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等4城将用数字货币发工资:人民币重磅升级将带来什么变化_区块链:莱特币相较于比特币的优势有

从本月开始,深圳、雄安、成都、苏州的部分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资、补贴将通过数字货币发放。

  4月14日,一张央行数字货币DC/EP的内测截图开始在朋友圈刷屏。与截图同时出现的,还有一则消息:DC/EP将首先在深圳、雄安、成都、苏州四个试点城市进行测试,从本月开始,上述城市的部分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资、补贴将通过DC/EP发放。

  备受关注的DC/EP,似乎又离我们近了一步。

  为弥补现有货币缺陷,央行推出DC/EP

  早在2014年的时候,成立了专门的数字货币研究项目组。2018年3月9日,时任央行行长的周小川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记者会上,正式透露了央行正在研发法定数字货币的消息,以及这款法定数字货币的名称为DC/EP。

深圳大学发布数字藏品:金色财经报道,据深圳大学官方公众号消息,深圳大学面向全国限量首发“致敬五四·深大新青年纪念版”原创系列数字藏品28000份。藏品共四款,分别为:“燃系青年——能量满满的奉献者”;“树系青年——顽强勇敢的坚守者”;“风系青年——打破常规的挑战者”;“探索青年——百折不挠的探索者”,四款总共限量发布28000份。[2022/5/2 2:45:19]

  那么,央行究竟为什么要花如此巨大的精力去研发DC/EP呢?最关键的原因是要弥补现有货币存在的种种缺陷。现有货币有哪些缺陷呢?归纳起来有如下几方面:

  一是高成本。现有的流通货币,不仅在生产、运输、储存等环节都要耗费巨大投入,在流通中还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进行防伪,其成本是十分巨大的。

深圳税务局推出区块链完税凭证:近日,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电子税务局开具首张非居民企业代扣代缴区块链完税凭证。据悉,区块链完税凭证是深圳市税务局收入规划核算处、征管和科技发展处与信息中心联合开发,集成于电子税务局的全新模块,借助区块链底层技术,运用区块链“公开透明、不可篡改、可追溯、安全可靠”等数据管理特性来管理税票及税款。深圳市税务局主要负责人强调,要持续发挥区块链技术优势,拓展区块链在增值税专用发票电子化改革、数据资产增值、信用体系建设等领域的应用示范,打造更丰富更多元的“链”上生态。(深圳商报)[2021/8/19 22:23:14]

  二是“弱可追踪性”。现有的货币,一旦进入了流通,就很难进行追踪。这使得央行难有针对性地去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及时对货币的流通状况进行调节。

深圳龙华法院通过移动微法院提交区块链证据并自动核验:21日,深圳龙华区法院对一起侵害作品发行权纠纷案进行当庭宣判。原告插画师诉一家数码网店所售卖的平板电脑保护套上使用其美术作品。该案的证据均通过区块链证据核验平台提交和核验,极大提高了当事人的维权效率。这是全国法院首宗通过移动微法院提交区块链证据并自动核验的案件。 ?(羊城晚报)[2021/4/22 20:45:39]

  三是“同质性”。这意味着央行的货币政策只能进行总量控制,而很难让货币政策与货币供给之间建立明确的关系。

  四是“实时性”。所谓实时性,指的是传统货币的交易和支付都是实时进行的。这样的后果是,央行只能在交易的实时对货币进行控制,一旦货币供给的过程结束,央行就对货币失去了控制力。

动态 | 深圳一科技公司推出区块链审计云平台:深圳皓风区块链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中国注册会计师区块链审计云平台”。该平台运用“区块链+”模式,应用“区块链思维”,充分利用区块链的“时间戳”、“分布式非中心化存储”等核心技术,实现可信财务数据的远程安全传输与多中心化分布式的数据安全存储,达至区块链技术的远程审计。(网易新闻)[2020/2/14]

  以上的几个缺陷,法定数字货币都能够有效地克服,而这正是央行大力研发DC/EP的初心。

  需要指出的是,除了应对传统货币缺陷这些根本性的动因外,央行选择在现阶段加快DC/EP的测试其实也用意颇深。

  一方面,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成熟,比特币、Libra等数字货币纷纷出现,这多少会对我国的金融体系产生一定的冲击,而DC/EP则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应对这一冲击。

