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Messari、DelphiDigital、IOSG等加密机构发布的一些研究报告,都提到了名为模块化链的词,那么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它代表的是行业未来的一种趋势,还是仅仅是一种炒作?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尝试去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在解释ModularChain这个词的意思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下Monolithic链,最初的以太坊以及2021年非常火热的Solana都是采用的这种架构,这也是目前绝大多数人所熟悉的区块链,Monolithic链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拥有可组合性,这在过去一直被认为是公链的圣杯。然而,以太坊主链的拥堵已经展示出了Monolithic的一些弊端:可扩展性差、不可定制、费用问题突出。
而Solana通过其独特的PoH优化其执行环境来并行处理tx,这使得Solana实现了BSC这样的大区块竞争链无法实现的可扩展性收益,当然,这也是通过牺牲部分去中心化属性来实现的。
Ordinals铭文铸造每日交易费用达到9.28 BTC,创历史新高:3月24日消息,根据Dune Analytics数据,铸造比特币Ordinals铭文的每日交易费用在周四达到9.28 BTC的历史新高,约合257,460美元,主要是受Bitcoin Apes影响,其是BAYC在BTC区块链上的非官办复刻版。(bitcoinworld)[2023/3/24 13:25:16]
在以太坊1.0和Solana这样的区块链环境中,交易的执行、区块链的安全、数据可用性、Defi交互、NFT交互等各种区块链模块都是在一条链中进行的,想象一下,有5个人住在同一栋房子里,这可能是相对舒适的,他们的交流也非常容易,但如果又有10个人要住进同一栋房子里,那么这栋房子就会变得十分拥挤,而如果其中有某个人占用了特别多的空间,那其他人就会变得非常难受,因此,这些人的需求就是扩大这栋房子,或者被迫搬离到其他的房子。
Balancer:正研究bbeUSD按比例取款的解决方案,预计下周初进行:3月15日消息,去中心化交易协议 Balancer 发推表示,我们正在积极研究一种解决方案,以在 UI 上启用 bbeUSD 的按比例取款。这预计会在下周初进行,一旦上线就会更新社区。[2023/3/16 13:06:36]
以太坊的模块化设计
在以太坊的例子中,它有多次扩大区块gas限制的历史,这是最简单的扩容方式,但是以牺牲一部分去中心化属性换来的。
而真正被认为能解决以太坊扩容问题的方案,就是以Rollup为代表的Layer2解决方案,以及以太坊2.0将会采用的分片。
Layer2的思想就是将执行层模块从以太坊主网剥离出来,让很多应用跑在Layer2上面,并通过以太坊主网的共识安全层确保安全。
StarkNet Alpha 0.10.0版本已在Goerli测试网上发布:9月6日消息,据官方公告,以太坊扩容解决方案StarkWare在Goerli测试网上发布零知识递归证明StarkNet Alpha 0.10.0版本,此版本引入了受EIP-4337(通过Entry Point合约规范的账户抽象)启发的更改,包括验证和执行分离、添加Nonce字段以在协议级别强制执行事务唯一性等。另外,新版本允许包含两个必需组件的费用,分别为L1至L2的消息传递和声明交易(Declare transaction)费用,这些费用在此版本中不是强制性的,会从StarkNet Alpha v0.11.0开始强制执行。
StarkWare计划在几周后在排序器中引入并行化,从而实现更快的区块生产(V0.10.1),并将很快完成必须包含在费用支付中的最后一部分,即账户部署、以及发布Cairo 1.0版本。[2022/9/6 13:11:31]
这可以有效扩大整个系统的吞吐量,但问题在于,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Layer2解决方案,这会降低系统的可组合性并分散流动性。
EOS网络基金会发布DUNE1.0 RC1版本:7月23日消息,EOS网络基金会发布 DUNE 1.0 RC1版本,DUNE全称为Docker Utilities for Node Execution,对于EOS开发人员来说,DUNE将诸如节点管理、编译智能合约和运行测试等工作凝聚在一个对用户更加友好的内部界面,使开发者在执行这些任务时变得更加简单。[2022/7/23 2:33:08]
而分片方案,可以进一步实现扩容,其利用一种称为DA证明的新原语来实现更高的可扩展性。使用DA证明,每个节点只需下载一小部分的分片链数据,知道其中的一小部分就可以共同重建所有分片链区块。例如Polkadot和Near已经在他们的分片设计中实施了DA证明,而这也将被ETH2.0所采用。
毫无疑问,分片可以进一步提升整个系统的可扩展性,但分片实施的复杂度,无疑是非常高的,这可能需要等待几年的时间。
最近,StarkWare还提出了Layer3的概念,进一步细分出几个模块,这也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发展。
以Cosmos为代表的多链Hub模块设计
多链Hub是最简单的模块化设计,这是指通过标准协议相互通信的多条区块链,在Cosmos的例子中,我们看到了Terra、Osmosis、Cosmoshub、Crypto.Org等29条通过IBC通信协议相互连接的区块链,这些区块链通常是针对某个用例而优化定制的,这里便以IBC使用量最大的Osmosis为例。
Osmosis是针对DEX用例而进行优化定制的一条区块链,注意,它首先是一条公链,然后才是一个DEX。
相比uniswap、Sushi、curve这些依托于通用型公链的DEX,Osmosis拥有着很多优势,这在用户体验上可以非常明显的感受到。
当用户想要将资产从其他hub链转移到Osmosis时,他们只需要在Osmosis的资产页面点击存款即可,而无需了解IBC之类的复杂知识。
此外,用户也无需担心抢先交易问题以及昂贵的交易费用,而这在以太坊等区块链上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而接下来Osmosis的多项发展计划,预计将为其带来更多的用户和TVL。
当然,这种模块化设计也存在着一些弊端,比如降低了可组合性,以及这些模块链需要负责自己的安全性。
可以说,Terra和Osmosis已经为我们打开了应用链的想象力,它们的市场表现告诉了我们,模块化的应用链确实有着很大的优势。
类似的,Algorand和Avalanche也采用了多链Hub的模块化设计。
Celestia的专用DA层模块化设计
Celestia是最近被多份研究报告提及的一种新的L1设计。
与以太坊2.0的DA层类似,Celestia也使用了数据可用性证明方案,但它并不支持验证智能合约交易,它的设计只是为rollup提供数据可用性层和共识安全层。
而像以太坊这样的DA层,一旦接近或达到区块上限,费用市场就会出现,相比之下,Celestia因为只支持rolluptx而无需要担心这个问题。
此外,Celestia的DA层方案可以比分片更容易落地,但这样的新生方案在价值捕获方面或许面临着一些问题,其也尚未得到市场的验证,最重要的是,Celestia的共识安全层也无法和以太坊相提并论。
那模块化的定义是什么?
现在,我们给公链的模块化下一个模糊的定义:将系统分解为多个模块组件,每个模块都是一条区块链,它们会负责不同的功能,这些模块可以随意剥离出来,也可以重新组合在一起。
模块化的好处是很多的,但不同的权衡方式,也会面临着不同的挑战。
在未来的多链世界中,究竟是以可组合性为目标的Monolithic能够赢得更多市场,还是以可扩展性和可定制化为目标的模块化链能够胜出?目前可能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但近期的市场有在转向模块化链的迹象。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