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要对IE说再见了,无论人们对它是热爱也好,诟病也罢,属于IE的时代最终画上了句号。
1969年,阿帕网的出现标志着互联网的诞生,但直到IE这样明星级产品的出现,才彻底引爆互联网,真正走进普通人的生活。随着IE为人们打开网上冲浪的新世界,互联网产业开始爆发,谷歌、百度等公司开始崛起,人类开启了一个新的互联网时代。
旧时代的落幕往往意味着新时代的诞生。
如今,与IE走到终点同时,区块链、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互联网技术正在逐渐构建起一个“新世界”,Web3.0的大门已经打开。
与27年前相似的是,新技术正在引发新浪潮,但也蕴含着混乱。
与互联网的旧世界相比,Web3.0似乎是万能的新技术,能解决任何问题,但是似乎又离普通人如此遥远,可望而不可及。
谁又能如同IE一样,成为引爆Web3.0时代的杀手级产品?谁又将如同Iphone一样,让人们享受Web3.0时代的魅力?答案正在逐渐揭晓。
Spookie Finance前端疑似遭攻击,GHOST币价几乎归零:10月26日消息,推特用户Mario Paladin表示,Spookie Finance项目前端疑似遭攻击,试图在任何提现操作之前授权0xe316Ba开头钱包地址,然后获取受害者的资产。相关资金似乎被发送至钱包地址0x5451A25AFf1c14DDEF74D2AF703aaCc5d483782c。
PeckShieldAlert评论称,推特账号/img/2022812232019/0.jpg">
3.0 时代,敢为新生
信息的互联互通,是互联网技术、产业演变的基本底层逻辑之一。
从PC互联网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技术和商业演化都呈现出这样一个趋势:信息的丰富度不断增加,信息获取、流通的效率不断提高。
数据:Axie Infinity、Opensea、dYdX 去年协议收入位居DApp前三:1月2日消息,据Tokenterminal数据显示,2021年协议收入最高的前十五大DApp分别是Axie Infinity、Opensea、dYdX、Pancakeswap、Metamask、MakerDAO、Sushiswap、Yearn Fiance、KeeperDAO、Aave、Compound、Perpetual Protocol、1inch、Curve与Synthetix,均超过3400万美元,其中Axie Infinity的协议收入为12.6亿美元,Opensea的协议收入为3.6亿美元,dYdX的协议收入为2.6亿美元。[2022/1/2 8:20:08]
PC时代,人们通过浏览器搜索引擎获取信息,而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种各样的APP出现使得信息的入口更多更丰富,人们获取信息、服务的效率更高了。
随着信息与服务的增长,互联网行业的商业化程度达到了顶峰,商业化诉求下,数据、信息形成了新的壁垒。
数据:Axie Infinity累计交易量突破10亿美元,位列NFT市场首位:8月7日,据CryptoSlam数据显示,NFT游戏项目AxieInfinity累计交易量突破10亿美元,在NFT市场中按成交量计算位列首位,其次为NBATopShot(6.72亿美元)、CryptoPunks(6.46亿美元)、BoredApeYachtClub(1.49亿美元)和ArtBlocks(1.33亿美元)。[2021/8/7 1:40:59]
如今,当行业开始跨入万物互联时代,互联网行业的迭代需要搭建一张流通度更高、全球共享、全透明的信息网,于是WeB3.0概念被提出。
什么是Web3.0?
用维基百科的定义就是:“无处不联网、网络计算、开放技术、开放身份、智能网络、分布式数据库、智能应用程序。”简而言之,互联网更开放、更包容、更高效。
当下,区块链、大数据开始应用到各行各业,无聊猴等NFT数字藏品兴起,前所未有的新事物在不断涌现,在这个过程中,行业变得更加开放、包容。
ARK创始人Cathie Wood明日凌晨将举行网络研讨会,内容包括加密市场动态等:ARK Invest宣布,6月9日北京时间01:30将进行mARKet网络研讨会。本月,ARK创始人Cathie Wood和其团队将权衡加密市场的最新动态、更广泛的市场趋势、回答用户问题等。[2021/6/8 23:21:27]
区块链技术落地到行业的结果就是加速行业数据流通,打破行业之间的壁垒。比如,以区块链、大数据为基础,多个服务方基于一套通行的标准和技术接口更加开放地创造新产品、新服务。这符合互联网基本精神,互联互通、开放包容,也同样符合互联网商业的基本原则:信息创造价值。
过去的1.0时代,底层逻辑是信息传递创造价值。把握住这一点之后,微软、雅虎、谷歌、百度等第一批互联网公司崛起。2.0时代,底层逻辑是交互创造价值。比如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抖音、淘宝、拼多多,促进移动互联网商业发展。3.0时代,底层逻辑是流通创造价值。
一方面,数据流通创造新的价值。
动态 | John McAfee发布Zombie Coin初步白皮书:加密货币支持者、杀软件之父John McAfee今日发推文称,正为Zombie Coin发布一份初步、不完整的白皮书。在文件中,McAfee分享了他的实际收入,并猜测僵尸是否真的存在。 此前有人声称McAfee向Zombie Coin索要2500万枚代币,但McAfee表示他得到的实际金额为450万美元,是预期发行Zombie Coins的20%。 据此前报道,McAfee上周发推称,已接受了一个名为“China Zombie Coin(CZ)”的咨询职位。McAfee还表示,他们是我的客户,我受雇以诚实的方式撰写白皮书。[2019/9/5]