动态 | 深圳大通:公司在区块链技术应用方面投入累计411.3万元 大通链应用方面尚未产生相关收入:据中国证券报消息,深圳大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000038.SZ)发布关于深圳证券交易所关注函回复的公告。公告显示,截至目前,公司在围绕利用区块链技术方面的投入累计达411.3万元,其中2018年投入391.5万元,2019年一季度投入19.8万元。区块链技术应用,更多的是用以解决行业痛点问题,对于防止数据篡改、虚假流量、广告欺诈以及数据可追溯方面将产生积极作用,目前公司在大通链的应用方面尚未产生相关收入,因其社会效果显著大于经济效益,未来能否盈利尚存在不确定性。[2019/4/24]

  另一方面,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对企业和居民进行精准、定向的补贴将会成为政府的一大诉求。如果采用传统货币,要完成这一工作的难度很大。由于DC/EP可以克服“弱可追踪性”、“同质性”和“实时性”等问题,相关的政策就可以变得更精准、更有效。

  DC/EP的两个角色:数字货币和支付手段

  央行前行长周小川曾在一次演讲中介绍说,DC/EP有两个角色:一是数字货币,二是支付手段,两个角色是相辅相成的。

  从用户体验上看,作为“支付手段”的DC/EP和我们熟悉的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其实非常类似。不过,DC/EP会加入一些新的功能,例如“碰一碰”这种非接触支付,就可以在无网络的情况下帮人们完成支付。

  当然,在这种表面类似的背后,DC/EP和支付宝是差异巨大的。

  DC/EP是货币经济学中所讲的M0,也就是流通中的现金,在地位上,它和纸币是完全一样的。而第三方支付工具中的钱则是M2。我们使用这类的第三方支付软件时,其实是先把钱转到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账户里,然后通过它们的账户来完成支付的。

  性质的不同,决定了DC/EP和第三方支付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同:首先,DC/EP具有法偿性,交易方必须接受。其次,第三方支付在支付过程中,所有信息都是对交易平台透明的,而DC/EP在一定条件下则可以做到匿名支付。

  根据现有的信息来看,至少在央行层面,将不会采用区块链技术。其原因主要还是DC/EP在定性和发行目的上与其他数字货币不同。比特币等数字货币采用区块链技术,很大一个原因是要确保分布式记账下的共识,并由此来保证其本身的货币信用。

  而DC/EP作为法定货币,本身有国家作为信用担保,自然无需多此一举。与此同时,目前区块链技术从效率上看还不高。以比特币为例,每一次交易都要全网验证,需要大量的时间,这显然不能适用于大规模交易的进行。

  在运行模式上,DC/EP很可能会在现有货币的运行架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形成“一币、两库、三中心”的结构。

  所谓“一币”,就是由央行担保并签名发行的代表具体金额的加密数字串。“两库”就是中央银行发行库和商业银行的银行库,此外还加上流通市场上个人或单位用户的数字货币钱包。“三中心”,就是认证中心、登记中心和大数据分析中心。

  在这个结构下,DC/EP所改变的将主要是货币的运输和储存,其他的运作和现有的货币并不会有太多的变化。

  DC/EP将带来4个层面的影响

  DC/EP的发行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这恐怕要从四个层面上看:用户层面、市场层面、宏观层面,以及国际层面。

  从用户层面上看,个人认为DC/EP带来的影响应该不会太大。尽管我们在前面指出,DC/EP在性质上和支付宝、微信里的钱有很大的不同,但在实际的应用当中,两者的感受应该是差不多的。

 当然,它在一些细节上可能也会带来一些不同,例如可以克服某些商家拒收的情况、实现离线支付,以及更好地保证匿名等。

  从市场层面看,DC/EP的推出可能会对现有的支付体系和金融机构产生一定的冲击。在这个过程中很可能会引发一定程度的行业洗牌,整个行业的结构可能会因此而重构。

  从宏观层面上看,DC/EP的应用将可以帮助央行更好地制定相关政策。借助于大数据分析,央行可以更好地追踪货币的流向和供需状况,从而可以更为精准、有效地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可以预见,在疫情之下,这一点将有助于各种抗疫政策的更好执行。

  从国际层面上,DC/EP的推出也有助于我国更好地对抗Libra等其他数字货币对中国带来的冲击,对于人民币的国际化也会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不过,从现有信息看,DC/EP应该会首先供国内使用,因而这一效应可能在短期内难以体现。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水星链

[0:0ms0-1:1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