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Jack(0×137),BlockBeats
这个市场是喜新厌旧的,Web3最多说三年。三年以后,EthSign一定要在新的叙事框架中有非常强的存在。
「恭喜 EthSign!!!」,这曾经是年初刷爆不少加密用户手机屏的一条朋友圈。今年 3 月,电子协议签署平台 EthSign 完成了 12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红杉印度、Mirana Ventures、Amber Group、Circle Ventures、HashKey Group 等一梯队机构纷纷参投,在加密圈子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大家都在问,这个项目从哪冒出来的?想做的到底是什么?
实际上,EthSign 这个项目从 2019 年下半年就开始了。那时正值 DeFi Summer 最火热的阶段,创始人 Yan Xin 还在做投资经理,受到 DeFi 浪潮鼓舞的他整天都在和自己的联创 Potter 讨论加密领域的新想法。在有了做以太坊电子签名的想法后,Potter 立即在南加州大学区块链协会找到了几位热情的好友,来帮助代码的编写工作。不过因为大家都是兼职,加上对 Web3 原语的生疏,开发的进展一直很缓慢。
2020 年 6 月,EthSign 团队参加了 ETHGlobal 举办的黑客松活动,在活动期间做出了 EthSign 第一个能用的版本。不久后,Nicole 和 Claire 两位专攻交互设计的成员加入了团队,EthSign 的前端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2021 年 2 月,团队在的 Dorahacks 黑客松活动上展示了产品的第二个版本,这时的 EthSign 用户体验已经有了质的提升。
黑客松活动后,团队收到了许多来自社区的反馈和建议,团队再次沉下心来认真开发。今年 3 月,团队宣布融资消息,6 月 EthSign Signatures Beta 版本上线,到了 7 月,就已经聚合了超 10 万个用户签名。10 月,团队又宣布将上线下一个产品 Token Table。
有趣的是,巨额融资的消息的确让 EthSign 在加密圈子里成了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但大多数人对 EthSign 本身以及团队具体在做的事情,仍然只有一个模糊的认知,即 Web3 世界的电子签名工具,在一些投资者整理的加密版图中,EthSign 更是被草率地归到了 DID 赛道里去。
EthSign 想要做什么?为什么能融到如此高估值的融资?团队对加密未来有什么看法?为此我们专访了 EthSign 创始人 Yan Xin。
关键词:电子签名、电子协议、项目投融资、产品社区、加密新赛道
「EthSign 如果只做电子签名,是融不到这么高估值的」
和很多项目一样,EthSign 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做好一个纯粹的去中心化电子签名。投资人背景出身的 Yan Xin 一直对许多传统经贸场景里的中心化电子签名服务存有意见,尤其是涉及到用户隐私性和依赖第三方信任的问题。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贸易里,电子签名都有很大的应用场景,如果能借助区块链技术,为协议签订双方提供更准确的共识和更高的透明性,无疑能够在这个市场打开一片新天地。
团队想法很明确,而同领域也没有什么竞争对手,于是便撸起袖子做了起来。但真正到了融资环节,Yan Xin 和团队还是遇到了问题。大家眼中的「融资明星」,实际上走了一段艰难的融资路,团队甚至还曾自掏腰包,以度过困难时期。
Jack:Yan Xin 什么时候开始有做 EthSign 的想法?
