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ra被质疑破坏金融安全?穆长春:全球性稳定币放大公共风险_LIB:香港推出稳定币是真的吗知乎

财联社讯,Libra即将问世,却遭遇了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的质疑,称稳定币如果被广泛采用,可能会“破坏金融安全”。而稳定币扩展到全球范围,将放大对公共政策的挑战和风险,也早就引发了来自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的担忧。

Facebook于2019年6月首次宣布了“Libra”计划。有媒体援引多名知情人士报道称,由Facebook主导的Libra稳定币最快于明年一月发行,初期只发行锚定美元的稳定币。出于对Libra可能会搅动整个国际货币体系,尤其是将冲击其主打的发展中国家市场货币体系的担忧,业界给予了高度的关注。

动态 | Facebook的Libra项目推出Bug赏金 最高1万美元:Facebook正努力为加密货币项目Libra争取更多外部捐款,首先启动了一个漏洞奖励计划,向安全研究人员支付高达1万美元的奖励。(coindesk)[2019/8/27]

穆长春认为,全球性稳定币对公共政策和监管形成了诸多风险,比如法律确定性、治理、反、反恐融资、反大规模杀伤武器监管、支付系统安全、市场稳健、个人隐私与信息保护、消费者与投资者保护、缴税合规等挑战。

声音 | 苏宁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Libra价值足够稳定,但炒作空间不大:据中新经纬消息,8月20日,苏宁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薛洪言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于以投机属性为主的数字货币而言,Libra的出现又重新引起了社会对加密数字货币的关注,在短期内或会带来投机的增加和币值的上升。薛洪言强调,Libra面临的风控压力和随之而来的监管阻力只会越来越大。对此,他认为,Libra与一篮子主权货币挂钩,价值足够稳定,投机属性较弱,在一定程度上,炒LIbra等同于炒外汇,吸引力有限,且空间不大。[2019/8/20]

“全球性稳定币的应用会削弱金融市场的公平竞争。”穆长春在此前的公开演讲中表示,全球稳定币的生态系统存在信用、期限和流动性错配及操作风险,可加剧国内货币金融部门的脆弱性、加剧危机的跨境传导。而如果全球性稳定币用于支付,一旦出现系统中断,会导致金融市场波动并影响实体经济活动。

声音 | 日本经济学家:若以为由禁用Libra 则也应禁用银行存款和央行银行券:日本经济学家野口悠纪雄就Facebook的加密货币Libra发表评论称:

1. Libra是否可信,关键在于其基础区块链是否可靠。这也是基于区块链的加密货币这与电子货币、传统货币的根本区别。

2. 不能否认Libra用于的危险性。但是的危险性也存在于银行存款或中央银行券中。如果以为由禁用Libra,那么不禁用银行存款和央行银行券就是缺乏一致性。

3. 议会和央行想要击垮Libra,是因为对国家管理体制构成了潜在的真实挑战。[2019/7/15]

不仅如此,货币政策体系或也将受到影响。穆长春认为,如果全球性稳定币和本币自由转换,稳定币利率将影响本国内存贷款利率的确定,进一步削弱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

“如果持有人在类存款账户中长期存放稳定币,银行端个人零售存款规模减少,银行对批发性融资的依赖性增强。”穆长春解释道,相比个人零售存款,批发性融资对利率更加敏感,银行存款来源稳定性下降,引发银行惜贷,长期贷款更受影响,加剧融资难和融资贵,放大货币政策传导的问题。

而如果稳定币作为价值尺度进入信贷市场,代替本币进行借贷,穆长春认为,将实现稳定币的货币创造,那么利率将以稳定币进行标价,国内货币政策对借贷双方的调控能力下降,则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将进一步被削弱。

穆长春表示,如果稳定币作为国际资产储备,全球性稳定币的使用将提升全球对稳定币篮子货币资产的需求,引起非篮子货币国家资本外流,抬高这些国家的市场利率,而压低篮子货币国家利率水平,造成优质资产荒,影响各国公开市场操作。

此外,穆长春还认为,Libra很有可能获得超主权的影响力,影响国际货币体系,侵蚀主权货币的地位。Libra如果不被监管,也很有可能导致地下经济通道完全打开,成为非法交易的工具。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水星链

[0:15ms0-1:7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