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1世纪经济报道,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表示,截至2020年10月中旬,数研所自主研发的「央行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自2018年9月4日在深圳试点运行以来,平台累计注册银行50家,累计交易金额2056亿元。狄刚介绍,企业录入交易信息后,信息将无法篡改,银行可以与其他部门共享信息。作为金融基础设施,央行贸金平台发挥中立性、专业性和权威性特点,利用区块链提供的对等性互联、包容性对接、可控性共享三大能力,进一步厘清数据的权属关系,降低数据获取门槛,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多部委之间「总对总」的数据共享。此外,狄刚还表示未来「希望能联合工信部相关兄弟单位,共同打造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生态:共同制定金融区块链国际,国内标准;推进金融区块链产业应用创新;金融区块链测试和认证;金融区块链交流平台;金融区块链科普;金融区块链人才培养。同时也希望更多生态合作伙伴加入央行金融区块链共建生态」。
央行数研所副所长狄刚:区块链助力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 可从核心技术、标准支撑等八方面破局:12月5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12月5日在国际金融论坛(IFF)第18届全球年会上表示,虽然区块链技术在全球数字金融领域已经拓展了很多应用场景,但在体系架构、隐私保护、信息安全、监管审计、融合集成和标准体系等六方面仍面临技术挑战。比如,在监管审计方面,狄刚认为,区块链的节点里面,有很多都是匿名化和密态化,去中心难以监管。可以通过隐私保护技术和监管探侦技术结合,实现穿透式监管。又如,在标准体系方面,狄刚认为,区块链互联互通性较差,核心技术标准与应用标准不够,这需要加大互联互通标准体系的建设力度。
狄刚认为,为推动区块链技术助力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未来可以从基础理论、核心技术、标准支撑、专项示范、产业协同、人才培养、生态共建、政策和资源保障等八方面进行破局。
其中,在核心技术方面,狄刚认为,打造核心技术包括智能合约创新、区块链的网络技术、芯片和硬件,以及跨链、监管审计等;在标准支撑方面,应制定核心技术标准,建立标准体系,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此外,在产业协同方面,狄刚认为,要加强政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协同拓展场景,推动从科学研究到技术应用的衔接和转化。在政策和资源保障方面,要推出产业引导政策,提出技术创新、成功转化和激励机制,并形成国际化的协同机制。(中国证券网)[2021/12/5 12:52:44]
声音 | 央行狄刚:区块链为解决贸易融资业务痛点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12月27日,“金融电子化”发布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文章《区块链技术助力贸易金融业务变革》。文章提到,随着贸易金融服务需求的迅速增长,传统的贸易融资方式由于市场信任机制、票据真实性审核、多方数据共享和风险管控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已无法满足各方需求,而区块链技术由于其特有的数据防篡改、可追溯、统一账本实时共享、多方对等协作等特点为解决贸易融资业务当前面临的痛点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金融电子化)[2019/12/27]
声音 | 狄刚:区块链牺牲效率 应用须看场景:在7月7日于青岛举行主题为“探寻开放与监管新范式”的“2018中国财富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出席“科技金融始建于规范”讨论环节并发表演讲。谈到科技金融发展遇到的问题时,狄刚表示,没有一个完全正作用的技术,能解决包治百病的。技术它本身是中性的,是为业务需求服务的,不能为了技术而技术,为了金融科技而金融科技,既不要神话它,也要泛化它。要认识到技术也是此消彼涨的,区块链是牺牲冗余、牺牲效率,牺牲一块换取另外一块,没有天上掉馅儿饼的事。要看看场景到底适不适合它,吃这个药的时候,看一下能不能适应得了,而不是为了赶技术时髦而上。[2018/7/7]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