Yan Xin:做 EthSign 的想法是 19 年年末就有了,那个时候我还在做投资,Co-Founder 们也还在念书,在我这里实习。当时 19 年年末到 20 年年中,DeFi 就开始火了,当时很受鼓舞,想试一些新的点子,自己做一做。然后我们就开始参加黑客松,EthSign 其实是我们第一次参加黑客松时做的项目。
为什么要做 E-Sign(电子签名)这个方向其实也很好理解。15 年左右区块链第一次在市场上火的时候,很多人在它的使用场景时,都会提到(电子签名)这个东西。因为区块链给每个人分发了一个或多个私钥,那用自己的私钥去签字来表示同意,这是一个非常天然的场景。(电子签名)一定是非常基础的、会长期存在的(使用场景),但现在确实还没有人做。我认为一个初创公司,特别像我们这样刚开始、第一次做 Founder 的团队,就要做可以在上面「Stake」自己的努力(的事情)。只要你做得足够久,是不会白费的,因为(电子签名)这个这赛道绝对会跑出来的。
三箭资本地址转出13,435枚ETH至Bitmex:金色财经消息,据欧科云链链上天眼监测,被OKLink ETH浏览器标记为三箭资本的地址 (0x486开头) 于21:42:53转出13,435枚 ETH至Bitmex,价值超2400万美元,当前地址余额几近于0。[2022/5/26 3:43:55]
然后早期大家都觉得这个特别无聊,没人跟你竞争,这个就比较好。我们开始全职做 EthSign 是去年年初二月份,那个时候大家都在做 DeFi 或者 NFT,大的方向已经被探索完了,小的东西大家可以直接改进,每天你的竞争对手都会组合新东西。所以如果你那个时候做 DeFi 或者 NFT,那你就会被竞争对手逼着去做很多事情。你做(一个新 Feature)不是因为你想做,而是因为你的对手已经上了这个 Feature,我觉得这是最不好的事情,所以当时我们大家还是坚持说继续做 E-Sign 这个比较冷的赛道。
另外我们也能看到 Web3 应用以及 DAO 的未来,Web3 基础设施的发展,我们也是看在眼里的。因为 19 年的时候去中心化存储也没有,当时我们做的 Demo,签协议得先上传,签完再下载回去,是用户体验非常不好的一个产品。但在过去两年里,去中心化存储、ES、DID 以及 Index 这样的协议逐渐成熟,我就觉得做一个去中心化应用的时间点来了,所以很坚定的做了选择。
Jack:当时 EthSign 宣布高估值融资消息引起了很大关注,Yan Xin 能不能分享一下 EthSign 融资的过程?
Yan Xin:首先我们融资也融了很久,第一轮天使轮从 21 年六七月份一直融到今年的 2 月份,融了半年,这半年说实话也没什么钱,后面都是自己掏钱在撑。因为我比较坚持的一点是,我认为(EthSign)这个项目有一些 Web2 或者说出圈的能力,因为圈外人也能很容易地看懂,而且也能很容易地 Onboard,能允许用户在没有 Gas 和钱包的情况下使用产品。所以当时融资的时候也很努力,想找一个好的投资机构来支持我们,如果找不到就继续去做(开发),最后在这里固执了很久,有段时间真的很穷,特别是牛市大家都在赚钱,然后你却很穷。
当时也在不停地想,因为好的机构一开始不投你,也是因为你的产品不够好,能证明的不够多。所以我们 6 月份开始融资,7 月份就上线了 EthSign Signatures 3.0,然后不停地积累 Attraction,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们也做了一些方向上的小改变,在前期的基础上开始用智能合约去执行协议里面的条款。这个(功能)其实我觉得 VC 可能更喜欢一些,因为只用智能合约作为一个应用后端,是很正常的事,但如果你用智能合约真正把一个协议的内容给执行了,那确实解决了一个非常大的潜在痛点。
比如说在国内,支付宝做得非常大,就是在淘宝卖家和买家之间当一个第三方托管。在国际贸易中也有公司提供这样的服务,但收费很高,而且用起来也很麻烦。那能不能用智能合约在这种(大宗交易)之间提供托管服务?比如说买家先打款到 Escrow 里,收到货后确认再把钱打给卖家,用智能合约很轻松地就能实现这个逻辑。这个(用例的)前景其实是很大的,因为国际的司法仲裁体系就像一个 Optimistic Rollup 一样,当事情出错了再去诉讼,然后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仲裁之后,在乐观的情况下再把钱给拿回来。
