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财经 区块链12月25日讯 去中心化金融(DeFi)已经成为推动以太坊区块链普及应用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其核心是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免授权的金融生态系统,让全球所有人都能从中收益。2019年,去中心化金融似乎成为了许多人关注的焦点,增长速度也令人印象深刻,但是想要挖掘DeFi的真正潜力依然存在很大挑战。展望2020年,许多去中心化金融问题可能会得到解决,比如可拓展性、消费者友好的界面、以及与法定货币的交易接口等。当然,去中心化金融行业里也有许多障碍需要在新的一年里有所突破,比如信用评分、财务隐私、以及最重要的:风险管控!
最近,加拿大资产管理公司Wave Financial分析师Roy Learner对明年去中心化金融行业的发展给出了五个方面的预测,下面就让金色财经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金色晚报 | 4月21日晚间重要动态一览:12:00-21:00关键词:阿根廷、工行、Libra、Lendf.Me
1. 阿根廷央行测试基于区块链的新型清算系统;
2. 工行发布《区块链金融应用发展白皮书》;
3. 美国国会议员:尽管Libra进行了改造,但仍然是证券;
4. 研究分析:基于以太坊的稳定币总市值增长95.38%;
5. Lendf.Me将被追回资产转移至新地址,以便未来进行资产返还;
6. OneCoin诉讼案件原告向法官申请继续进行审理进程;
7. 浙江金华捣毁一利用“比特币” 犯罪团伙;
8. 区块链协会支持Kik公司 称SEC在混淆概念且Kin代币并非证券;
9. 研究员:1.86%的稳定币PAX被用于庞氏局MMM互助金融。[2020/4/21]
在即将过去的2019年里,稳定币总市值已经从大约33亿美元增长到了50亿美元,涨幅接近50%,其中Tether主导了稳定币市场(份额接近80%)。
金色讲堂 | 易理华:随着这几年的泡沫过去,创业的项目越来越优质:在今日举行的金色讲堂第23期《2020年区块链产业投资逻辑》中,了得资本创始人、雄兵集团董事长易理华表示,现在的市场处于复苏阶段,应该来说进入了小牛,2018年整整跌了一年,但是进入2019年到现在,虽然有波动,但是整体来说是进入了上升通道,而且随着这几年的泡沫过去,创业的项目越来越优质,一般的投机项目很难起步和大发展,我想一级市场的投资机会依旧存在,我们的投资逻辑没有太大变化,就是投资少而精,遇到优质的团队和项目,要么投资,要么投资加深度服务模式,跟2018年肯定有巨大变化,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多详情点击原文链接查看。[2020/2/7]
如果到2020年稳定币市场规模能够增长三倍,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Facebook数字货币Libra推出;
2、更多新稳定币会出现,比如CELO,Velo,Saga,Franklin Templeton等;
金色晨讯 | 李笑来:将不做任何项目投资 以太坊将减产:1.\tRipple全球战略主管:RippleNet是SWIFT的翻版
2.\t肯尼亚区块链特别工作组建议政府发行法定数字货币
3.\t国美金融发布区块链延保白皮书 落地区块链技术应用
4.\t李笑来:将不做任何项目投资
5.\t国家级链改产业母基金已完成预备案登记
6.\t以太坊协议升级敲定 10月9号开始减产,发行率降低33%
7.\tFBI没收证券交易商网络域名 因其使用比特币融资
8.\t赵长鹏:集中式交易所将在五年内消失 分布式交易所才是未来
9.\t澳大利亚上市公司DigitalX因参与ICO被起诉索赔[2018/9/30]
3、非推测性用例和推测性用例将加速增长;
4、在负利率环境下,越来越多人渴望获得更多收益。
2020年预计将看到许多跨链项目取得进展,比如Polkadot发布、Keep的tBTC、Thorchain、Ren主网发布、Cosmos生态系统增长、Interledger Protocol、Kava、单向锚定(1 way pegs)、双向锚定(2 way pegs)、异构链转接桥(bridges)、原子交换(atomic swap)——我的天啊!还真不少!
