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官方消息,恒生电子区块链运营总监任珊日前表示,由中国银行业协会牵头,11家头部银行以及4家科技公司共同参与的“中国贸易金融跨行交易区块链平台”,已经完整实现国内信用证、福费廷业务上链。
互链脉搏观察,除了中国银行协会,另有央行、外管局也在联合众多商业银行,开展福费廷、信用证业务。针对跨境支付、或是银行同业间业务。
三家监管机构打造跨银行区块链联盟
“中国贸易金融跨行交易区块链平台”早在2018年12月29日便已上线,紧接着也有落地。2019年1月消息,招商银行福州分行通过“中国贸易金融跨行交易区块链平台”,为工商银行湛江第二支行开出一笔国内信用证完成信用证通知操作。
今年7月中国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白瑞明表示,已有工、农、中、建、交等12家大型商业银行及部分中小银行参与平台建设,平台拟于8月正式上线,10月召开新闻发布会。但这个发布会至今也没有召开。11月20日恒生电子的消息中,参与的商业银行数量变成了11家,同时多出4家科技公司。
央行狄刚:数字货币研究所积极探索数字人民币区块链应用:金色财经报道,9月10日消息,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表示,数字货币研究所积极探索数字人民币区块链应用,在发行层基于区块链构建了统一分布式账本,提升了对账效率;同时在国际清算银行创新中心的支持下,开展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探索使用分布式账本;同时也建设了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还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专项。(上证报)[2021/9/10 23:16:30]
相较“中国贸易金融跨行交易区块链平台”,三家监管机构中,由央行、外汇管理局牵头组建的跨境金融相关业务平台布局面更大。
2018年9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上线“央行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一期在深圳展开试点,至今已有中行、建行、招行、交行、平安、渣打等30家银行接入。其业务涵盖供应链应收账款多级融资、跨境融资、国际贸易账款监督、对外支付税务备案表四大项。
李威廉:接下来比特币走势主要取决于全球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取向:OKEx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威廉表示,接下来比特币走势主要取决于全球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取向,以及各国对加密货币的监管举措。李威廉说,本轮比特币牛市的根本原因,在于自2020年后全球主要央行的宽松货币政策,给市场带来了高通胀预期,而比特币的总量上限固定,被部分机构投资者和大公司视为“数字黄金”,认为投资比特币可以对冲通胀,因此不少上市公司和机构投资者都开始购买、囤积比特币,推动比特币价格上涨。当前主要央行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不可持续的,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货币政策的调整只是时间问题。未来随着加密货币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更多国家会出台针对加密货币的具体监管措施。(经济日报)[2021/4/27 21:01:50]
3月22日,由外汇管理局牵头成立的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开展首批试点活动,在直辖市上海、重庆和江苏、浙江、福建三省的省会城市展开。7月6日,原有的省会城市试点拓宽至全省,另外新增陕西、北京、厦门、宁波四省市试点,同时,上述9个省市共有14家银行的全部分支机构参与试点。
动态 | 印尼央行已与Facebook进行会谈 未确定Libra是否会在该国运营:据雅加达邮报8月3日消息,印度尼西亚央行(Bank Indonesia)上周已与几位Facebook高管进行了会谈,允许这家科技巨头解释其加密货币Libra,因为印尼央行现已禁止使用加密货币进行支付。 印尼央行支付系统政策主管Erwin Haryono日前出席活动时表示,Facebook近期不打算为Libra项目获得(该国)运营许可。Erwin称:“我们想知道他们到底在做什么。到目前为止,他们还不能确定是否会在印尼开展业务。”[2019/8/4]
