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王勇:在疫情防控中要继续充分发挥区块链等的力量_区块链:区块链的未来发展前景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王勇在上海证券报刊文“疫情防控需有效发挥科技手段的作用”。文章表示,大数据时代,防控疫情需要“数战数决”,需要政府具有熟练驾驭新技术手段和数字管理的能力。所以,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要继续充分发挥“ABCD”即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的力量。需要认真研究如何运用区块链技术助力疫情管控。区块链技术是近两年热度较高的关键词之一,它具备去中心化、公开透明及不可篡改等特点,可运用于各行各业。在此次的疫情防控过程中,多个场景能让区块链技术发挥作用。比如运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确诊病人的精准隔离和筛选疑似病例;可以实现各地捐款捐物实时信息公开透明,不可篡改;可以实现资源溯源功能,有效防止劣质防疫产品流向市场等。希望这样的技术能很好地运用到战胜疫情中,从而真正体现出科学技术创新的价值,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贡献。

中国人大宋洋洋:区块链融入的版权服务将是文化科技发力的重点环节:10月26日消息,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宋洋洋认为,站在下一个5年的起点,展望文化科技发力的重点环节主要有区块链融入的版权服务等4个方面。(科技日报)[2020/10/26]

中国人寿区块链助推精准扶贫升级加力:4月8日,新华网刊文“扶贫助农新出路 中国人寿区块链助推精准扶贫升级加力”。文章表示,中国人寿积极探索“金融扶贫保险先行”模式,以区块链+扶贫为手段,用保险机制链接社会扶贫力量,惠及贫困家庭,以此形成了一套透明、高效的区块链扶贫模式。区块链技术把“顶梁柱”项目打造成了一本“公共账簿”,通过采用区块链技术框架实现承保数据实时对接,实现捐款人、公益机构、保险公司、受保人在内的所有项目参与方,共同“记账”和监督,任何一方都无法篡改账目。运用区块链技术助力公益项目,是中国人寿区块链技术的一个缩影。目前,中国人寿已将该技术应用于金融、保险、信用卡、企业年金等场景。未来,中国人寿将继续深入推进“扶贫保”工程,充分发挥保险、投资、银行等综合金融优势创新扶贫方法,进一步拓展“区块链+公益+保险”扶贫模式,为助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提供国寿方案、注入国寿力量,用实际行动向中央交一份满意的答卷。(新华网)[2020/4/9]

金色财经现场报道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杨东:区块链行业应拥抱监管:金色财经现场报道,在2018全球首届万国区块链技术博览会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杨东发表《区块链与众筹金融的发展》主题演讲,他指出:2018年时监管+发展之年,2018年不应该禁止,而应该是逐渐放开。应该允许区块链与金融的逐渐结合。要将区块链技术与政府监管相结合,区块链应该成为政府监管的帮手。对于非证券模式的区块链项目应该注意控制金融风险,鼓励应用创新;区块链行业应该拥抱监管并加强行业自律,防止害群之马出现。[2018/4/21]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水星链

[0:0ms0-0:54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