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前几天的文章中谈到了自己对Chia挖矿的一些看法。没想到这几天Chia挖矿的发展速度之快,快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竟然火到硬盘缺货。
根据市场的真实反映,实际上硬盘还是有货,只不过是硬盘供应商看到挖矿需求这么大,都开始压住货不放,所以造成了市面上硬盘“缺货”的假象。
记得前年、去年,Filecoin开始大火时,好像也没有出现这么严重的硬盘缺货现象,那个时候只要有钱,基本都能买到算力或者矿机。这次Chia挖矿能火到这个地步我想可能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牛市效应。
Chia挖矿1TB硬盘一天只赚1块钱:一方面Chia币价格暴跌,另一方面,这几个月中涌入Chia挖矿的人太多,整个矿场的容量达到了24EiB,再加上最近调整算法,P盘的难度也随之上升。根据最新的情况,1TB硬盘挖到1个Chia币差不多需要2700天,也就是7年半的时间。对有钱的矿工来说,挖矿的容量都是PB起的,1PB就是1000TB,差不多也要3天才能挖到一枚。然而这样算下来,挖矿回本的周期就太遥远了,1TB硬盘每天的收入大概是0.15美元,一个月收入也就是4.5美元,算下来1天也就赚1块钱。(腾讯新闻)[2021/6/27 0:08:50]
那这个现象会不会持续下去呢?以我现在的理解暂时看不出能持续下去的理由,或者说还要继续观察一段时间。
NFT平台Aavegotchi即将完成Matic网络迁移工作:Aave生态NFT平台Aavegotchi发推称,“感谢大家在我们迁移到Matic网络期间的耐心等待,我们马上就要发布了,正在等待Chainlink在Matic上完成部署VRF。正式发布日期即将到来!”[2021/2/5 18:58:35]
首先如果纯粹从功用上来讲,Chia和Filecoin虽然都是硬盘挖矿,但两者的应用场景实在是没得比,Chia差Filecoin太多。
其次从共识的角度看,Chia能不能发展成第二个比特币呢?我觉得即便能也得像比特币那样经过若干轮牛熊交替的洗礼,经过屡次凤凰涅槃般的重生才能证明。而现在Chia才刚刚在牛市走了一小段路,因此目前还看不出来它能不能挺过接下来的若干个牛熊。
声音 | CoinMetrics联合创始人:Mnuchin最讽刺的言论就是“比特币是无中生有”:CoinMetrics联合创始人Nic Carter发推评论美国财长Steve Mnuchin关于比特币的言论称:Mnuchin最讽刺的言论就是:“比特币是‘无中生有’”,这让我觉得不可思议: -这样的话不得不让人们想要弄明白是什么为钱提供支持。剧透一下:美元可不好交代这个问题; -和真实情况不一致。人们会想:“如果BTC没有获得支持,它为什么还有价值?我没有得到的是什么?” 此外,这也不符合普通人对比特币的认知。人们知道比特币消耗大量能源,并且隐约知道生产成本很高。这可不是一个有力的论据啊,财长大人。尽管打着恐怖主义融资的旗号来攻击我们吧,我们都知道这一天迟早会到来。我非常喜欢他大力宣传新版100美钞的防伪措施。但如果我说,有一种技术不仅可以让你核实你的账单,还可以审计曾经创造的货币供应的每一个单位,你认为如何?[2019/7/16]
我甚至认为,即便Chia真的能变成第二个比特币,我们参照比特币过往的价格走势,也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连比特币在熊市都会从山顶跌到山脚,那Chia恐怕也难逃这个规律。所以即便真的看好Chia,实在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介入,我们等到熊市,等它跌到山脚再从容地介入就好了。
在Chia身上我还看到了在比特币、Filecoin等“矿币”身上都看到的“矿币”一个无法逃避的问题:无论创始人的初衷多么希望大家都能公平、便利地参与,但只要其中出现了商业利益,这件事发展到后来一定会是资本的大举介入,挖矿格局的彻底改变,最终导致普通玩家黯然离场。
中本聪创建比特币的初衷是大家都能用普通电脑挖矿参与,而比特币发展到后来出现了ASIC矿机,普通电脑彻底被排除在圈外。
Filecoin创建的初衷是希望大家能贡献闲置的硬盘,将全世界闲置的空间充分利用起来做有价值的存储。但发展到现在,没有矿工会用闲置硬盘,只会用性能越来越强、存储越来越大的高级硬盘。个人玩家几乎也是无法和矿工比挖矿的,连Filecoin项目方也放弃了对个人矿工的支持,转而依赖大矿工。
同样Chia的初衷也是希望大家能用闲置硬盘参与挖矿,改变比特币浪费能源、浪费硬件的挖矿方式,而现在,参与挖矿的几乎没有闲置硬盘,都是一手的高性能硬盘。在某种程度上这已经变成了浪费硬件、浪费能源的活动了,早就违背了项目创始人的初衷。而项目发展下去如果真的变成第二个比特币,恐怕挖矿专业化、个人玩家出局也是无法避免的。
所以我相信即便未来再有新的挖矿项目出现,只要活动出现商业价值,其结局恐怕也难道这个规律。
因此,作为普通投资者的我们在看待一个新事物时,如果没有好运气,错过了头啖汤,不如停下来,冷静地想想,现在还值不值得参与,如果真的想长线参与再想想未来还会不会有机会。
多问问自己这些问题,我们对一个事物的看法就会冷静很多、从容很多。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