11月11日消息,该平台试点将进一步扩大到全国19个省市。现在,其主要应用场景为出口应收账款融资和企业跨境信用信息授权查证。
商业银行间也有自发组建的区块链平台。
金色财经独家报道丨央行行长易纲:严格监管虚拟货币,研究服务实体经济:今日,在博鳌论坛上,央行行长易纲表示:关于虚拟货币,虚拟货币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比较少,有一些投机,甚至有一些,和其他的行为。所以在中国我们对虚拟货币一直是比较谨慎的。但是,实际上对于数字货币全世界的研究,中国的研究是走在前面的,我们也在研究数字货币怎么样能够以最好的形式服务实体经济,以最好的形式安全的发展,能回避有一些可能的负面的影响,使得数字货币能够更好的为经济服务,这里也包括区块链技术,也包括金融科技。整体来讲我们对虚拟货币的监管是非常严格的,同时,我们也在研究如何发挥数字货币它的正能量和更好的服务于实体经济。[2018/4/11]
10月25日消息,光大银行作为“区块链福费廷交易平台”的核心节点行成功投产上链。BCFT2018年9月由中信银行倡议,中国银行、中信银行和民生银行设计开发并上线,基于Fabric1.0联盟链搭建。
BCFT推出后不到一年的累计交易金额达到200亿元,据悉,有超过30家银行机构加入或有加入的意愿。今年9月,中信银行、中国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同时上线扩容升级后的区块链福费廷交易平台,还推出《区块链国内信用证福费廷业务主协议》。
联盟平台搭建易,维护不易,一些银行间的联盟缺少持续加入的合作伙伴,难以为继。招商银行2017年12月上线“金融同业数字协议区块链平台”,上线首日即为招行招赢通客户完成27笔共计63.69亿同业理财协议,之后几乎再无动态。中国银行曾做为早期联盟成员,加入阿尔山金融科技主导的“KYV金融联盟链”,但该联盟后续也无动作,阿尔山金融科技的官网主页上已无法查询此平台。
现在,由央行、外汇管理局、中国银行业协会、中信银行牵头或是倡议的四个区块链平台,正在主导我国银行形成联盟,合理发力金融业务。
新的货币支付体系正在构建,国际金融服务成为切入点
实际上,无论是央行、外汇管理局牵头搭建的区块链跨境金融/贸易平台,还是商业银行间自行发起的合作,主攻方向都是国际交流类业务。
中国贸易金融跨行交易区块链平台主营场景是国内信用证、福费廷业务。区块链福费廷交易平台专为福费廷业务服务。而福费廷属于出口信贷,信用证业务则是国际结算的一种。
在全球间银行、金融机构的交互业务中。中国银行正在做的事情与其他国家有明显区别。一方面,国际银行间鲜少有我国重点发力的信用证、福费廷业务。另一方面,针对瞬时跨境支付、跨境汇款和结算的业务,各国银行相继铺开,我国在这方面动作较少,同时针对银行间信息业务交流的联盟,我国也未搭建。
传统的国际银行间业务交流,主要依靠“银行间中介”SWIFT来提供服务,长期以来有两大痛点,一是交易速度受限,二是有些数据和信息需要交托给SWIFT。
随着区块链技术应用的成熟,以及国际局势等因素影响,近年已有多个国家的银行正退出SWIFT,并自建平台。《想用区块链来革新自己的SWIFT却仍抵挡不住区块链对它的颠覆》。此外,一些不在SWIFT体系内的国家和银行,也以期借助区块链平台,在跨境金融中有更多话语权。今年以来,有多个项目落地。
互链脉搏不完全统计,今年国际上至少落地了7个区块链跨境支付的项目,6个区块链跨境付款/转账项目。此外还有两项信用证相关项目,以及一项跨境结算、一项区块链发票项目。
一些值得警惕的事件随之浮现。
一国货币在国际支付、结算中使用得越多,则该国货币的国际话语权越大。各国为提升国际地位,争相利用区块链拉起护城河,银行间的联盟有时也是为了这个目标,牵头机构往往会是最大的受益者。
摩根大通2017年下半年就宣布推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同业拆借平台,联手澳大利亚澳新银行和加拿大皇家银行,在Quorum区块链平台上建立银行间信息网络,IIN旨在解决包括拉丁美洲、亚洲、欧洲、中东和非洲在内的所有主要市场的跨境支付问题。
据报道,加入摩根大通IIN的银行数量已超过100家。
不过,反观我国银行业区块链平台,虽没有直接的跨境支付、付款转账等业务,但从央行、外汇管理局,到各个商业银行,都深扎国际金融,在国际贸易业务中,为各国企业提供中国的金融服务,影响未必小。区块链技术正冲击全球金融格局,新的市场也正在选择新的力量。
本文来源于“互链脉搏”。
b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