所以说这个(流程)其实非常慢,特别是在加密圈里,大家的注册主体动不动就设在 Virgin Island、Cayman Island 这些地方,司法效率也比较低,如果能用智能合约直接把条款里的协议直接执行掉,其实能够提供的效率是非常直观的。当时我们团队从中国、新加坡再到美国跑了很多地方,当面去见投资人,也做了 Demo,投资人看了也比较兴奋。
其实一路上有很多机构支持我们。第一家我们决定投的是红杉印度,然后很坚定支持我们的基金有 Mirana Ventures,包括 Folius Capital 也很支持我们,这些都是长期支持我们的朋友,还有很多人是大家认识挺久,一路上都有支持,很感谢。
Luxury Rug NFT以2000 WETH价格成交,约合531万美元:金色财经报道,3月6日,据最新数据显示,NFT收藏品项目LuxuryRugsV2系列中的一件藏品以2000WETH的价格转入一位匿名买家地址(该买家钱包地址为:0x95776a92086aa7c5c60d3755777e2a3c42ee3140),约合531万美元,创下过去24小时NFT市场的最高交易记录。[2022/3/6 13:40:38]
EthSign 团队参加黑客松活动,图片来自 EthSign
Jack:在 Yan Xin 看来,EthSign 能得到高估值融资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Yan Xin:我觉得如果只做纯电子签名,是融不了这么高估值的。我当时一直在融资,做纯电子签名 VC 就会问你:「你们跟 DocuSign 到底有什么区别?」我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快播刚出来的时候,投资人就问,快播跟暴风云有什么区别?快播说我们种子是去中心化的。然后投资人就会让你做个场景出来,证明去中心化种子是有好处的。我们(EthSign)也一样,你必须得有一个场景,证明你跟传统竞品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这个「本质区别」一定要自己做一个场景来体现和释放它的潜力,不能等着社区去发现你的本质区别。所以我们其实一直承诺要做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来体现,就是你在链上能够验证一个协议的时候,到底在 Enable 哪些场景?
整体来讲,(EthSign)这个项目还是处于找 Product Market Fit 的阶段,一开始做不同的 Demo 和 Showcase 就为了寻找市场契合度。直到我们开始做 Token Table 后,我就觉得(它的)市场契合度特别强。因为这个子项目现在跟任何投资人和项目方讲,大家都觉得 Make Sense,然后我们在过去两周里邀请测试,已经 Onboard 30 多个项目了。等产品上线后,明年我们才会用融资(在市场)去做更多的活动,现在有钱了,就要先拿钱砸产品,产品出来以后再拿钱去推向市场。
「不可能光做出来一个产品,然后等着别人去用」
一个产品从想法到执行,再到最终盈利,中间总是要不断地试错,最后往往会与最初的理念设计截然不同,甚至「一个产品」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产品,而是由多个产品构成的项目。EthSign 的发展自然也不例外,从一开始的 EthSign 3.0,后来的 EthSign Signatures,再到即将推出的 Token Table,EthSign 团队始终没有停止寻找市场契合度的步伐。
当然,作为一个加密领域的产品,EthSign 团队面临了许多在传统商界不曾遇见的问题。身为 Web3 电子协议赛道的「唯一竞争者」,概念新颖、认知不足、缺乏基础设施等,都成了极大限制 EthSign 试错空间的因素。当然,团队也在探索和发展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应对办法。
Jack:EthSign 团队在开发产品时,有没有具体的纲领或主线?