区块链、大数据技术搭建起一张全新的数据流通网络,在这张网络上,数据的全球流动和透明,将进一步促进产业端进入“数据驱动增长”的新阶段,这也是企业数字化升级的最终目的之一。
于是我们看到,随着区块链、大数据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一些企业正在促进新技术与产业的融合。比如,国外出现了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OTA平台 Travala.com,把新技术落地到产业端,据悉,该平台获得了500万美元的投资。
在国内,除了华为等大厂跟进之外,也出现了欧科云链等专注区块链技术服务的企业。这些企业正在进一步打通信息流动的通路,进一步搭建起全球数据共享的基础。
另一方面,数据资产本身的流通也能创造新的价值。
NFT藏品兴起其实就是因为数据资产具备唯一性之后,在流通的过程中产生了价值。3.0时代中,数字资产的唯一性对应现实世界的唯一性,也就能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这样的底层逻辑下,行业可能会诞生一批新“微软”、新“谷歌”、新“百度”。
这些新技术企业,正在促进互联网从1.0到3.0 版本的进化,由此,数字世界与现实交融进一步加深。
事实上,在产业端,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落地的结果是生产力的提升,这会为人们带来更好的商品与服务。在互联网上,更多的交易会发生,不仅是电商、零售,也包括有形以及无形资产,当然这个过程中依旧需要监管,需要引导行业良性发展。
不过总体而言,3.0时代,互联网与现实融合得更深,也就带来更多增长的可能性。
落地,迈向科技未来
就像TCP/IP协议搭建了1.0互联网时代,区块链技术是3.0时代的基础架构之一。
Web3.0时代有两条主线:技术主线,商业主线。
Web3.0技术扩散和应用的过程,是一个由小众圈层到大众市场的演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技术生态是基础,区块链大数据技术是底层架构,全球信息共享、底层数据互通是基本原则。
因此,Web3.0时代是一个互联互通的时代,也是一个数据创造价值的时代。而实现数据互通、信息共享,就需要一批企业来把区块链、大数据技术商业化落地,为未来3.0体系构建基础。
在实际落地的过程中,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如何共享信息、数据,如何保障链上安全等问题。目前,已经有一些企业在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并搭建行业基础设施。
在美国,BaaS(区块链即服务)越来越成为商业公司采用的最新解决方案。一方面,公司对BaaS的需求也在持续稳步增长,另一方面,巨头在进入,谷歌、亚马逊、微软也都在进入这一领域。
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技术落地的方式。巨头们落地区块链技术可能更具整体业务考虑,而创新企业可能会从信息共享上下功夫。
比如,华为区块链落地的过程中,更多的与华为云业务协同,面向企业与开发者提供技术平台服务,这样的结果就是业务整体的协同效率更高,区块链技术容易与华为已有业务相融合。
与华为不同的是,欧科云链通过OKLink区块链浏览器,在搭建全球信息共享的通道。
目前,OKLink已经搭建起全球信息共享、数据互通的基础,初步搭建起去中心化的数据流通机制。在建立全球数据互通、信息共享基础设施的同时,平台跑通了全球主要区块链网络的全节点数据,完成全球最主流的公链数据同步。
在链上安全方面,由于链上数据的匿名性,很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的工具。在这一领域,通过平台搭建的“链上天眼”联合部门分析资金链路,打击涉及虚拟货币的各类电信犯罪,构建一个安全、可持续发展的链上秩序。
新技术的发展,必须嵌入到已有的价值链要素之中,才能落地生存。
Web3.0的落地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基础的区块链技术进一步发展融入产业,最终推动产业端的价值流通。在技术+商业的主线搭建完毕之后资本自然会进场,技术、商业、资本要素更加完整之后,一场真正的互联网新技术变革正在酝酿。
技术变革到商业变革,总会经历一个漫长的阶段。
就像当年IE浏览器为最早的互联网商业化铺路,如今的区块链浏览器,也可能会成为未来3.0时代商业化进程的起点。而这些探索区块链、大数据技术落地的企业其实也是在搭建Web3.0时代的基础,这为未来去中心化互联网商业3.0的架构打下关键节点。
花开终有凋零时,香气满园芳未散。IE虽然退役,但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标识,IE所代表的互联网精神却仍然在被传承。技术迭代常有,但IE之魂永存。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