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在经济参考报刊文《数字科技提升城市“免疫力”》。文章表示,在疫情应对中,数字娱乐、远程办公、在线教育、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零工经济、无人经济、无接触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推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AR/VR等应用需求快速增长,全民数字化观念、技能和实践活动更加普及。数字基础设施加速成为社会基础设施的核心内容,5G、大数据中心、云平台、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等数字世界的基础设施已成为保障战“疫”成功的强大后盾。文章指出,要进一步加大“新基建”建设力度,提升5G、云计算、物联网、智能终端等基础型数字基础设施的全民覆盖力度,提高大数据、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区块链、北斗导航等应用型数字基础设施的普惠服务能力,推动无人化、协同化、公用化、智能化数字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和共建共用。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区块链技术有望成为公共资源交易治理创新的变革力量:8月16日消息,国家信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部副主任徐春学表示,以数字技术为依托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取得显著成效,区块链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应用价值不断显现,区块链技术有望成为公共资源交易治理创新的变革力量,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经济日报)[2020/8/16]
北大副教授徐远:央行数字货币或推动货币体系转向“国家信用+技术信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教授、数字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徐远表示,央行数字货币的出现,有可能推动人类货币体系从国家信用转向“国家信用+技术信用”。作为有国家信用“加持”的法币,央行数字货币正式落地后,推广进程可能会较为顺利。数字货币的普及应用,将对整个社会的商业行为、金融业态、监管方式产生深远影响,甚至会对技术进步、社会变迁产生重要推动。在徐远看来,比特币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货币,它更像是数字资产,也有人把它称作数字黄金。货币有两种基本性质——政府信用背书,以及央行可以调控总量以保持币值稳定,这两个性质比特币都没有。总体看,比特币和央行数字货币主要在信用基础、技术原理、总量调节、价值稳定、匿名性质和资产属性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证券时报)[2020/4/23]
声音 | 银联董事长:未来数字货币的发展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基于国家信用的央行数字货币:银联董事长邵伏军表示,基于国家货币论的角度来看,未来数字货币的发展,我们的希望也有可能最大的可能性还是基于国家信用的央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当然,法定数字货币也还在研究当中,它的形式和方案也有很多。但是从作用来说,应该说还是会产生很大的积极影响。
第一是提升对货币运行监控的效率,丰富货币政策的手段。
第二是确实是有利于提升交易流程的智能化的水平。
第三方面,切实提升支付特别是跨境支付的效率,建立开放的支付环境。[2019/8/11]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