Yan Xin:其实有一个主线,就是我自己作为 Founder 认识到,做产品的(创始人)一开始的想法都特别简单,就是要做一个实用、好用的产品。这就是我去年年初的想法,我们就做一个电子签名,实用好用。但(电子签名)这东西很快就做完了,花不了太多时间,如果按传统的角度讲,做完以后你就应该出去卖(产品),弄特别多用户和好看的 Revenue。这是一种方法,但我没有选择这个方法。我们不想只做 E-Sign,智能合约可以作为电子协议的后端,也可以用它执行程序,你会觉得有很多可能性,不可能说光做出来一个产品,然后等别人去用。
因为我觉得 Crypto 圈里的产品往外继续延伸的潜力很大,我认识到我们应该做一些过去没有人做过的东西。因为社区真正喜欢你,或者你真正要建立自己的社区,不是说你产品有多好,而是说你的 Vision 是不是(能产生共鸣)。比如现在以太坊,大家都在里面探索不同的角度,有人讲未来世界的公共物品,有人讲治理,那有没有一块是你来推动这个前沿,让它往前走的?现在我就会想这个问题,想我们到底在哪块为整个社区做了贡献。
我们会在几个小方向上,走得非常靠前,然后和其他项目一起做一些 Showcase,来推动以太坊和这个行业往前走。比如前面提到的 Registry 和 Dispute,我们研究都做得很透。包括我们对 DID 也研究得很透,给未来 Social Recovery 铺路。因为如果你不这么做的话,就会往 Web2 走,我还是希望我们能在 Web3 里面去引领一个板块,让加入你社区的成员是在讨论怎么实现你的愿景,所以我们现在最近做的事都是比较新的。
以太坊网络当前已销毁191.68万枚ETH:金色财经报道,据Ultrasound数据显示,截止目前,以太坊网络总共销毁1918526.26枚ETH。其中,OpenSea销毁230138.63枚ETH,ETHtransfers销毁182455.39枚ETH,UniswapV2销毁125171.76枚。
注:自以太坊伦敦升级引入EIP-1559后,以太坊网络会根据交易需求和区块大小动态调整每笔交易的BaseFee,而这部分的费用将直接燃烧销毁。[2022/2/27 10:18:28]
Jack:团队具体都在哪些领域和方向上做了前沿研究?
Yan Xin:我们最早花时间探索怎么做一个完全去中心化的电子签名,所以我们对 Web3 底层的这些 Modules 已经非常了解了,比如怎么 Log In、怎么 Sponsor Gas、怎么存储、怎么集成 DID 等等。但研究不一定能转化成产品,它只会告诉你产品应该怎么做,比如哪些应该放在链上,哪些不应该上链。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做了 EthSign Signatures 和 EthSign Smart Agreement,一边做签名和对协议的管理,一边做协议的自动执行。
然后在这两个通用的场景上面,我们再做一个垂直场景,就是 Token Table。Token Table 就是专注在融资、Token 发行,以及管理所有权这块。再往上还会基于 Token Table 再做一些像金融审计、Crypto Crunchbase,和一些 Marketplace(等应用场景)。
Jack:这个研究的过与产品开发的过程是先后还是并行呢?
Yan Xin:其实都是边做边探索的。融完资的时候在做新版本的 Signature,做完之后马上就开始做 Token Table,而且做产品的过程中对产品的理解确实加深了。一开始做 Token Table 的时候,就是想着怎么帮助项目方把投融资做得更方便,但做着做着就发现应该把某些板块做得重一点,另外一些做得轻一点,开始越来越复杂,做着做着又感觉太复杂做不完,然后再把不重要的给简化一下。
EthSign 团队成员在分享开发经验,图片来自 EthSign
Jack:有没有哪些功能,是做出来后又放弃了的?
Yan Xin:其实是有的。本来一开始我们想在签名上面做更多的功能,把它做得更高端,比如说决定签字顺序这类功能当时都做了,后来做用户调研发现用的人实在太少。像 DocuSign 这种有几亿用户的产品,它做一个 Feature 能够服务几十万人,但对我们现在的用户 Base 来说,做一些这种高级功能意义确实不大。所以我们后来就做得更简单,把 Signature 产品更多往协议层去(开发),就是 Capture 一件事的 Consent,对协议的认同和签名未来可以让其他项目在链上各种场景直接去用。
Jack:团队为什么要推出 Token Table 这个产品?
