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12月5日,2019南方财经国际论坛上,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托马斯·萨金特表示,在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和数字货币等创新领域,目前中国都处于相对领先位置。他指出,从传统经济学的角度上看,中国具备非常大的市场规模和体量,但早前也存在着交通运输、通讯沟通成本高,以及商业交易过程中未能履约的风险。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沟通、运输成本的问题。如果将这些问题解决,就要鼓励AI、区块链技术。比如货币,要实现安全防盗、防伪,在管理货币体系时,人们往往会制造假币,各国政府也给做出了相应的对策,而区块链技术具备确定性、永久性的特点。托马斯·萨金特表示:“这些技术是没办法改变的,通过独特的密码算法,记录独一无二的事实,没有模糊性,非常准确。”
声音 |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Eric Maskin:在很多方面,现有货币比比特币更好:在“后E美国未来科技金融之旅”的活动上,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Eric Maskin表示,“和比特币比起来,在很多方面,现有货币是更好的,比如不容易被投机,我们连比特币下周的价格都没有办法预测,它随时都可能大起大落,具有很强的投机性。这种投机性对投机者是好事,但对整个社会不是。”他还指出,区块链是好技术,加密货币不是好想法。但区块链是推动技术,可以使金融体系更加高效安全。[2019/4/12]
动态 |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石油币”并非对冲风险的好办法:据金融界消息,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Lars Peter Hansen在采访中表示:委内瑞拉法币贬值非常厉害,“石油币”并非对冲风险的好办法。如果一个国家不能稳定自己的主权货币,那么它也不能保证可以稳定自己发行的数字货币。链下可以滥发法币,链上一样可以滥发数字货币。[2018/7/27]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Robert Shiller:比特币的未来处于危险之中: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耶鲁大学教授Robert Shiller今日在接受CNBC的采访时被问及是否还认为比特币可能会在100年后面临消失的危险。Shiller表示,未来比特币会变得与现在完全不同。如果比特币到时仍存在,也许会拥有一个不同的名字。现在出现了许多改变比特币的硬分叉,这会成为怀疑比特币是否还存在的一个关键问题。Shiller认为比特币的未来处于危险之中。[2018/5/30]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