金色财经现场报道,启赋资本投资总监兰洪明:投资区块链应淡化其项目的概念:金色财经现场报道,启赋资本投资总监兰洪明在共识·链上未来丨区块链应用与创新论坛上表示,对于区块链的投资,我们应该淡化其区块链的概念、理解区块链背后的本质、并对业务、产品、服务所创造的实际价值进行价值判断。[2018/4/10]
事实上,不少人相信跨链协议的互操作性问题将在2020年得到“解决”,但是在上面这么多解决方案中哪一个能获得市场份额似乎还没有定论。
跨链互操作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但我认为最大的影响依然将会围绕比特币,因为在去中心化金融的背景下,很少有有其他数字资产值得进行互操作(大多数稳定币已经是ERC-20通证,而且隐私解决方案基本上都是基于以太坊区块链的)。
如果我们专注于分析比特币的话,Deribit Research给出了针对互操作性解决方案的几个权衡方面:
1、抵制审查:任何人都可以创建、兑换和使用通证,无论其身份或所处的司法管辖区在哪里;
金色财经讯:11月11日上午4:30,据Bitstamp数据显示,比特币价格跌破6500美元,当前震荡回升,反弹至6639.98美元。[2017/11/12]
2、抵制扣押:任何托管方和其他第三方都不能扣押存款中的数字资产;
3、相对比特币保持价格稳定性:代理通证需要密切追踪比特币价格,从而继承比特币的货币属性;
4、可接受的运营成本:系统可以用合理的服务价格吸引用户和托管方。
不可否认,跨链领域里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但是在2020年将会看到满足上述权衡要素、并且能让比特币在各个区块链之间进行免授信交换的解决方案。由此,也将引出我们下一个预测:
虽然市场上存在一些作为的比特币“极端主义者”,但退一步讲,当前传统金融借贷市场的确存在过于集中化的问题,同时以太坊在DeFi领域也是“一家独大”,因此在DeFi中引入比特币作为抵押的确值得认真考虑。
事实上,已经有机构开始探索比特币抵押业务了,比如:
1、比特币是BitMEX等加密货币衍生品交易平台的主要抵押品,据该交易所透露,他们的年清算额超过万亿美元;
2、同样地,业内知名机构级借贷服务提供商Genesis Capital也指出,截至2019年第二季度,其账面比特币收益达到了2.15亿美元。
3、加密货币借贷平台Celsius透露,在他们1.63亿美元的净存款中,比特币是占比率最高的加密货币。
不可否认,DeFi的增长存在一定投机性(比如一些基于保证金的加密借贷服务),但如果引入比特币作为长期抵押品,很可能帮助整个DeFi协议内锁定的价值获得进一步增长。
比特币的流动性是以太坊的三倍,市值是以太坊的八倍,而且从历史数据来看,其波动性也低于以太坊(令人惊讶的是,当前以太坊波动性居然与比特币持平了)。如果2020年如本预测中所述,比特币能够实现与DeFi协议去信任的互操作,那么无疑有助于使其成为加密抵押的一种高级形式。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上周日(12月22日),根据DeFi Pluse的数据显示,锁定在DeFi应用中的以太坊总量已经达到了293.1万,创下了历史新高。
在推特商,许多人对于在以太坊扩容解决方案中引入Optimistic / Zero-Knowledge / BLS Rollups感到非常兴奋。加上最近实施的伊斯坦布尔硬分叉,其中就包含了是zk-SNARK成本更低的以太坊优化提案(EIP),这意味着ZK Rollups有望将以太坊吞吐量提升道2000 TPS以上。
IDEX最近发布了基于Rollups的2.0 DEX延时,另外DeversiFI(前身为从Bitfinex交易所拆分出来独立运营的Ethfinex)也正在与Starkware合作,利用ZK-Rollups支持混合非托管交易所,该交易所拟使用Bitfinex的交易分类账本(order books)。
假设非托管的“去中心化”交易所可以提供与中心化交易所相似的交易体验,同时还能避免此前的交易问题并从中心化交易分类账本中吸收流动性(基本上,如果ZK Rollups互操作性解决方案确实有效的话),我们预计会看到更多交易者转向非托管的去中心化交易所。此外,导致这种现象还有以下两个原因:
1、非托管交易可减轻交易对手风险;
2、能够与自己选择的托管方(或自我托管人)进行交易,无疑是更好的体验。
不仅如此,加密货币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监管机构的审核查,许多交易所也下架了隐私加密资产,而作为托管方的交易所则承担着高昂的监管和保险成本。但是加密货币交易所却经常受到黑客入侵,同时构建一个交易平台并有效控制托管风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随着相关技术不断发展,预计非托管交易所会在2020年获得可观的市场份额。
鉴于加密货币抵押品存在固有波动性,同时基础资产在清算发生之前有可能出现较大的价格变化,因此抵押率也成为了加密货币市场里一个有意义的缓冲指标。
虽然市场波动问题预计会在2020年有所改善,但要真正实现去中心化身份和信用评分落地可能至少还需要好几年的时间,所以有些DeFi贷款依然存在没有足够抵押的问题,而且一时半会儿也难以解决。
2020年,我们可能会看到中心化DeFi提供商实施混合业务模式,这种模式会结合传统的信用评分数据和替代数据源,暂时缓解DeFi贷款没有足够抵押的问题。举个例子,如果你要使用Facebook数字货币Libra申请抵押贷款,那么贷款方可能会基于Facebook的海量数据来对贷款申请人进行评估。
与此同时,引入一些波动性较低的抵押品也会降低抵押率,比如国债、与法定货币锚定的稳定币(类似USDC)、黄金、代币化的房地产/票据等。
好了,你们觉得2020年去中心化金融行业还会有哪些创新和发展呢?不妨也给大家分享一下吧。
本文部分内容编译自Medium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