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2020区块链生态合作大会在上海举行,中国银保监会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监事陈伟钢发表题为“区块链政策导向与应用前景“的主题演讲。
陈伟钢表示,区块链是网络时代的阶段性产物,本质是一种新型的网络技术。未来的金融系统需要信任、透明、高效、安全的技术支撑,离不开区块链技术,企业之间各产业链无缝对接需要区块链,政府部门为了增强公信力也需要区块链。社会的发展正从“区块链”到“区块链”演进。
陈伟钢指出,区块链应用具有以下十大发展趋势。
一、区块链行业应用加速推进,从数字货币向非金融领域渗透扩散。主要有两个阵营推动:IT阵营,从信息共享着手,以低成本建立信用为核心,逐步覆盖数字资产等领域;加密货币阵营,从货币出发,逐渐向资产端管理、存证领域推进,并向征信和一般信息共享类应用扩散。
银保监会:鼓励财险公司利用区块链等对传统保险操作流程进行更新再造:银保监会近日下发了《推动财产保险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方案》指出,鼓励财险公司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对传统保险操作流程进行更新再造,提高数字化、线上化、智能化建设水平。到2022年,主要业务领域线上化率达到80%以上。鼓励财险公司通过数字化升级风险管控能力,提升风险定价、细分客户以及反欺诈等核心竞争力。(金融界)[2020/8/3]
二、企业应用是区块链的主战场,联盟链和私有链将成为主流方向。目前,企业的实际应用集中数字货币领域,属于虚拟经济。未来的区块链应用将脱虚向实,更多传统企业使用区块链技术来降成本、提升协作效率,激发实体经济增长,是未来一段时间区块链应用的主战场。与公有链不同,在企业级应用中,大家更关注区块链的管控、监管合规、性能、安全等因素。因此,联盟链和私有链这种强管理的区块链部署模式,更适合企业在应用落地中使用,是企业级应用的主流技术方向。
声音 | 陈伟钢:银保监会等部门应联合打击以区块链为幌子的犯罪活动:中国银保监会原党校副校长、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正局级监事陈伟钢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对于币、资金盘的一个监管难点,在于监管分工还不太明确,监管的覆盖面也比较小。他表示,银保监会、证监会、机关、网络、文化主管部门应该联合起来,坚决打击炒币、ICO及各类打着区块链幌子的犯罪活动。此外,陈伟钢还谈及备受瞩目的央行法定数字货币。他表示,DCEP与人民币的挂钩,对中国的国家战略非常重要。他说:“我们一定要在国际上取得领先地位,至少在技术层面要跑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前面。只有这样,人民币才能在未来国际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动。”(和讯网)[2020/2/28]
三、催生多样化的技术方案,区块链性能将不断得到优化。截止目前,超过100种区块链技术解决方案已被探索。当前的种种迹象表明,区块链给金融领域带来的变化已经开始、正在加速,并将形成趋势。未来,区块链应用将从单一到多元方向发展。票据、支付、保险、供应链等不同应用,在实时性、高并发性、延迟和吞吐等多个维度上将高度差异化。这将催生出多样化的技术解决方案。区块链技术还远未定型,在未来一段时间还将持续演进,共识算法、服务分片、处理方式、组织形式等技术环节上都有提升效率的空间。
声音 | 银保监会监事陈伟钢:数字金融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区块链是新兴的生产关系:12月6日,由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办,海南生态软件园、火币中国承办的“海南自贸港数字经济和区块链国际合作论坛”现场,银保监会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正局级监事陈伟钢发表演讲,发表了题为数字金融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演讲。
陈伟钢认为,大数据起到了生产资料的作用,是一个新兴的生产资料。人工智能是新兴的生产力,区块链是新兴的生产关系。数据则是数字经济的基础,谁拥有数据,谁用好数据,谁就拥有美好的未来。
而在区块链的应用上,陈伟钢提到,银行运用数据交换做风控,极大的提高了风控的能力,这与区块链有密切的联系。[2019/12/7]
四、区块链与云计算的结合越发紧密。云计算是大势所趋。区块链与云的结合也是必然的趋势。区块链与云的结合,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区块链在云上,一种是区块链在云里。后面一种是指在云服务商直接把区块链作为服务提供给用户。未来,云服务企业越来越多地将区块链技术整合至云计算的生态环境中,有效降低企业应用区块链的部署成本,降低创新创业的初始门槛。
声音 | 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运用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1月18日,银保监会副主席王兆星、曹宇撰文《全面推进新时代银行业高质量发展》指出,大力提高金融科技水平。利用金融科技为业务赋能。坚持科技引领战略,整合传统服务资源,联动线上线下优势,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实现金融服务的场景化、智能化、个性化、差异化,向信息时代智能银行、普惠银行努力,进一步提高银行业资源配置效率,更灵活、便捷、高效地响应社会需求。[2019/1/18]
五、区块链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安全防护需要技术和管理全局考虑。区块链系统从数学原理上讲,是近乎完美的,具有公开透明、难以篡改、可靠加密、防攻击等优点。但是,从工程上来看,它的安全性仍然受到基础设施、系统设计、操作管理、隐私保护和技术更新迭代等多方面的制约。未来需要从技术和管理上全局考虑,加强基础研究和整体防护,才能确保应用安全。
六、区块链的跨链需求增多,互联互通的重要性凸显。随着区块链应用深化,支付结算、物流追溯、医疗病历、身份验证等领域的企业或行业,都将建立各自区块链系统。未来这些众多的区块链系统间的跨链协作与互通是一个必然趋势。可以说,跨链技术是区块链实现价值互联网的关键,区块链的互联互通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议题。
七、区块链竞争日趋激烈,专利争夺成为竞争重要领域。随着参与主体的增多,区块链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竞争是全方位的,包括技术、模式、专利等多维度。未来,企业将在区块链专利上加强布局。2014年以来,区块链专利申请数量出现爆发式增长。区块链专利主要分布在北美洲的美国、欧洲的英国、亚洲的中国和韩国,未来将维持这类格局。中美专利差距在减小,中国2016年申请量已超越美国。可以预见,未来的区块链专利争夺将日趋激烈。
八、区块链投资持续火爆,代币众筹模式累积的风险值得关注。区块链成为资本市场追逐的热点,未来这个领域的投资热度不会减退。与其他科技领域的融资模式不同,区块链领域出现了一种称为“代币众筹”的模式,是创业公司发行代币、募集资金的一种众筹方式。2016年,全球代币众筹的份额已占区块链相关风险投资总额的48%。我国虽然从监管层提出禁止炒币,但要防止变异、变种、变形、变相的各种炒币形式复活。
九、区块链技术的成熟,为提高监管有效性提供帮助。区块链行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整个经济格局的变革,为促进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改良无疑跨出了重要的一步。而区块链技术公开、不可篡改的属性,为去中心化的信任机制提供了可能,也给监管方式的改变带来了机遇。未来全球的监管部门也将拥抱区块链这项新的监管科技,用新科技提升政府监管效能。
十、区块链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开源化的重要性日趋凸显。在未来以区块链为基础的价值传递网络上,将完全用算法和软件来构建信任基础。但这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标准为区块链增信。未来,区块链的标准,将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以业务为导向,从智能合约、共识机制、私钥安全、权限管理等维度,规范区块链的技术和治理,增强区块链的可信程度,同时增加更多开源的客户端,让区块链服务更多的行业、企业及个人。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