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局长:鼓励金融机构利用区块链等技术提升金融服务效率_区块链:Didcoin

11月2日,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局长郭武平发文指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市场主体之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越来越重要,持牌金融机构与新兴科技公司应取长补短、相互竞合。因此,一方面要鼓励金融机构加快数字化转型,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提升金融服务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改善消费者体验。目前,一些金融机构设立了科技公司,明显提升了服务效率,比如小微企业贷款由20-30天的审批周期,变为“秒审秒贷”“立等可到”。另一方面,要支持金融科技公司继续探索创新,紧扣金融消费者不同于其他消费者的特点,降低金融交易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真正使科技为金融赋能。同时,加强金融支付和信用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更好服务广大金融消费者。

银保监会:多项措施确保受灾企业 个人资金需求:记者从银保监会了解到,为支持抗洪救灾以及生产生活恢复,金融机构已经采取多种措施,加快资金投放、保险赔付等工作。各家银行也加快了抗洪救灾相关资金的投放,国家开发银行精准对接地方政府资金需求,已完成28.9亿元防汛应急贷款授信,发放21.8亿元。6月份以来,农业银行向重庆、江西、安徽、浙江等投放水利贷款46亿元,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一倍多。(央视新闻)[2020/7/17]

北京银保监局提示疫情期间四类局,利用“区块链”概念上榜:北京银保监局近日印发通知,在全行业动员部署“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周活动。在全民抗疫期间,有些不法分子却打起疫情的主意,实施新型金融。北京银保监局提醒广大消费者,在做好个人健康防护的同时,也务必要提高警惕、谨防“四类”局。

一是低息贷款型。比如,利用“疫情贷款”。

二是投资理财型。比如,利用“区块链”概念。“疫情期间也有高回报”。不法分子针对公众居家防疫、普遍通过网络或手机获取信息的特点,借助“区块链”概念发行冠状病加密货币Coronaviruscoin等虚拟货币,宣称筹集的资金用于在境外建造口罩、防护服工厂,或用于研究生产冠状病疫苗,并许诺高额回报,取受害人钱财。

三是盗取信息型。比如,利用购买防疫物资。

四是非法集资型。比如,利用“销售返利”。

北京银保监局提示消费者要做好四个“应当”,做到四个“拒绝”,避免落入陷阱。(上海证券报)[2020/3/10]

声音 | 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银行保险机构可通过提供风险保障支持区块链等技术应用:11月19日,在“第十四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上,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黄洪就“银行业保险业助力经济新动能发展”发表主题演讲。他表示,当前以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5G / 6G、量子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蕴含着巨大的机遇和潜力,很可能引领下一次的科技和产业变革。但是,新技术的前期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后期的测试和商业应用也充满不确定性,需要充足的风险保障。银行保险机构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提供信贷及风险保障等渠道,积极支持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21财经)[2019/11/19]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水星链

[0:0ms0-0:95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