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Network是一家专注于生活服务点评行业的区块链初创公司,总部位于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本周四,该公司宣布完成了一笔14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投资方为ShermanCapitalManagement和一批私人投资者。目前,Review.Network已经获得了大约10万名测试用户,这款应用已经获得了一批来自科技、学术和金融领域里的专业人员提供支持,并且宣布将会在2018年9月1日启动初始代币发行。该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菲利普·卡拉契奇(FilipKaraicic)表示,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查看线上评论,并根据评论意见做出消费决定,比如在哪里吃饭、喝酒,住什么酒店,甚至选择在哪家公司工作。但是,目前生活服务线上评论行业仍然存在两个最主要的问题没有得到较好解决,一个是效率,另一个是透明度。正如业内分析报告所揭示的那样,人们更倾向于对产品或服务获得负面体验时才给予评论,而当获得了较好的服务体验之后,人们更觉得是“理所应当”,所以通常不会做出评价。这意味着,很多线上评论的结果是不客观的,更不用谈大量虚假评论了。菲利普·卡拉契奇指出,通过使用分布式账本和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开发出一种基于数字代币激励的线上评论系统,确保评论的准确性和客观性。他说道:“基于我们的市场调查评估,能够让品牌商客观地了解到自己在消费者心中的看法,我们很高兴获得这笔融资,因为它将帮助我们加速实现企业愿景。”根据Review.Network的白皮书,其平台采用了两套系统来实现线上评论的有效性和透明度。第一个是数字代币经济学系统,该系统通过精心计算,设计出了一套奖惩策略,不仅能够奖励和激励对社区有益的贡献者,还可以对一些不利于社区的用户实施惩罚。第二个是去中心化社区共识系统,旨在让社区进行自我调节,比如当用户撰写评论时,需要由选定的社区成员进行验证,这些社区成员需要满足一定选定标准,比如社区声誉度、盲选、社区贡献度,等等。此外,由于没有“中介”参与,企业、零售商户、以及品牌商可以直接和参与评论的用户建立联系,进行互动,从而确保获得最诚实、最准确的市场反馈。实际上,Review.Network改变了企业了解市场反馈的传统模式,通过代币激励精准定位到用户社区,从而获得最真实的产品和服务体验反馈。不仅如此,其奖励系统还构建了一个企业和用户直接联系的社交网络,继而帮助企业更轻松地获得无偏见的用户数据。现阶段,该平台能够适用于多个行业,预计在今年四季度发布beta版产品,并且向10万+用户提供访问全新。有消息称,该公司正在与多家加密货币交易所进行接洽,包括火币、OKEx,Cryptopia,Bitfinex,Bittrex,Kraken,Poloniex,Bibox,Bcex和hitBTC,预计在代币销售完成之后就会登陆交易所。
动态 | 中国能源报:“区块链+能源”进入黄金发展期:1月3日,中国能源报刊文《区块链+能源”进入黄金发展期》。文章称,根据德勤调查,72%的石油和天然气行业高管期待采用区块链技术。德勤表示,在能源和资源领域中采用区块链,可以提高可视性、运营效率并简化监管流程。区块链可以为执行和记录能源交易提供可靠而有效的平台,存储大量干净、防篡改的数据,同时还可供监管机构访问和跟踪。关注新兴技术发展趋势的BIS Research首席分析师Rakhi Tanwar表示:“过去3年能源行业对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投资规模随之加速上扬,2018年达到4.66亿美元,且至少有189家公司在能源业务中采用该技术。”此外,中国国家网络空间管理局数据显示,国内区块链行业中已有506个企业区块链项目正在进行中。[2020/1/4]
动态 | “区块链”在2019年高管收益电话会议中的使用率大幅下降:金色财经报道,根据CB Insights最近的分析,“区块链”一词在2019年高管有关收益的电话会议中的使用率大幅下降,“加密货币”及其相关衍生词的使用频率也出现了类似的下降。2018年初,高管们在该季度提到区块链的次数超过了250次,而在今年的大部分时间里,这个数字下滑到了100次左右。然而,在企业内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仍然是各个行业垂直领域中的一个充满希望的领域。Kaleido Insights行业分析师兼创始合伙人Jess Groopman表示,虽然在2019年提及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的次数下跌并不令人惊讶,但有关区块链发展的讨论却更为细微。[2019/12/11]
动态 | 广州高新区将探索在“区块链+AI”商事服务平台上增加商事登记“跨境通”服务功能:据科技日报报道,今日,广州高新区正式启动商事登记“跨境通”服务。下一步,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广州高新区将探索在“区块链+AI”商事服务平台上增加商事登记“跨境通”服务功能,实现港澳投资者通过微信小程序全流程掌上办照,并逐步将“跨境通”向其他地区和国家扩展。[2019/10/22]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