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警惕虚拟货币交易死灰复燃_区块链:ORD

1月3日,经济日报刊文《警惕虚拟货币交易死灰复燃》。文章称,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银保监局、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北京证监局日前联合发布防范虚拟货币交易活动风险提示。经调查,当前部分虚拟货币交易平台正在面向境内居民提供虚拟货币交易服务,甚至通过数字货币抵押推出“零息借贷”“双币理财”等项目。“这严重违反了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2017年9月份发布的《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涉嫌从事非法金融活动,扰乱经济金融秩序。”北京银保监局相关负责人说。这位负责人表示,投资者需准确认识代币发行融资活动的本质属性。所谓“代币发行融资”,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等违法犯罪活动。北京银保监局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已经对辖内各金融管理部门、网络电信管理部门、部门对虚拟货币交易、ICO及变相ICO持续保持监管高压,综合运用现场约谈、行政调查、封停网站、刑事立案等手段予以打击。

经济日报:交易平台存在虚假交易和数据造假行为:4月5日,经济日报刊文《虚拟货币交易“水”有多深》,文章指出,在市场调查中发现,前三大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的平均换手率分别为13.25%、8.33%和6.15%,都大幅高于国外持牌交易所的平均换手率2.37%。这说明交易平台存在采用机器人刷量的嫌疑。在市场调查中,随机抽取几家大型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的交易金额样本数据分析发现,其交易特征违反了Benford定律。市场调查数据显示,样本交易金额中,某个数字的出现频次呈现异常翘尾现象,这表明这些数据经过了人为修饰,并不是自然交易的结果。这进一步证明,交易平台存在虚假交易和数据造假行为。在市场调查中发现,某些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相互勾结,图谋客户的财产,人为制造系统“瘫痪”,导致客户被动爆仓。[2020/4/5]

声音 | 经济日报:别被ICO虚假宣传忽悠:据经济日报文章报道:“追求财富是人的天性,梦想一夜暴富也是人性固有的弱点。行者往往抓住人性的弱点,编织一夜暴富的神话故事,国内所谓的ICO(发行代币融资)投资就是一个典型。作为个人投资者,一定要远离ICO,不要被一夜暴富的宣传所蒙,不要沦为被收割的“韭菜”。除了割“韭菜”外,代币发行融资与交易存在多重风险,包括虚假资产风险、经营失败风险、投资炒作风险等,个人投资者都是这些风险的最终承担者,一定要谨防上当受。”[2018/8/31]

经济日报:“区块链+”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新路径:经济日报今日发文称,目前,实体经济成本高、利润薄,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现象仍然存在,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仍显不足。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可信数字化”,进而实现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流融合”,可以有效解决资金脱实入虚的问题。基于区块链系统,数据可以被有效地确权,且数据要被多方验证并不可篡改,可以较为有效地保障数据的真实性,实现“可信数字化”,从而为金融机构投资、贷款提供大量可靠的基础信息,降低了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风险。“上链”后的数据能够显著提升实体企业融资的便利性,实体经济会更加积极地推动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实物流向信息流的映射速度、广度和深度将急剧提升,进一步强化可信信息流,拉近资金流和实物流的距离。金融部门和实体部门的关系将变得更加紧密。区块链技术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项目上的广泛应用,将成为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2018/5/24]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水星链

[0:62ms0-0:48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