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官方发布消息,以太坊网络将在区块高度9,200,000进行“缪尔冰川”硬分叉。事实上我们曾多次经历过BTC的分叉,2017年还掀起了一股分叉得糖果的浪潮。
那么,你真的了解分叉吗?此篇将带你全面了解什么是分叉。
1、分叉
熟悉Github的人应该知道,一套代码的质量有多个衡量维度,Fork就是其中之一。分叉其实就是这里所说的Fork,也就是复制并加以修改应用。在这里我们以比特币为例,解释下分叉是怎么回事。
要了解分叉,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比特币。中本聪曾公布了一套开源软件,并将这套软件构件在P2P网络上。这套软件内涵特定的算法,而通过大量的算法计算,比特币得以产生。
Symbiosis关于将SIS代币从以太坊转移到BNB链的提案已获投票通过:2月14日消息,Snapshot页面显示,跨链流动性协议Symbiosis SIP-2提案近日以100%的投票支持率获得通过。根据该提案,Symbiosis协议功能将SIS代币从以太坊转移到BNB链,在BNB上部署新的流动性池SIS/BNB,以及在BNB链上实现veSIS逻辑。
此前去年2月份消息,Binance Labs宣布战略投资多链流动性协议Symbiosis Finance。[2023/2/14 12:06:13]
P2P网络的去中心化特性和密码学算法特性可以保证比特币不会被认为制造,而比特币的总量一定,也使得比特币具有极强的稀缺性。
以太坊合并历史数据公布,PoW链上交易笔数超 17.1 亿笔:9月16日消息,欧科云链OKLink公开以太坊合并历史数据,ETH PoW 历史链上总交易笔数超 17.1 亿笔,共有 15,537,393 个区块,燃烧销毁 262 万枚 ETH,挖矿矿工总数达 5,624,历史最大算力为 1.05EH/s。
在以太坊共识正式从 PoW 转为 PoS 机制后,据OKLink多链浏览器监测,截止目前,以太坊总验证人近 43 万,达 429,509;以太坊质押量超 1370 万枚,其中,Lido 位居以太坊质押排名榜第一,占比为 30.28%。[2022/9/16 7:01:31]
随着比特币越来越为人所知,比特币的交易越来越大,比特币网络原本的区块容量变得不够用。这时候,比特币网络的参与者就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
ETHPoW团队:由矿工主导的以太坊分叉是“不可避免的”:金色财经报道,ETHPoW背后的团队今天发表了一封公开信,声称其以太坊的工作量证明分叉是“不可避免的”。ETHPoW是以太坊的计划分叉。它由一位名叫Chandler Guo的矿工领导,旨在脱离以太坊主网络。Guo声称,在以太坊在所谓的合并期间过渡到股权证明共识后,分叉将允许矿工继续他们的采矿作业。但这会产生两个区块链,每个区块链都有自己的协议版本和在链上运行的代币。
ETHPoW 向以太坊经典背后的开发团队ETC Cooperative发布了一封公开信。这是对ETC Cooperative之前写给Chandler Guo的信的回应,信中讨论了 ETHPoW 分叉不会成功的原因以及矿工应该简单地迁移到以太经典
在声明中,它认为以太坊经典不会容纳所有现有的以太坊矿工。因此它声称需要的不是一个而是多个 PoW 分叉。ETC 的小池子根本无法容纳 ETH 的整个算力池。这是一个艰难的事实。面对如此确凿的事实,这次硬分叉是不可避免的。[2022/8/12 12:21:53]
这些解决方案在复制了比特币原有的代码特性的基础上,修改了部分代码,并以此产生了一套新的代码。而这一套代码,就叫做比特币的分叉。
数据:以太坊已实现市值达1488.49亿美元:Glassnode数据显示,以太坊已实现市值(Realized Cap)达到1488.49亿美元,刷新历史新高。此前ATH是在2021年8月18日,已实现市值超过1488.25亿美元。[2021/8/19 22:23:45]
更为直观的表达为:
比特币分叉主要是为了解决拥堵和扩容问题。不同的团队针对这些问题在比特币现有网络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这就是分叉。在分叉的过程中,又有新的币产生,这些币就叫分叉币。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的分叉都会产生新的币。软分叉就基本不会产生新的数字币。那么软分叉又是什么呢?
2、软分叉和硬分叉
我们经常会听说硬分叉和软分叉,那他们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呢?在这里仍然以比特币为例。
软分叉指区块链网络系统版本或协议升级后,旧的节点并不会意识到比特币代码发生改变,并继续接受由新节点创造的区块,新老节点始终还是在同一条链上工作。
硬分叉指比特币区块格式或交易格式发生改变时,未升级的节点拒绝验证已经升级的节点产生的区块,然后大家各自延续自己认为正确的链,所以分成两条链。
软分叉和硬分叉都"向后兼容",这样才能保证新节点可以从头验证区块链。
向后兼容是指新软件接受由旧软件所产生的数据或者代码,比如说Windows10可以运行WindowsXP的应用。而软分叉还可以"向前兼容"。
向前兼容是指旧软件接受由新软件所产生的数据以及代码,比如你用Word2013保存的文档,假如仍然可以用Word2011打开,就是一种“向前兼容”。
到这里你可能会问,既然硬分叉产生了两条链,是不是就一定会产生新的代币呢?
答案是否定的。
部分区块链网络在分叉了之后,负责打包的节点也将同步进行升级,随着越来越多的节点升级到新的链上,原有的链很有可能因为没有人维护而被废弃掉。
而到底会不会有新的代币产生,这就取决于团队分叉的目的了。
3、分叉的案例
BTC在这些年的发展中经历了很多次硬分叉,也产生了很多的分叉币。其中最成功的莫属比特大陆团队主导的BCH分叉,而以太坊网络上产生的硬分叉却是史上最经典的。
2016年,TheDAO项目被黑客攻击,损失了约6000万美元的ETH。为了追回被盗的资产,以太坊团队采取了分叉的方式。自此,以太坊分裂出了两条链,原链和新的分叉链。
后来的发展证明这是一次成功的分叉,毕竟ETH已经成为市值第二的加密货币,到现在依然有很多人会误以为ETC是ETH的分叉币。
4、结语
此次以太坊的“缪尔冰川”硬分叉不会有新的代币产生。2017年比特币产生了非常多的分叉币,很多用户因此遭受了不少资产的损失,比如某Xbtc就从历史的高点价10000多人民币一枚跌到了现在的几十块一枚。割韭菜的力度可谓空前。
当然了,如果你手上有BTC的各种分叉币,AToken热烈欢迎你将他们存到AToken钱包。炒币多数情况下会让你的口袋越来越空,而屯币却能让你的资产保值升值。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