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滔
DC/EP首个应用场景已在苏州落地
4月15日,DC/EP钱包在农行内测的消息还在持续发酵中。4月16日,DC/EP首个应用场景在苏州相城区正式落地的消息便掀起了新一轮的高潮。当我们细数着DC/EP正式落地的日子时,它已然出现在了我们的生活中。
据悉,苏州相城区各区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工资通过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代发的工作人员,要与代发银行签订代发协议,并在4月份完成央行数字货币数字钱包的安装工作,5月,工资中交通补贴的50%将以数字货币的形式发放。如工资代发是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之外的,须选择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之一作为交通费发放的合作银行,于5月底钱完成银行卡开设、代发协议签订、数字钱包安装工作,于6月完成数字货币发放工作。
新加坡金管局主席:中小企业跨境支付需要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5月10日消息,新加坡金管局主席表示,中小企业跨境支付需要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CBDC)。(金十)[2022/5/10 3:03:55]
尽管苏州相城区相关政府人员并未给出正面答复,金融管理局也没有正式确认消息的准确性,但根据多家媒体搜寻到的各方消息,苏州确已作为DC/EP的首批试点地区,正在配合央行及四大行有序推进试点项目。
随着应用场景在苏州的落地,DC/EP的试行速度已远超人们的心理预期,想必深圳、雄安、成都等地的试点工作也将稳步进行,试点内容还将涉及除交通领域外的医疗、交易、消费等多元场景,内容更加丰富。
但距离DC/EP的正式上线可能还需等待一些时日。就目前来讲,通过电子钱包形式发行货币需要依靠庞大且复杂的运营及管理体系,想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件还不充分,在移动支付相对发达的领域所进行的试点工作则相对可控。尽管如此,时间也不至太久,有消息称,DC/EP或在年内正式上线。
行情 | 夜间数字货币行情播报:根据Bitfinex交易平台数据显示,BTC最新成交价格 7,045.00 美元,最高价达 7,100.00 美元,最低价格 6,881.60 美元,成交量 1.57 万,涨幅 1.08 %;ETH最新成交价格 295.63 美元,最高价达 299.96 美元,最低价格 277.70 美元,成交量 17.81 万,涨幅 6.46 %;EOS最新成交价格 6.71 美元,最高价达 6.83 美元,最低价格 6.20 美元,成交量 1,051.47 万,涨幅 8.26 %。[2018/9/2]
央行为首,合作搭建技术平台
DC/EP的发放将采取双层运营机制,央行将扮演上层角色,将DC/EP兑换给商业银行,对此,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已做好了充足的技术准备。
韩国国会图书馆发布”数字货币大全”手册:据韩国经济报道,韩国国会下属国会图书馆日前发布了”数字货币大全”手册。全手册总共187页,汇总介绍了各国区块链项目的发展现况以及区块链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该手册将被分发到国会议长室、国会议员室、各派政党办事处、地方政府等各级国家行政机构。[2018/4/4]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分析平台”得知,截至目前,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已取得76项数字货币相关专利。自2019年底,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相继公布了“一种数字货币的验证方法及系统”、“一种数字货币的额度回收方法及系统”、“一种数字货币的额度投放方法及系统”、“一种数字货币的流通方法及系统”、“一种数字货币的生成方法及系统”四项专利。研究集中于数字货币的投放与管理,与中国人民银行所扮演的角色相吻合。
深圳经济学者南云楼:区块链是本,数字货币是末:《证券时报》专栏文章称,区块链概念已经成为当前全球最热门的投资对象之一。然而,区块链不等于数字货币。区块链是应用工具,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本质上只是一种奖励积分,前者是本,后者是末。两者的投资价值有重大区别。当前不少区块链概念项目,混杂进了大量发行数字货币的老鼠仓局,隐藏着巨大的投资风险。无论怎样,区块链广泛应用于现实场景当中是必然趋势。[2018/1/31]
尽管区块链技术并不是DC/EP所依靠的全部技术手段,但区块链技术的重要性无法忽视。我们注意到,在中国人民银行数字研究所公开的76个专利中,与区块链相关的专利仅有5个。据PANews统计,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的公布的区块链相关专利并不涉及研究数量最多的G06Q领域,而这恰是其他银行公开专利数量最多的领域。各机构间是否存在相互合作我们无法探知,但我们不难推测DC/EP的发行可能整合了多方的技术成果。
银行公开的区块链专利技术领域分布格局|图片来源:PANews
在区块链专利领域,除银行外,腾讯、阿里、艾摩瑞策分别凭借776、608、396个区块链专利位居前三,壹账通、平安科技、复杂美、中国联通、网心科技、元征科技、百度和趣链也均拥有超过100个区块链专利。国家电网、大学、研究院和外企也在此领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他们直接或间接地为DC/EP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微信、支付宝将扮演何种角色?
由于DC/EP具有法定货币的定位,由国家背书,具有替代现钞的职能,与微信、支付宝等电子支付相比,在使用的便捷性、安全性上存在先天的优势,不少人担心微信支付、支付宝会不会被就此取代。
事实上这个问题并不需要担心,本质上,DC/EP是货币,微信、支付宝所代表的是一种电子支付的技术手段,二者并不存在竞争关系。DC/EP对出现只是只是改变了货币存在和流通形式,微信、支付宝所提供的货币传输渠道并未发生改变。
但微信、支付宝能否参与DC/EP的发行还未有定论。
双层运营体系体系下,央行作为上层将数字货币兑换给下层银行,以充分调动商业银行的积极性,但商业银行相应的需要向央行100%缴纳保证金。同时,由于不为商业银行预设技术路线,但凡能够满足DC/EP的技术规范及相关要求的商业银行,都可以与央行实现对接。这间接地促成了商业银行间的“竞技状态”,谁的模式最能为市场所接受,谁将会占得先机。但对于商业银行外的金融机构是否能够参与数字货币发行,官方没有给出明确答复。
尽管此前有消息称中农工建四大银行、微信、支付宝等机构将参与央行数字货币的首次发行,但消息存在反复,也未经官方印证,微信、支付宝的命运依然是未知数。
微信、支付宝却一直在为DC/EP的发行做着充足的准备。以支付宝为例,2020年2月以来,支付宝相继公开了五项与数字货币有关的专利,涉及数字货币的“账户控制方法”、“匿名交易方法”、“交易执行方法”、“钱包开通方法”以及“交易处理方法”,可见,支付宝的研究层面已经深入渗透到了数字货币流通中最重要的领域。
支付宝公开的与数字货币相关的专利|图片来源:PANews
事实上,DC/EP无需依靠银行账户便可完成交易的特征,也为微信、支付宝此类成熟的电子支付平台的接入提供了可能。
我们可以看到,进入2020年来,数字化货币的推行进程陡然加速,究竟在未来,数字货币与金融、货币领域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让我们拭目以待。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