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密世界和元宇宙的一些脑洞_SMA:数字货币和加密货币的区别在哪

大家好,我是佩佩,今天不讨论项目,就随便聊聊,您也随意看看,阶段性思考分享,权当抛砖引玉。

最近偶然看到“付鹏的财经世界”中有一期讲到数字货币和元宇宙,其中有一些观点或者说脑洞还是有点意思,它里面有一个视角,就是现在的人类世界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物理的和精神的。

物理世界或者说现实世界是有地域主权划分的,不同国度不同的文化、语言、思维方式当然也包括货币,精神世界也可以理解为现在的网络世界或虚拟世界,主权划分相对不那么明确,随着现实世界经济发展、生产效率提高,以及互联网和新科技的日新月异,这之中也产生了一种趋势就是人们会把时间精力越来越多的投入到精神世界中,而不是物理世界。

想想你每天刷手机的时间有多少?

Patrick Hansen:欧盟目前还没有关于加密资产作为MiFID II所指的金融工具的监管分类指南:金色财经报道,Circle欧盟战略和政策总监Patrick Hansen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我推荐德国金融监管机构 BaFin 在 2018 年发出的这封旧咨询信,以提供一些指导,说明代币在德国和欧盟法律下何时可能被视为证券。在欧盟层面,目前还没有关于代币/加密资产作为 MiFID II 所指的金融工具(如可转让证券)的监管分类指南。

但这种情况很快就会改变。作为 MiCA 实施过程的一部分,ESMA 被授权发布关于加密资产作为金融工具(证券)的标准和条件的指南。这项工作将于 2024 年第一季度完成,从跨大西洋的角度来看,这项工作将非常值得关注。

不过,欧盟不太可能偏离其先前的评估,即大多数加密资产不在欧盟现有证券监管范围内。早在 2019 年,欧盟主要监管机构欧洲银行监管局(EBA)和欧洲证券与金融管理局(ESMA)就已认定,通常情况下,加密资产活动并不构成欧盟银行、支付和电子货币法律范围内的受监管服务,对消费者存在的风险并未在欧盟层面得到解决。这一认识是 MiCA 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此外,这一评估甚至已被纳入已在实施的欧盟法律,如 DLT 试点制度,该制度指出:大多数加密资产不属于欧盟立法范围,并在投资者保护、市场诚信和金融稳定等方面提出了挑战。因此,它们需要欧盟层面的专门制度。尽管如此,仍应密切关注即将发布的欧洲证券与金融管理局(ESMA)指导方针,业界也应为将于 2024 年第一季度发布的一揽子咨询计划贡献自己的观点。[2023/7/27 16:01:58]

随着人们的生活逐步网络化,虚拟世界中也在产生各种新职业以及创业淘金机会,这个其实在现在已经能看到很多了,从最早的开网店到现在很多年轻人在做的视频博主,当然这些看起来和线下还是结合比较紧密的,可能未来会更加虚拟化,就像电影“头号玩家”中显现的那样,带上一个VR就可以进入一个和现实几乎平行的世界,在里面同样可以有一份职业:

动态 | 2017年度日本兵库县关于加密货币的纠纷投诉是2016年的6倍:据日本神户新闻NEX于8月27日报道,日本兵库县消费生活综合中心公布了其2017年度关于加密货币纠纷投诉的数据,是2016年的6倍,达114件。而据日本国民生活中心的统计,2017年关于加密货币的纠纷投诉是2016年的3倍,达2666件。[2018/8/29]

这也是如今常被提起的“元宇宙”的概念,而加密货币也有望成为这样一个世界中价值流转和物物交换的媒介。

当然目前这更多是一种脑洞,不过如果有这样的趋势,那可能会出现一种趋势是,年轻人会逐步降低对现实世界的物质需求,基本的衣食住行就够了,豪车珠宝嫩模不再香,转而追寻网络中更多能满足精神世界的需求。

金色财经现场报道 Peter D. Santori:目前美国没有任何ICO在SEC注册,SEC也没有允许任何关于加密数字货币的金融产品:金色财经现场报道,在世界区块链大会·三点钟峰会宏观经济探讨部分,芝加哥证券交易所前监管官员、合规官员Peter D. Santori作了题为“区块链技术下的未来金融与经济新格局”中指出,目前没有任何ICO在SEC注册,SEC也没有允许任何关于加密货币的交易所产品(ETFs等);尽管很多人都在推广数字货币,但是相关法律是滞后的。Peter提示说,目前美国没有任何一个ICO是美国证券交易所监管的,要有一个更加安全的监管形势才能让其称之为证券。 要成为证券需要去证明其确有证券的功能,防止法律漏洞和灰色地带。监管部门要确保投资者投资给了真实的承诺;监管部门对于这些投资产品在二级市场流通这些产品十分担心,由于这些投资产品利润很高,参与的资金也越来越多,虽然不是证券,但也是一个资金流通的重要方式,因此也需要受到监管,美国国会也介入到监管过程中,监管的法规或将在不久后出台。[2018/4/24]

似乎现在这种趋向已经有些显现,像加密圈顶级大佬某些可能都没什么房产,即便有也是随时卖房梭哈的状态,还有线上挥金如土,线下缝缝补补的宝来举个爪看看?

