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刘运渠:数据驱动的云网链一体化,下一代数据网提供区块链平台即服务 | 区块链P.O.D大会_区块链:超级联盟链

9月5日,在由Odaily星球日报主办、36Kr集团战略协办的区块链P.O.D大会上,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刘运渠发表了题为《数据驱动的云网链一体化:下一代数据网提供区块链平台即服务》的演讲。刘运渠认为,从大数据与网络视角下来看,区块链技术可能具有实现数据确权的潜力;区块链与大数据结合,可能会催生万亿级的新商业;区块链尚未具有支持巨大数据的能力;区块链对网络及数据基础设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现有基础设施难以支持AI/大数据/区块链的爆发增长,下一代数据网这个项目,希望通过云计算、软件定义网络和区块链网络技术的深入研究,实现云网链一体化。在基础设施层支持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区块链的应用场景。以下为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刘运渠演讲实录:

央行数研所联手清华大学推出DASHING协议,解决区块链共识算法四方难题:金色财经消息,近日,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联合清华大学在2022中国(北京)数字金融论坛上公开发布了可解决共识算法四方难题的DASHING协议。

一直以来,传统共识算法无法解决金融科技场景下高安全、高延展、高吞吐和低延迟同时满足的四方难题,共识算法创新成为推动联盟链在金融科技应用的关键。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和清华大学王小云院士团队共同创新攻关,在可证明安全条件下创新出区块链f+1投票理论,研发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DASHING协议。该协议是联盟链中一种全新的可变门限链状共识协议,兼顾安全性和效率,填补了符合金融场景“三高一低”的共识协议空白,在实际测试的不同场景中,比现有国际主流区块链共识算法性能最多提升15倍以上。在落地应用中,DASHING协议既能作为单独模块乐高式替换现有联盟链中共识算法,又能助力构建多方协同安全高效的新型金融基础设施。(金融界)[2022/9/10 13:21:46]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下一代数据网:数据驱动的云网链一体化》。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是2014年4月成立的,是一个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与数据确权和安全多方计算的核心技术,来建立的数据分享平台。它的目标是实现一个大数据自来水管道,能够做到一些资产服务和创新技术,最重要的目标是实现数据驱动。现有基础设施难以支持AI/大数据/区块链的爆发增长。云、网、链这三大核心技术,各自有一些缺点,比如协议过时、数据孤岛、成本高昂、灵活性差、落地困难、缺乏场景等,还有数据确权等治理问题和海量大数据迁徙的经济性与效率问题,这些就是下一代数据网试图解决的。下一代数据网通过云计算、软件定义网络和区块链网络技术的深入研究,实现云网链一体化。在基础设施层支持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区块链的应用场景。云网链一体化,这是一个很大的野心。我们能不能站到一个万米的高空,看这三大技术是什么关系呢?云计算提供大数据处理需要的巨大算力及弹性,它与边缘计算、雾计算等一起,提供不同时延性能的数据方案;机器学习一类的AI得益于大数据,同时又为大数据分析提供了有力工具;网络基础设施尝试转向以数据为中心的场景,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CND、NDN、ICN、DCN。本质是什么呢?是把网络从比特流转向数据;我们认为未来的价值焦点,也就是从大数据视角来看,是数据的隐私、所有权与用益权。数据是我的,你凭什么拿去用,拿去用有没有好处,这个好处是不是我应该得到的。这才是我们认为的下一阶段大数据的核心问题。从刚刚讲的大数据与网络视角下,我们来看区块链技术:第一,区块链技术可能具有实现数据确权的潜力。我引用一下Google董事长EricEmersonSchmidt的说法,他认为区块链技术最大的价值,就是实现了数据的稀缺性,也就是数据不可以篡改和随便拷贝。为什么稀缺性很重要?因为他是董事长,他关心经济问题,没有稀缺性就没有稀缺价值。第二,区块链技术与大数据的结合,可能会催生万亿级的新商业。数据的所有权与用益权,以及基于数据物权的资产化,是未来的价值焦点。第三,区块链技术尚未具有支持巨大数据的能力。这是我们下一代数据网要解决的核心难题。如何把大的数据集区块链化是很大的挑战,业界已经提议了有潜力的方案。第四,区块链对网络及数据基础设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基于广播的通信模型,分布式的共识对网络产生了巨大挑战。区块链的广播通信模型对网络压力巨大。支持广播通信模型的完美网络需要的合法配置多达6T倍。这是不可能通过扩容现有基础设施就可以达到的,需要架构升级。