Yan Xin:Token Table 这个项目我们已经做了 6 个月了。我们做 EthSign 也做了很久了,今天终于在里面找到一个垂直场景,之前无论签协议也好,或者用智能合约执行协议也好,其实是非常通用的,所以我们在所有的用户里去看,用签协议最多的地方是什么?发现还是围绕投融资、雇佣来做的。然后我们就围绕投融资和雇佣,也就是说围绕做项目,以项目方为主体,做了一套垂直产品。
我觉得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很多人听了 Token Table 后,会把它看作 Web3 的 Carta(BlockBeats 注,Carta 是美国主流 Cap Table Management 产品),但我会告诉他们:「We are more than Carta」。为什么呢?因为在 Crypto 里我们发现有更多的投资人,Party Round 是大家喜欢和常见的做法,每个人的额度很少,也意味着每个人的 Portfolio 也要比原来多五到十倍对,然后大家在一个去中心化的环境里,都是跟不在自己 Jurisdiction 的人签协议,而且要明确的其实是对 Token 的所有权,而不是对股权的所有权。大家怎么去管(自己的投资组合)?怎么建立信任?这些事确实需要一个新的框架和基础设施,这是一方面。
分析:山寨币复苏得益于ETH地址活跃度超越BTC:金色财经报道,加密货币分析平台Santiment今日在推特表示,在过去的36个小时左右,山寨币的复苏势头相当强劲。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ETH的地址活跃度超过了BTC。[2021/6/30 0:15:37]
第二方面,我们加了一些 Government 职能,过去只有 Government 能做,公司做不了,所以我觉得它比 Carta 更有潜力。而且未来的市场一定是基于 Token 的资本市场,这个市场更活跃,一定会比纳斯达克大很多,因为有更多的人来参加。
我们现在做的 Token Table,它一方面是 Web3 项目的 Registry,相当于未来 Web3 环境下的工商局,不在任何国家(管辖)下,而是 Founder 自己去建立一套规则。包括注册和确定所有权分配的问题,创始人之间怎么分,员工又怎么分;然后选择 Cap Table 透明性,你如果注册在开曼群岛 Cap Table 就是完全不可见,在新加坡则是完全可见的,但在我们这边就可以选择透明程度;还有制定治理规则,是 Majority Shareholder 说了算,还是大家投票。
现在的问题就是,Founder 跟 Co-Founder、员工还有投资者签协议,需要自己整理一份 Excel 来管理大家的 Token 资产。所以 Registry 就会做一套 SaaS,让大家来注册,然后我们会帮你发行 Token,把 Token 放到智能合约,所有 Stake Holder 都按智能合约的解锁周期去 Claim。
Token Table Demo 交互界面,图片来自 EthSign
然后我们还做了 Investor View 和 Employee View。比如 Animoca Brand 是我们的支持者之一,他们投了很多项目,有好几个投资经理,用 Email 去管理他们的 Token 解锁工作量是很大的,每天都会收到邮件通知去 Claim Token,根本不知道怎么去记这个账。那么我们也提供了一个 Dashboard,你在上面能看到自己所有的投资、现在解锁了百分之多少、解锁到了哪个地址、背后的协议是什么,能管理得很清楚。
这是一个挺大的工具,还有很多功能,总来说都是围绕用智能合约真正的去执行协议。因为协议本身就是我和你之间互相的承诺,不管现实世界怎么发展,我们在做一件事之前彼此都要给承诺,我们只要用更好的方法来保证协议的执行。只要现实世界还存在,协议就会存在,在执行上我们用智能合约多去帮忙,如果智能合约执行的好,那就没有人需要再通过链下走协议的仲裁流程了。
Jack:现在市场上有许多功能相似的小工具,EthSign 是否会和他们形成竞争关系呢?
