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来源:@koeppelmann、@levi?0214?、@xcshuan、@jon_charb
内容整理:flowie,ChainCatcher
3月4?日,Gnosis联合创始人MartinK?ppelmann?在EthDenver发表了《TheLimitsofL2》的演讲,演讲中讨论了L2的诸多局限性,以及基于?zkBridge的另一种扩容方案。
MartinK?ppelmann的观点很快在推特上引起了广泛讨论,且质疑的声音颇多。以UniPassID开发者@xcshuan、@dba_crypto?联合创始人JonCharbonnea为代表的不少推特用户认为,MartinK?ppelmann?对于L2的分析,部分观点和论据逻辑混乱、完全站不住脚;而针对基于zkbridge的新扩容方案,质疑声音则更大,评论区充斥着“不靠谱”、“屁股决定脑袋”的言论,有评论嘲讽到,“Gnosis自己的链还不如个测试网价值大,一天6万txs,操着10亿用户交易量的心”。总之,MartinK?ppelmann?演讲中的每一个核心论点几乎都一一遭到驳斥。
欧易DEX现已支持 Ethereumpow(ETHW) 链交易:9月16日,据官方公告显示,欧易DEX现已支持ETHW链ETHW-USDC、ETHW-WETH等代币交易,用户可通过欧易Web3钱包进行ETHW全链资产交易。
据了解,欧易OKX DEX为首个支持ETHW的聚合Swap,拥有智能路由拆单算法X Routing,可以智能选择ETHW链最佳流动性,避免因单一DEX流动性不足而导致交易滑点较大。同时OKX DEX聚合10+公链、100+DEX,支持10万+币种,帮助用户在多链、跨链场景获得最优价格,最低滑点,最低Gas。[2022/9/16 7:01:22]
《TheLimitsofL2》中提到了哪些核心观点?争议点是什么?ChainCatcher结合@levi?0214、@xcshuan、@dba_crypto等推特用户的观点和评论,对《TheLimitsofL2》的核心观点和驳斥点做了简要整理:
以ENS为例,假如全球80亿人口中有10%?要注册ENS,整个以太坊的交易处理能力都将被用来处理这些请求的话,需要2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在这2年中,以太坊将无法处理其他任何交易。
沉睡近3年的某以太坊巨鲸地址分多笔转出14.5万枚ETH:金色财经消息,据欧科云链OKLink多链浏览器显示,沉睡近3年的某以太坊巨鲸地址0x4bAf012726CB5EC7Dda57Bc2770798A38100C44d昨日起分多笔将累计14.5万枚ETH转出。据悉,该地址创建于2016年10月28日,上一次大额转出记录为2019年7月31日的5000枚ETH,目前地址余额价值约14枚ETH。[2022/8/15 12:25:59]
以股票为例,假如全世界的股票,都用以太坊做结算层,即使用了L2,那么每个股票每天只能进行不到30笔交易。甚至不足以让其中最大的经纪商或各种L2之间的转账在以太坊上结算。
对此观点,@jon_charb表示困惑,他认为以太坊L1的吞吐量问题老生常谈了,大家都知道不可能仅以太坊L1就足够了,没什么好说的,L1执行应该继续向下扩展(通过无状态、zkEVM、硬件/带宽改进等)提供更好的结算层,但是扩展DA显然是首要任务。
Syndicate DAO的Web3投资俱乐部推出ETH存款功能:2月18日消息,Syndicate DAO 的 Web3 投资俱乐部推出 ETH 存款功能,支持链上投资或交易。项目方表示,选择 ETH 而非 USDC 在于方便购买 NFT 与 Token 投资。[2022/2/18 10:00:15]
@xcshuan则直接驳斥到,只适合状态不会膨胀的应用,不落实状态租赁之类的机制,用Gnosis提出的侧链方案就不会遇到状态爆炸问题了?更何况,Rollup并没有使用L1的状态,只是使用了L1的DA,恰恰降低了L1的状态占用。
对于L2Gas消耗问题,@jon_charb首先提出的疑问是,“称L2从根本上不能做1美分以下的交易”缺乏论据。且实际上,没有任何一条链能够保证低于一美分的交易。
@jon_charb表示,EIP?4844将使DA定价与执行层竞争脱钩,然后可以扩展到超出初始参数,danksharding提供更多DA。最初的danksharding规范可以很好地处理成千上万的rollup交易,并且可以进一步扩展,如果对以太坊DA的需求非常高,就不能保证低于一美分的交易。
Anchor Protocol宣布与Orion Money合作推出稳定币收益聚合器EthAnchor:Anchor Protocol 官推宣布与 Orion Money 合作推出稳定币收益聚合器 EthAnchor。[2021/6/12 23:32:46]
当然,我们也可以选择剔除链的DA成本,让以太坊提供的可扩展且安全的DA层来补贴它。DA从根本上讲是一种高度可扩展的资源,以太坊最终将提供大量的资源。如果需要更便宜的DA用于微交易之类的东西,那么可能值得考虑链下DA,例如EigenDA、Celestia、DAC等。
如果rollup本地的执行需求是瓶颈,那么它的交易成本可能会远远超过分配给支付DA的费用部分,但这同样适用于任何链。这只是承认我们需要很多链,而不是我们需要很多L1。
@xcshuan则认为,在设计不出银弹的情况下,L2的Gas?消耗过高问题根本不值得讨论,不同的安全假设适合不同的应用,自然也有不同的成本。此外,Rollup的Gas费与L1的DA?吞吐能力强相关,是一个可优化的点。
以太坊2.0存款合约地址余额突破50000ETH:据欧科云链OKLink数据显示,截至今日11时10分,当前以太坊2.0存款合约地址余额为50049ETH,已收到969笔32 ETH的抵押交易。距离524288枚ETH启动以太坊2.0创世区块的最低要求已完成9.54%[2020/11/10 12:10:50]
@xcshuan反驳道,这个观点也十分令人困惑。分层网络原本即为各层按其所职,当用户在执行层可以满足需求,为何还要回到结算层?难道使用侧链跨链就没有吞吐瓶颈,或者Rollup在官方桥之外不能有别的桥?
