交易,我们也看到了涉事地址向相关交易所转账的记录,可见其模式便是暗中多发1%的Token,待其中有币上所便跟进卖出获利。整个过程,我们发现项目方处于一种极不安全的“裸奔”状态,在使用所谓的发币平台的时候,整个过程对它们是黑盒的,它们看到的只是些设置选项,根本不知道中间的猫腻。与此同时,尽管代码部署并开验证后会开源,但是使用这样的平台的项目方通常技术能力有限,不会去检查其中的缺陷,而目前很多中小交易所上币的时候也不会对项目方做代码审计要求,这就造成这一代码里如此“张扬”的后门通过层层关卡而未被及时堵截。在这里,北京链安提醒业内各方,对于涉及智能合约的开发请遵循相应的安全原则,如涉及外包开发请在对其能力评估的同时注意道德风险的评估。最后,智能合约的安全审计环节必不可少,请及时联系专业的安全机构进行相应的安全检测。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