Yan Xin:可能还是正面竞争。其实竞争者多,才是产品市场契合度真正很强的一个表现,说明大家用的确实多。我对智能合约一个看法是,我可以用别人的智能合约,也可以合作,但好产品的智能合约一定是有自己的护城河的。如果你的智能合约是一个单独的程序,那不管是哪个团队做的,我们都可以直接用,但我觉得(EthSign)要做的整个体系是有很强护城河的。你比如说你签协议就是在(EthSign)这边签的,打钱也从这边打,然后 Cap Table 上能看到你的名字,那么你就可以向任何人证明,我确实是这个项目的投资人。
这件事本身就很有意义。比如说未来我们可以做 Crypto Crunchbase 或者 Crypto AngelList,做为一个投资人,你会有自己的「Stake」。而像 Maple Finance 这样的低抵押借贷协议,它在借贷时需要审查你的个人信誉,你就可以(通过 EthSign)向它证明你确实投了这么多项目。你在链上的「Stake」就是还没有解锁的 Token,你们就可以签个协议:假设我没还上,这些 Token 都归你。包括我们和 NFT 协议也有合作,比如在 Mint NFT 的时候,只要在我们平台上的协议,你就知道是真的,因为你能看这个协议的人出现在 Cap Table 上。
动态 | Tether考虑推出新的算法稳定币或命名为USDTX:Tether首席技术官Paolo Ardoino告诉Crypto Briefing,该公司正在研究一种新的算法稳定币,新的稳定币可能被称为USDTX。尽管具体细节尚不清楚,但如果Tether继续推进该项目,USDTX将可以让交易员通过利用他们持有的加密货币来进行价值储存。据悉,这一新提出的算法稳定币将以类似Dai的方式工作运行。不过,Ardoino表示,他们的重点是确保其产品能够安全扩展。他解释道:“算法稳定币可以在规模合理时运转良好,但如果是在灾难性事件中,需要被迫清算大量硬币,它们就有着淹没市场、压低价格的风险。Tether的算法稳定币必须能够扩展到与当前的USDT相同的数十亿美元规模,但它也必须能够大规模清算,同时不会对更广泛的市场造成重大干扰。”(Crypto Briefing)[2019/10/19]
我们现在做的产品有三个。一是电子签名,用链上的话讲叫「Capture Consent」,捕捉用户的许可,你对一件事表示同意的瞬间,把这个事件记录下来,这是一个智能合约。然后执行 Consent 是一个智能合约,以及登记和未来的 Token 的发行分配也是一个智能合约。其实我们不停地在把各种功能给「智能合约化」,做一个独立的智能合约,然后你想做一件事,就可以选几个智能合约,再加一些别的职能合约,把这事做了。
Jack:Yan Xin 刚才谈了 Token Table 的 Government 职能,这会不会带来监管方面的问题?
Yan Xin:其实是这样,虽然项目的注册可以在链上,但你签署协议的时候,肯定是有主体的,我们还没走到(链上仲裁)那一步,你如果要打官司的话,肯定还是以链下的现实世界(为主)。但现在问题是,一个项目有太多的链下注册实体,但是大家其实在意的是链上唯一的 Token 所有权,这个没有人管理,所以现在链下股权的映射关系非常复杂,这里面很容易出现问题,所以我们才做了 Token Table。
当然面向未来,我觉得可能还是要花点时间。就像 Balaji Srinivasan 写的《The Network State》一样,假设真的到了那个时候,那一个 Network State 可以指定里面的项目都在 Token Table 上注册,去制定自己的规则,然后我们帮他执行。但在我们眼里,无论你是美国、新加坡还是 Network State,我们只是用智能合约帮助你在自己的框架下更好的执行(协议)。
Jack:团队有没有在监管方面做相关的研究?
Yan Xin:有,其实非常多。团队最近也发了一些文章,给 Web2 的用户看,比如《Tokens are up to 7x better than stock options. Here』s why.》。我们内部有一位 Legal Researcher,他在哈佛法学院,也一直在研究 Corporation Law,所以我们一直在做研究。
我们其实有几个研究方向。首先像我们做的 Registry,其实过去是一个政府职能,在 Web2 里面也没有竞品。但是做链上(注册)我们需要研究一下,比如当你在一个主权国家注册公司到底有什么意义?我们过去是习惯了,但当你开始做这件事的时候,得研究明白为什么。那说白了,现在有三个原因。
第一,你注册一个壳,以这个壳作为法人,它可能是有限责任或者其他不同的责任适用原则。第二,我们相信政府是一个公共账本,是不会篡改账本的,然后我们把政府当成信任的第三方来保留账本。第三,就是政府的公司法代表了当地的法律和治理规则。比如在美国,我们可以选择注册在加州还是特拉华,后者税收比较低,治理也比较灵活。在国际上注册公司,可以选择在开曼群岛还是新加坡,前者你完全穿不透它的股东结构,也就是选择了一定的隐私性。我们会把这些东西都研究清楚,然后允许大家在我们(Token Table)上注册的时候,可以做出很细节的选择。
Jack:所以 Token Table 是结合了一些现实地域的规则?
