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环境合适,大家在二级市场的米都知道干嘛了,抄底又不敢闲着吧心理又难受,这个时候就会有很多项目落地,很多超级大项目都是在熊市里才有发展空间,天时已到。
其次,资金流向,资本会慢慢从二级市场转向项目圈,Why???废话,你拿着米又不敢去抄底,那你干什么,这个时候就会有很多人告诉你,项目里有好的回报收益,你为什么不来??
再次,思想易转变,牛市的时候二级市场回报可观,动不动就翻个倍啥啥的,可是现在呢,不被套你就烧高香吧,更多人的会愿意把精力放在项目圈,市场容易裂变,团队容易复制。
最后,安全系数更高,目前区块链的概念更加透明,Defi、Web3.0、各种去中心化的项目更加成熟,资金池、流动性透明,辨识度更高,相比上个熊市里的各种项目,现在选择、考证项目的难度低了很多,更容易发现优质项目。
尽管加密熊市 2022年仍出现超过5000种新加密货币:金色财经报道,加密货币行业在2022年初处于高位,然后陷入熊市,其特点是几个项目的崩溃和宏观经济因素。
然而,尽管存在现有的市场条件,但新的加密项目似乎并不担心,因为它们继续加入市场。事实上,截至10月28日,CoinMarketCap追踪的加密货币总数为21,555种。
通过利用网络存档工具,确定仅在2022年,就有5,317种新的加密货币出现,比年初1月1日记录的16,238种代币增长了约32%。[2022/10/30 11:58:07]
接下来说重点,如何选择优质项目???
摩根大通策略师:近期比特币期货市场重返现货溢价是指向熊市的负面信号:6月14日消息,摩根大通策略师Nikolaos Panigirtzoglou在一份报告中写道,最近几周比特币期货市场重返现货溢价是一个指向熊市的负面信号,另外比特币在总加密市值中占比相对较低也是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根据CoinGecko数据,比特币目前占比为42%,低于年初的大约70%,摩根大通策略师表示,比特币的份额可能需要上升到50%才能结束当前的熊市。(Technowize)[2021/6/14 23:35:10]
熊市里可以大幅提高项目的存活空间,也是熊市里躺着赚米的最佳路劲,很多存活一年、两年的超级大盘都是在熊市里出现的,这给了我们充足的时间建立自己的团队。正所谓先知先觉者,后知后觉跟随者,不知不觉嘿嘿嘿,那你就等着大多数人都已经来玩的时候当垫背吧。
声音 | Morgan Creek创始人:2018年熊市使比特币比以往更强劲:Morgan Creek创始人Anthony Pompliano发推文称,比特币的市值突破了2000亿美元,2018年的熊市让比特币比以往更加强劲。[2019/6/26]
熊市初期的项目还是比较少的,也是找到超级大盘的最佳时机,在选择项目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创新,好的商业模型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流量,很多新项目之所以火不起来主要还是没有优质的商业模型,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型可以让很多真正懂行的大咖加入,从而快速带动项目热度,实现快速裂变。比如,上个熊市刚开始时候的Plustoken项目本身并没有多少资金实力,主要就是用了全新的商业模型,随进随处、搬砖套利的全新玩法,吸引了大批玩家加入,也成就了它创达大盘的美名。
第二,透明,当下环境里中心化APP的项目基本已经不存在了,就算存在也之会有小部分傻白甜去玩,在Defi概念的带动下,资金池、流动性基本人人都会查询,代币分配不清晰、项目方自己持币量过大的都不要去参与,选择代币分配规则清晰,项目方自己也没有额外代币的,流动性锁死,不可撤池这种的最佳。比如,5月上线的FREE就非常透明,所有人包括项目方自己手上都没有代币,人人平台,公平起步。
第三,易操作、易复制,好的项目往往几句话就可以将清楚,不需要太多介绍,让人简单易懂才更容易裂变团队。
第四,品宣,一个项目能否快速崛起和它的宣发息息相关,在选择项目时要关注是否有大社区、大团队已经介入,正式开始前的社群基数有多大,官方推特、电报群、Discord关注人数,线上会以参与人数,这些都决定了项目初期会不会因为人气太低而突然暴毙。
选择项目时要关注项目本身,自行进行判断,不要盲目听从他人,比如某某某个大咖已经进入,国外有多少多少社群,项目方实力有多么多么厉害,这些都不是选择项目的核心因素,一定要看清商业模型是否优质,分配机制是否透明,项目波比是否合理,从而有效判断项目存活周期。
所谓“一牛三熊”随着熊市的到来,市场资金流向已经发生变化,2018年牛市过后,项目如雨后春笋一般遍地开花,大名鼎鼎的Plustoken、Wotoken、火花等多个创世大盘都在这个时候孕育而生,也有很多人在其中盈利,当然也有很多人随着它们的陨落而倾家荡产。
项目圈之所以一直存在,必然有它的道理,我本身并不排斥做项目,只不过要看清“本质”有着足够强大的风控能力,及时离场的心里觉悟,才可以去触碰它,熊市有熊市的潜规则,当市场风向标给你“机会”的时候,“小怡情”并不是不可以的,新兴领域里没有规则,如何看清潜规则才是我们要把握的方向,了解规则才是真谛。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