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即便能够被控制,美联储也肯定会保持强硬的态度,而且会保持强硬很长一段时间
既然分析通胀下滑,就来分析一下通胀为什么一直下不来,这俩问题听起来似乎有点矛盾,但作为投资者不会同时分析硬币的两面肯定是不行的,即便再确信什么观点,也需要随时做好犯错的准备,更何况这俩观点其实也不是完全矛盾
我确实认为通胀会鉴定下滑,通胀也确实连续两个月有所回落,但是客观的说通胀的下降速度还是太慢了,毕竟我们已经加息了大半年,缩表也有好几个月了,天天听这个公司裁员公司倒闭的,可是这通胀怎么还是如此之高呢?
我确实认为通胀会鉴定下滑,通胀也确实连续两个月有所回落,但是客观的说通胀的下降速度还是太慢了,毕竟我们已经加息了大半年,缩表也有好几个月了,天天听这个公司裁员公司倒闭的,可是这通胀怎么还是如此之高呢?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背后的深层原因。我相信当你了解了事情的,你也能对未来通胀的表现做到心中有数
澳新银行:美联储料将加息25个基点:4月27日消息,澳新银行分析师表示,他们预计 FOMC 将在下周会议上加息 25 个基点。这将使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上限为 5.25%。而他们的基准预测是美联储会再有一次 25 个基点的加息,使利率达到 5.50%。
不过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紧缩周期可能已接近尾声。他们预计未来的利率决定将由逐次会议决策。他们对 GDP 的预测是,去年加息的滞后效应将在第二季度产生更深刻的影响。他们预计消费和劳动力市场增长将放缓。
然而,核心服务通胀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缓解。此外,银行偿付能力是 FOMC 将会考虑的一个问题。当务之急是控制通胀,以保护银行资产的价值。他们预计联邦基金利率将在 2023 年下半年保持稳定,以抑制通胀。(金十)[2023/4/27 14:30:34]
关于通胀为什么下不来,市面上其实有很多解释,有人说是加息的力度不够,有人说是之前放水放太多,有人说是移民的减少,还有人说是中美的脱钩,甚至有人认为是美国人的一个阴谋,这些可能都是原因也可能都不是,尤其是那种阴谋论的东西,他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但很多人却深信不疑。这里不是想要否认任何一些因素,我想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些我经过验证后的结论,我认为导致这次通胀一直下不来的,有两个最为核心的因素
前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民:美联储本轮加息应该要结束了:金色财经报道,前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副总裁朱民在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通胀、滞胀与加息:钢丝上的舞蹈”分论坛上表示,美联储在2022年太激进,到了2023年,美联储应该会停止加息。朱民表示,第一,金融稳定性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没有空间再加息了,系统性非常的脆弱。第二,增长在放缓,通胀也看到了负面效应,所以美联储现在并没有理由在近期再加息,美联储本轮加息应该要结束了。[2023/3/30 13:35:05]
第一个原因我之前讲过,是美联储的滞后性,别看美联储加息对于股市来说是立竿见影的,但是对于实体经济来说可就不是了,因为加息本质上是美联储通过控制金融市场来影响经济,可对于参与实体经济的消费者和生产者来说,他们想要感受到金融市场的变化怎么没有那么容易,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美国前财长:若美联储加息犹豫不决,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金色财经报道,美国前财政部长Lawrence Summers反对美联储不采取激进的货币紧缩政策,称任何犹豫都会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Summers说:“历史上有很多、很多对通货膨胀的政策调整被过度拖延的例子,并且为此付出了非常大的代价。”
经济学家预测,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和他的同事们将在下周把基准利率提高75个基点,把目标范围的上限提高到3.25%。利率期货显示,政策制定者将在2023年春季前将其推向4.5%。
Summers表示:“我们更有可能在4.5%以上结束,而不是在4.5%以下结束,如果该利率必须达到5以上,我当然不会感到惊讶。”(彭博社)[2022/9/17 7:02:28]
利息刚涨一点时,你们可能不会快速的作出反应,消费习惯不会发生太大的改变,企业也很难做出什么太大调整。直到某一个时刻,当人们真正意识到钱不够花时,经济才能真的做出反应,通胀才真的会有所回落。所以说美联储的政策要想真正作用在物价上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8月非农前瞻:劳动力市场需求强劲推动美联储激进加息:9月2日消息,美国8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将于北京时间今日20:30公布,各大机构预期新增就业人数在20-45万之间,也是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前获得的最后一批数据之一,很大程度上决定加息幅度。(金十)[2022/9/2 13:04:44]
从历史经验上看,货币政策的效果真正能够体现出来普遍需要6~18个月的滞后期。我们这次加息的力度放在历史上横向比较也算是比较猛的一次了,所以这么看来滞后性会相对的短一些,但仍然要至少半年的时间。现在加息也刚刚过去才6个月,还没有看到明显的效果,也可以理解。我可不是为美联储开脱,而是客观事实就是如此,我们确实需要更有耐心才能看到效果。相信关于美联储的滞后性,多数应该都有所了解
今天主要想讲的是另一个很少有人提及的通胀下不来的原因,尽量的把它简化分析给大家听。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要想起到作用,就必须要有的财政政策的支持
美联储这边我们确实看到了鲍威尔在不遗余力的加息和缩表试图控制通胀,但是美国这边拜登的表现就有些拉胯了,他的财政政策不仅没有给到支持,还在拖着后腿,这也是通胀迟迟下不去的一个主要原因
这里给大家看一张图,图中蓝线代表的是债务除以GDP的比率,可以看到当前的债务压力已经来到了GDP的123%,算是历史最高水平了。而且在过去两年规模的增长非常迅速,更糟糕的是美联储那边为了应对通胀又开始疯狂的加息,这就意味着不仅还债压力在变大,而且还利息的压力也在增加
双重压力袭来使得美国的债务问题变得迫在眉睫。现在摆在面前的就两条路,第一条路全力解决债务问题,收紧银根,开始加税砍支出砍投资,做到开源节流,然后加速还债,这种方式确实有助于缓解通胀,但是经济恐怕会吃不消,民众的日子肯定也不好受。另一条路继续保持宽松,接着奏乐接着舞,继续撒钱搞投资做福利,至于债务问题还是用老办法继续宽松,印钱新债还旧债,这种方式民众短期内肯定是喜闻乐见的。但问题是这么做,不仅会使得债务问题变得更加严重,也不利于通胀的控制,最终也许会引发更大的问题
最后
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如果没有财政政策的配合,光是美联储玩了命的加息和缩表,通胀也是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的
在现在这个时间点,也许正是我们要重新开始关注政策的时候了,因为它也许真的会成为左右通胀走势的一个关键
在加密行业你想抓住下一波牛市机会你得有一个优质圈子,大家就能抱团取暖,保持洞察力。如果只是你一个人,四顾茫然,发现一个人都没有,想在这个行业里面坚持下来其实是很难的。
想抱团取暖,或者有疑惑的,欢迎加入我们——共重号:开舒克的老陈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可以点个赞关注哦,我们下期再见!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