Yan Xin:对,就是分地域,不同地域到底给一个 Founder 提供了哪些选项?我们会把这些选项全部提供出来。比如说你想注册一个组织,采用新加坡的治理规则,但拥有开曼的 Cap Table 透明性,这在现实世界里可能找不到,在我们这就可以。
Jack:Yan Xin 前面提到社区愿景,但一个强团队、强功能的产品或项目,怎么去与社区结合?
Yan Xin:我觉得首先 Founder 一定要强,就是说早期不要引入社区做去中心化治理,这一点我是非常明确的。但我觉得跟社区一定要有关系,因为你得明白你到底是在给谁做东西,是给谁用?你就是给社区用的。如果你的项目只有 VC 喜欢,社区不喜欢,那你的 Product Market Fit 是不行的。就是一定要让社区真正喜欢你的东西,社区觉得你的产品有用,才会追随你的 Vision。
社区里其实有很多牛人,比如我们日本的(社区里)有个律师为我们写了篇文章,讲我们现在对 E-Sign 设计的签名结构,在日本的公司法和电子签名法下是不是合法,里面论证了非常多的日本法律文件,最后结论说合法。其实这个文章就是一个 Legal Opinion,这种东西其实非常强,如果你发动了社区,里面会有很多厉害的人,他们也会在自己的方向上给你去做一些帮助或者优化建议,这些都非常重要。
但同时你要有拿主意的人,因为有的时候社区(的声音)充分听取一下,但是你可能有一些更执着的想法。这个我是同意的,但总的来说,你做东西就是给社区用,你的用户基础应该和你 Discord 里的用户是基本重合的,如果不重合我认为也有问题。
Jack:目前 EthSign 社区里的成员大多都来自哪些背景?
Yan Xin:我们比较努力的是希望能够更加国际化一些,覆盖的国家更多一些,比如除了中美新三个主要的地方以外,在日本、土耳其、欧洲、越等等这些地方。我在日本和土耳其见到的社区成员比较多,我去那边出差,跟 Discord 里的人 Meet up,发现他们做医生、做律师、做导游、做工程师都有。
EthSign 团队举办的线下活动,图片来自 EthSign
首先他们肯定觉得这个项目有意思,想来看看能怎么参与。其实大多数人就是觉得 Crypto 比较有意思,其中也有大量的投机者。我们在上线产品的时候做用户测试,也跟很多 Marketing 项目合作,这些项目基本就是发个 NFT,然后完成仍任务就可以来领,确实引来了非常多撸羊毛的人。但我们得想办法控制它的比例,比如在 Discord 里做一些 AMA,那些撸羊毛的人只会问你什么时候发 Token 这一个问题,这样你就可以筛出真正的社区成员,来跟他们互动。当然了,人家其实也不是来搞破坏的,所以我觉得只要是用户一概欢迎,但是我们确实希望能够更多地照顾到那些不只是来撸羊毛、想学习、想真正跟着你 Vision 去做事的成员。
Jack:许多人都把 EthSign 往 DID 上拉,那 Token Table 在这个领域会有应用场景吗?
Yan Xin:链上的身份也是身份,主要就分成两块,一是你跟别人介绍自己的时候,会说你在社会结构里面是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二是会说你过去干过什么。那在链上环境里,你在社会结构里干了什么可以用你的 ENS Subdomain,或者你的 NFT 徽章来看,你过去做过什么全是你地址过去的链上数据。但如果(用户)的链上历史数据全是炒币的数据,那我肯定无法给你建立一个很立体的(链上身份)。
但如果你过去跟谁签过协议、投过什么项目、被某个公司雇佣过,都能把这些信息展现出来,那(用户身份)就很立体了。所以未来的 DID 肯定需要我们的数据和智能合约。
我们目前做 Token Table 的时候,会支持 ENS 子域名,比如你是一个 Managing Partner,你可以授权自己下一级的(成员)去看你的 Portfolio Management Page。但我觉得可能更大的未来还是在支持未来的 Social Recovery,因为 Social Recovery(发展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就在于链上有更多的 Social 应用或者非 Transactional Data。它不是简单的 Transaction,就比如我们俩签了一个协议,这是一个社会契约,它就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了我们在链外是有关联的,这样的话如果你的私钥丢了,我就可以给你(提供)证明。
Token Table 目前不做这个事,但我们确实把这些信息补到链上了。比如说以后有一个 Social Recovery 的项目,这个项目里有人丢了私钥,要找一些跟他过去有关系的地址来给他证明,这个时候就需要查我们的智能合约,看到底是哪些人跟这个地址有关系。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场景,可以做得太多了。我们的智能合约目的也很清楚,就是(其他团队)只要用我们产品,要接入我们的合约,我们都支持,但是我们自己不会做。
Jack:EthSign 向基础设施发展后,盈利模式会做出怎样的改变呢?