但此论据似乎存在技术知识硬伤,@xcshuan认为,MartinK?ppelmann应该先理清楚?DataAvailability?和状态存储的区别,再思考这些应用是不是无法被?Rollup。
在列举了L2的四大问题后,MartinK?ppelmann又提出了一个假设:那假如资产永远都留在L2,把它当作一个永久的空间来用,行不行呢?
对此假设,MartinK?ppelmann又提出了L2新的问题。
1、L2的sequencer非常中心化
比如L2虽然没法拿走你的钱,但是他们有巨大的权力——可以决定是否接受你的交易、收你多少Gas费以及谁在前谁在后。Martin还顺道黑了一下?Coinbase,说如果你要在Base上做交易所,它可以很轻松地把来自它的交易排在你的交易前面。
与此同时,中心化的sequencer非常有可能被审查,甚至强制KYC。Martin还强调从目前监管看来这是非常有可能的。
对于中心化问题,@jon_charb、@xcshuan都一致驳斥道Sequencer虽在当前是中心化的,未来升级后是可以被设计成去中心化的。?
@jon_charb?提到?Sequencer?不仅可以被去中心化,且还可以添加升级延迟,以便用户可以在他们不同意的升级之前退出。而@xcshuan则发问,Martin提到的侧链方案——使用几十个节点的BFT难道就很去中心化了?以及Rollup?不能对接BFT的?PoS?
2、如果要发行L2原生的、不存在于L1的资产,这种情况下要L2还有什么意义?
MartinK?ppelmann解释,L2之所以安全,是因为从L1继承了安全性,可是你都不要L1了,为什么非要L2呢。
@xcshuan表示,这个问题看似很有意思,但似乎不知道在说什么问题。存在概念不清的问题,Rollup的目的是为了在使用L1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一定的扩容以及新的执行层。
3、僵化问题
MartinK?ppelmann提到,以太坊L1本身还在进化中,往后5-10年还会做许多修改,这就给L2带来许多挑战。
MartinK?ppelmann举了个例子来论证:我们用来投票的Snapshot就是在L2进行投票,然后将状态同步回L1,它们在L2做MerkleProof。然而以太坊L1计划在未来一两年内从MerkleTrees切换到VerkleTrees,这会导致当前版本的Snapshot不能再使用。因此,L2可能需要某种“升级”机制,但这也会与其无需信任目标相矛盾。
对此,@xcshuan,指出结算层本就应该设计得足够抽象,并且L2不应该使用抽象层之下的假设,抽象层之上应该永远向后兼容。
利用zk在一条链上运行另一条链的轻节点客户端,然后在其中验证而无需信任,远比传统的bridge安全。
Martin提出的替代性新扩容方案以及新的概念——以太坊宇宙,的确有引起一些推特用户的期待。
但对此也存在普遍的质疑:一是虽然L2当下存在很多问题,但也不能否认L2对于绝大多数用例提供了更好的可扩展性/安全性/互操作性。
二是L2存在的问题,并不能通过启动一堆新的L1执行层来解决。@jon_charb认为,L1之间的跨链安全性较低,最好通过扩展以太坊的DA/执行rollups来解决。@xcshuan也认为,zkBridge没有突破双向轻节点、中继、哈希时间锁三类跨链方案的安全假设,虽然使用简洁证明可以让原本链上验证不起或者非常昂贵的计算可以被压缩,但是它始终要么是双向轻节点,要么是中继,没有压缩证明的时候,一样可以设计出相同安全模型的跨链方案。
总而言之,侧链、通道网络、跨链、结算/执行/DA?的各种模块化网络,在某些时候都是可用的技术选型。但不应以推举某一路线为由,而置技术逻辑于不顾,全然选择性描述。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