欧洲证券和市场管理局(ESMA)征求关于加密货币差价合约的意见:欧洲证券和市场管理局(ESMA)正在就加密货币差价合约(CFDs)的监管变化寻求反馈,目前ESMA正在研究差价合约如何融入金融工具市场指令(MFID)监管框架。具体而言,ESMA正在寻求大众对于差价合约是否应该有严格限制的意见,ESMA在声明中指出,ESMA目前正在讨论由于加密货币价格变动非常大,是否该对加密货币差价合约采取措施。5:1的初始杠杆比率是否能够为投资者提供足够的保护。是否应该降低杠杆率下限至2:1或1:1,或采取更严格的例如禁止向零售客户推销,分销或向销售加密货币差价合约的措施。与此同时文件还指出,最安全的做法可能是全面禁止零售客户投资差价合约,ESMA也希望收到对于这项可能采取的措施的反馈意见。[2018/1/19]

另外虽说我们离元宇宙还有些远,但加密圈的应用场景也逐渐在增加,不再只是单一的空气币的高买低卖,可以质押挖矿,持有也有了收益,人人可以成为做市商去增长token的流动性,然后现在还有了NFT和游戏,又是新的增益渠道,再者现在似乎也是一个多链发展的趋势,除了以太,BSC和马蹄、Sol这些的生态也在发展壮大,可以说这个世界的层次正在变得丰富。

基于此,笔者也提几点对未来趋向的一些想法:

跨链会是刚需

最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被那个跨链项目O3swap被黑的事儿刷屏,被黑的量级不小,不过现在已经退回,弄得媒体们猜前想后忙了个寂寞。

可能很多人因此对跨链有些想法,但这事儿也还蛮搞的,一是O3算不上是真正意义的跨链,它其实是在两条链上都做了大资金池,当用户发起跨链请求时,在上面做个类似搬砖的操作,一边卖另一边买。另一是这次被黑和跨链也没啥关系,合约里带的后门没设置足够高的调用权限,导致黑客直接通过外部合约调用执行了后门程序。

加密的生态越扩张,以太之外其他链的创新项目越多,那么对跨链的需求会越多,交易所现在是充当一个跨链的中继的,但我想后面应该是要有些链上的应用来完成这个角色。

不过现在跨链的问题呢,一个是可能公众认为的一些概念项目,它的跨链更多是为了实现自身链的扩展性,另一个是跨链合约因它内在的逻辑验证是比较复杂的,安全性还是不小的考验。

上架交易所是交易所的利好

加密世界会变得更加多元和分散,像现在一个playtoearn项目,游戏内token直接放到swap里开个池子交易就行,并没有太多的门槛,这会很有利于一些小型创新的发展。

那么交易所的逻辑也有了转向,以前被申请挤破门槛收上币费的情况在减少,现在更多是看谁红火,谁的交易需求大,为了手续费营收尽快去上线。所以可能未来上架更多是交易平台自身的利好,而网红未必长久,对项目来说还是要看其自身的发展。

更多新应用百花齐放

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大部分加密爱好者的眼光是都在主流上的,包括我对小新项目是偏谨慎保守的,不过随着多元和更分散化趋向发展,包括目前对NFT游戏的观察,我觉得可能在alt领域未来会注入更多新鲜血液,它们也会抢占市场更多的目光,就像今年的Axie,日交易量都超过了很多主流。

“付鹏的财经世界”中曾有个观点,认为大饼未来的波动率会趋于平稳,不再暴涨暴跌从而会被主流真正当作资产来看待,这个观点我暂时还不太认同,因为我也相信一个事儿就是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有情绪有杠杆,改变是很难的,不过未来有更多的应用场景游戏场景在吸引交易选手们,说不定主流行情在每年相对平稳的时间段会有所延长,也是有可能的。

基于上述想法的建议,一是对短期波动要有钝感力,因为一切都在成长中,哪怕是Axie这样总感觉有点带盘圈色彩的也都还在建设、发展新玩法,我是觉得对于整体市场波动,关注两端极值就够了,极度贪婪和极度恐慌的时候操作操作,其他时间不必太纠结。

另一个是在做资产配置的同时,也适度关注下链上各类应用不管是defi、NFT还是游戏的机会,多看看保持开放心态,有些也可以适当选择去尝试,对很多早期的东西不要太去注重收益,重在参与,总还是会遇到惊喜,另外我也是相信未来更多的机会是在链上的,而不是看着K线开方向。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水星链

[0:0ms0-1:58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