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货币不仅仅是支付系统,世界上有许多国家正在部署和测试区块链技术系统以及其他通证化国家货币。
人们经常在数字化货币供应的背景下谈论这些举措,事实上,超过90%的流通的货币已经成为了数字货币,在大多数工业国家,只有大约10%的货币是以实物现金的形式出现的。央行正在为进一步加速和简化数字支付流程进行巨大投资。
在美国,美联储不久之后将发布一项新的解决方案—FedNow。它可以支持全国范围内的实时电子支付。除美国外,英国、澳大利亚、墨西哥和尼日利亚等国也已经建设和部署了类似的基础设施。
尼日利亚央行数字货币eNaira官方网站上线,将于10月启动试点:9月27日消息,即将推出的尼日利亚央行数字货币eNaira的官方网站已经上线,距离预定的eNaira发布仅一周时间。根据THISDAY监控分析,该网站上线24小时后,已有超过100万次点击。该网站承诺为eNaira用户提供更方便的金融交易,提供点对点支付的机会,允许用户通过链接的银行账户或卡相互汇款;允许客户轻松地将资金从银行账户转移到eNaira钱包;可以监控自己的eNaira钱包、检查余额并查看交易历史记录;通过扫描二维码,使用eNaira钱包进行店内付款。
CBN行长Godwin Emefiele最近表示,由于10月1日尼日利亚独立日的活动,早些时候计划在同一天推出的eNaira可能会被重新安排到2021年10月4日。
据此前报道,尼日利亚央行将于10月1日启动数字货币试点,拟于年底前进行概念验证。(This Day)[2021/9/27 17:09:28]
那么,既然大多数货币和支付已经数字化,而且许多政府正在投资部署更快的实时支付系统,那么基于区块链而诞生的资产通证又有什么价值呢??
媒体:支付宝微信破壁互扫 央行数字货币跑步入场:据《财经》杂志刊发的《新支付大一统:支付宝微信破壁互扫,央行数字货币跑步入场》一文中提到,如今二维码的互联互通再度预示着大一统的来临,与此同时,数字货币亦疾驰而来,试图通过货币形态的革新,将货币与支付合二为一,在根本上形成一统。因为,微信与支付宝之间的互扫已指日可待。由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牵头,支付清算协会配合的条码支付互联互通相关技术标准和业务规范制定工作正在完善推进,此前,监管部门已向相关业务机构发送草案以方便技术验证试点。可以预见,从二维码支付互联互通到法定数字货币呼之欲出,在支付为民的宏大理念之下,涵盖监管、清算、银行以及支付机构的“支付大一统”将无可避免,行业格局亦将因此而变。另据记者从接近央行人士处了解,更为市场关注的支付宝与微信支付互联互通的技术验证试点已经在福建、成都和宁波三地进行。[2020/4/27]
答案是可编程性。
动态 | 知情人士:央行或将发放与央行数字货币相关的牌照:据知情人士透露,相关领导透露,央行可能会发放与央行数字货币(CBDC)相关的牌照。(陀螺财经)[2019/8/24]
今天的支付系统独立于这些支付的商业协议运行。但当你只专注于支付时,事情会变得更加复杂和不可靠。想象一下,当你走进一家商店,拿着一瓶苏打水走出来时,你已经达成了一项协议,要用钱来换一种产品。虽然支付可能是数字化的,但协议不是。在零售环境中,没有这样的书面协议;但在商业环境中,协议几乎总是书面的,明确的定义了用金钱交换的产品或服务。
通过通证化的金融工具,我们可以直接将金融资产的支付与特定工作的绩效,或资产创建连系起来。这使得各方之间的支付可以自动进行。这不仅可以极大地简化商业协议的执行,也能让人们更好地理解经济中的风险。将金融资产与复杂行为(如衍生品或通证代币)联系起来的智能合约,可以让监管机构看到这些合约中绑定了多少资金,甚至能够模拟出发生重大价格变化时的情况。
由于大多数付款是由消费者支付的,而不是作为合同协议的一部分去执行的(如抵押贷款或汽车贷款),在这些情况下,代币化、可编程的法定货币似乎不会为消费经济提升重大价值。一个明显的例外是,在支付系统竞争小的国家,有一个可以和全国所有银行和零售打通的数字货币系统,就可以大幅降低经济流通成本和支付成本。
以太坊上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早期历史可作为一个提醒,任何可编程系统的早期往往都是需要被广泛的安全测试的时代,这其中有许多安全漏洞还有待被发现。就如同在15万亿美元的经济背景下,以太坊的所有的波动起伏都是一项低成本实验。
而对于央行来说,可编程性既是最大的价值来源,也是最大的风险来源,因此它的引入可能会非常缓慢。央行可以选择先部署货币,然后添加其可编程性。或者可以选择创建一个监管框架,允许银行和其他组织在公链上发行代币。当然,两种实验可以同时进行,但要得出全面的评估结果还需要几年的时间。
如今,有超过1000亿美元被锁定在以太坊的DeFi上,我们至少可以从这些实验中得出一些早期结论:那些了解或精通技术的消费者不容易被黑客事件吓到,他们愿意承担由于技术更迭所带来的部分成本。如果DeFi可以实现隐私系统,那么我们也可以了解企业用户对可编程性感兴趣的程度,以及需要什么样的预防措施才能让他们参与进来。?
对于那些不愿冒险的人来说,现在是拿些爆米花坐下来的好时机,因为好戏已经开场了。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