Yan Xin:我觉得还是在 Ecosystem 往上一层,才比较好创收。Token Table 这层我觉得还是要把它做成一个基础设施,更重要的是说让更多人来用。这个事对于我来说,就像用微信一样,更对人来用我比大家花钱来用我更重要。再往上一层,比如做金融审计、Marketplace,那收费很正常。有个项目叫 Token Unlock,就是帮助投资人 Track 项目的 Unlocking Schedule。比如什么时候解锁,需要小心买入等等,像这种(类型的应用)以后就可以基于 Token Table 上的真实数据。
像这样(的应用)我肯定会支持,但支持它的方法也就不是口头支持了。我觉得是这样,基础设施就是修条路,只要路上有人跑,你就能创收,基础设施就能回本。我们处在努力做一个更好基础设施的阶段,然后用这个基础设施支撑上面更多的生态(应用),只要上面的生态起飞了,你基础设施绝对能盈利。最怕的就是你做了一个基础设施,然后上面没有车,那肯定盈利不了。
「三年后,谁再说 Web3,谁就土了」
EthSign 本身就可以看作是一个加密新赛道的「独跑者」,在谈到加密领域的未来时,Yan Xin 的这句话更是让我印象深刻。的确,比起互联网革命,当前的 Web3 更像是泛泛而谈,而每天都在面对所有权、公司法和仲裁流程的 EthSign 团队,考虑的问题自然更加明确且现实。Yan Xin 自己也很清醒地意识到,未来不管是「DID」还是「Web3」,其概念都会变得更加具体。
Jack:Yan Xin 觉得,电子签名/协议赛道「起飞」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Yan Xin:我觉得就是三年之内。我认为会很快,就是要等到一个时间点,其实有时候你起飞,就是资本要选择一个赛道,或者大家发现一个赛道突然释放了自己的想象力。但总的来说,只要一个赛道能更好地帮助资金进来,这个赛道都会起飞。
其实我自己感到非常激动的一件事情,就是我觉得 Web3 的下一个主题就是之前提到的 Network State。到时候大家就会聊,谁是 Network State 的基础设施?
Jack:Yan Xin 能不能描述一下,自己理解的 Network State 和当前 Web3 最大的不同?
Yan Xin:Web3 太泛化,什么东西都是 Web3,也不知道什么是 Web3。作为一个运动来说,它没有斗争纲领,没有人来 Lead,就知道赚钱。但 Balaji 的 Network State 就非常清楚,告诉你应该怎么实现?应该重点关注什么?
Network State 就告诉你,我们要把想象力从主权国家解放出来,未来链上能做很多好的东西。比如你现在在一家 Crypto 公司,领薪资和买东西都用 Crypto 支付,其实在什么国家生活没有任何所谓。未来你在链上注册公司,在链上融资和发行 Token,也是一样的。Network State 其实是 Web3 的一个子集,比 Web3 更加现实。
因为这个市场是很喜新厌旧的,Web3 最多说三年,三年以后,谁再说 Web3 谁就土了。新进圈的人一定要再选出一个更新的一个框架或者一个价值观,我觉得就很有可能是 Balaji Srinivasan 的那一套 Network State。在这一套(价值叙事)里我们(EthSign)一定要有非常强的存在。
比推 Bitpush News
媒体专栏
阅读更多
金色早8点
1435Crypto
区块律动BlockBeats
吴说区块链
金色财经
blockin
Block unicorn
Foresight News
Odaily星球日报
Bankless
DeFi之道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