火链科技成为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理事单位:12月10日,由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举办的第四届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高峰论坛在京举行。火链科技CEO袁煜明受邀以《区块链:启航数字经济新时代》为主题发表演讲,火链科技获聘成为研究院理事单位。

本次论坛以“经济双循环助力产业转型”为主题,围绕产业升级所需要的前瞻发展战略、数字化服务和前沿技术等方面展开深入讨论。袁煜明指出,在产业升级和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区块链显示出突出的技术优势,区块链不可篡改、公开透明、多方共识等特点具备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独特技术优势,将有力加速数字经济产业转型,引领数字经济新时代,促进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2020/12/10 14:48:41]

我们认为网络是区块链规模应用的瓶颈之一。区块链的性能,包括交易规模与交易时延,成为关注焦点。关系数据库的性能具有强一致性,商业数据库可以达到千万次TPS。成熟的交易系统的性能方面,对系统需求没有那么高,比如Visa平均有2000TPS,这是实际的应用需要的性能。互联网交易平台,淘宝可以实现几十万次每秒的交易,具体每个商品,可能不到一次每秒。我要讲的观点,就是分布的区块链在性能方面,不要盲目追求指标,它是比不过关系数据库的。而且,时延与交易带宽是不一样的。交易时延是单次交易时间,交易宽带是单位时间的交易数。时延低带宽一定高,但带宽高不一定时延低。对于实际应用,时延很重要。那么时延受到什么限制呢?一是代码的显示限制,比如块大小、确认时间、平均交易量的大小。确认时间本身是时延的一大因素,现在的研究表明可以达到100ms量级;二是网络的隐式限制,比如区块链的广播通信模型,需要N平方的宽带,从而限制了块尺寸的规模。块的大小受到验证算力的限制,比特币现在的1M大小,是精细考虑过的;三是支持节点的规模,受到上述的各种限制,在需要快速或者大量的交易场景中,能支持的节点数也变小。分层部署超级节点或有助于解决该问题。下一代数据网,可支持高速、海量区块链交易吞吐。首先是广域的高速广播旁路:高速广域pub/sub服务,在应用代码中调用pub/sub服务,接口简单;其次,支持亚秒级的交易,约600ms。5g核心网络承诺<1ms的端到端时延,所以并不是不可能;再一个就是能够支持规模化的区块链应用,我们在基础设施层提供区块链通讯代理节点,广播代理,就不要每个人都去广播。下一代数据网可以提供区块链平台即服务,免运维、亚秒级交易、灵活的智能合约与DApp部署,为全国企事业联盟链提供统一、完善、电信级的区块链运营平台,在全国数百专业的ISP、IDC部署节点。谢谢大家听我的演讲!

声音 | 清华大学胡志琳博士:可信技术结合跨链技术为公链与联盟链互通提供安全保障:Trias首席算法科学家胡志琳博士在参加BlockMania主办的「博士大爆炸」AMA分享时表示,将公链和联盟链互通,能够使它们的优势得以互补。可信技术结合跨链技术为公链与联盟链互通提供安全保障。

负一层网络技术可以通过提供网络节点可信以及网络间的可信跨域,简化和支持在公链生态下开发者所贡献的跨链技术,各条联盟链之间的资产转移可以通过链上SPV智能合约进行。同时各条联盟链还互相引用彼此的默尔克树,降低攻击成功的可能性。通过Merkle roots 共享信息实现跨链共识,连接多条联盟链分担计算负载。[2019/11/2]

声音 | 清华大学廖理:区块链在支付清算领域有探索的价值: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廖理发布了题为《金融科技的未来在哪?》的文章。文章表示,过去十年,中国面临经济放缓、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转型等多方面困难,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迅速发展和突破,提升经济运行效率,为社会各领域带来变革和创新。支付清算基础设施作为金融系统的“管道”,在金融科技中体现在移动支付、区块链和数字货币两个方面。区块链和数字货币在技术上并不先进,是密码学、分布式数据库等技术创新结合应用的产物,目前中央银行数字货币、金融机构间结算币(如 JP Morgan Coin)、稳定加密货币(如 USD Coin)及Facebook宣布发行的 Libra 项目都备受关注。区块链在支付清算领域有探索的价值。有序监管下,包容性监管促进创新发展。在美国包容性监管环境下,Facebook宣布发行数字加密货币Libra,可能成为数字世界的“法币”,可能对中国人民币国际化、货币政策、外汇政策等带来影响。(中新经纬)[2019/9/12]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水星链

[0:15ms0-1:3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