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炒作虚拟货币终将一场空_元宇宙:国内最好的区块链公司

经济日报发文称,一向被币圈人士鼓吹为“数字黄金”、“避险资产”的虚拟货币,再次用实际行动证明自身的高风险、“大泡沫”。暴跌主要与美联储加息有关。虚拟货币价格极易受流动性影响,在流动性宽松的市场环境下,投机炒作盛行,推动币值水涨船高,而一旦市场环境转变,行情往往急转直下。暴涨暴跌是虚拟货币的一贯表现。虚拟货币没有实际价值支撑,价格极易被操纵,监管方向的变化、几个投资巨鳄的买卖等就能导致币值剧烈波动,引发大量抛售。对于一个投资标的而言,若空有投机炒作热度,缺乏实际广泛应用场景,是没有发展前景的。当前,暴跌仍在持续,谁也不知道这列“失控的过山车”何时驶到终点。投资者应保持理性,及时掐灭抄底以及一夜暴富的贪念,远离相关交易炒作活动,否则很可能“币去财空”。

经济日报:原始版“元宇宙”的技术基础已经具备,但离理想“元宇宙”还相距甚远:9月12日消息,经济日报刊文称《“元宇宙”究竟是不是新科技》,2021年的互联网投资圈里,“元宇宙”堪称“最靓的崽”,相关概念股倍受资金追捧,百度、腾讯、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加入“元宇宙”赛道,虚拟现实、网络游戏、云计算、超高清视频、数字孪生等多个产业链从中受益。这些“刚需”技术,有的进步很快,有的仅见雏形,目前构造一个初级、原始版“元宇宙”的技术基础已经具备,但离构建一个令人沉浸其中的理想“元宇宙”还相距甚远。“元宇宙”何时才能脱离像素游戏的初级阶段,实现真正的平行虚拟世界?这有待于相关技术进步,可能需要10年、20年,甚至更久。对于老百姓来说,可以对技术进步带来的“元宇宙”新世界保持美好期待,但一定要谨慎投资。故事越动听、概念越宏大,就越要捂好自己的钱袋子。毕竟,通过讲故事、炒概念来割韭菜,已经是屡见不鲜的老套路了。[2021/9/12 23:18:36]

经济日报:需积极利用区块链等手段缓解银行和中小微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7月13日,经济日报刊文“提升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文章表示,与中小微企业的重要作用及金融服务需求相比,金融服务还存在提升空间,需要着力提升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需要积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手段,缓解银行和中小微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完善线上金融服务渠道,通过线上线下立体式服务渠道,提高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度。[2021/7/13 0:46:44]

经济日报:我国区块链产业生态初步形成:经济日报刊文称,《2018中国区块链产业白皮书》显示我国区块链产业生态初步形成。目前,我国区块链产业链条已经初步形成。截止到2018年3月底,我国以区块链为主营业务的区块链公司数量达456家,从上游的硬件制造、基础设施、安全服务,到下游的产业技术应用服务,以及保障产业发展的行业投融资、媒体、人才服务,各领域的公司已经基本完备,协同有序,共同推动产业不断前行。[2018/5/31]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水星链

[0:0ms0-1:18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