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磊:全球走向金融货币战不可避免 诸多资产面临颠覆性重构_LIBRA:LIB价格

从目前的情况看,英国脱欧已经成为一个事实,但英国脱欧对于欧洲大陆,以及美国、中国等意味着什么,会带来全球何种格局的变化,这是全世界都应该认真思考和关注的事情。

英国脱欧对于欧洲大陆来说,不仅仅是一种规则和协议上的伤害,直接挑战了欧洲大陆的“联盟”权威。

我这样说可能很多人不理解,其实从欧盟到欧元,再到未来的防务外交共同体,欧洲大陆一直希望打造的是一个强大的,独立的欧洲联盟,也就是大欧洲梦想。

经过了几百年的战争,尤其是残酷的二战之后,欧洲也想像美国一样,组成一个各国自治,消除民族主义,但又有统一贸易规则,统一防务系统和外交战略的,足以跟美国、俄罗斯等强国抗衡的独立“联盟”。

由于这种联盟会降低各成员国的主权色彩,就需要一个强大的共识体系来推动,但这对于英国这样跟欧洲大陆博弈了几百年的“海洋法”系国家,几乎是无法接受的。

所以,英国的脱欧,是一种必然,但欧盟本来是希望英国能够低调处理,成为一个孤立事件,但让德法等没有想到的是,在美国的鼓动下,英国在脱欧谈判方面过于强势,如果这样持续下去,欧盟内部也将会持续分裂,欧盟和欧元都可能面临解体风险,这是德法难以承受的。

声音 | 肖磊:Libra会跟储备资产脱钩,并成为新的、独立的世界货币:据国际金融报报道,加密数字货币分析师肖磊表示,Facebook在其加密数字货币白皮书和Libra背后储备资产和运作模式中没有提及美元的前提下,却提到了黄金、欧元、港币和短期政府债券。肖磊认为,从其战略意图看,在前期诱惑大家把法币换成Libra的过程中,他们仍需这些可信的储备资产做保证,建立稳定性和声誉。但随着时间推移,Libra将过渡到一个完全开放的系统,有可能形成自己的价值体系。我的理解是,未来某一天,Libra会跟储备资产脱钩,并成为新的、独立的世界货币。类似于1971年美元在完成国际化之后,需要更灵活的解除发行限制,选择跟黄金脱钩。另外,Facebook在其白皮书中也并未提及美国的监管体系,以及在美国建立何种架构的问题,但Libra的创始成员基本都是英美的公司。在肖磊看来,Libra可能是一个完全由美国华尔街控制的,针对国际市场的一次升级美元国际地位的行为。虽然目前Libra对应的是一篮子货币,但肖磊认为,美元很可能依然在其中占据大头。他表示,这会在无形中刺激全球用户的“兑换潮”。而如果Libra发展较为迅速,一些弱小国家的货币可能会加速贬值或消失。[2019/6/22]

而对于美国来说,如果让欧盟和欧元持续顺利发展下去,组建自己的防务摆脱美国是早晚的事,这也是美国所构建的战后体系所不能接受的。一旦欧洲联盟过于独立,美国在面对中东和俄罗斯等诸多问题上,就缺乏具有实力的盟友,其主导的一系列国际冲突会失去正当性。

声音 | 肖磊:全球股市大跌 包括比特币在内的各类资产都会遭到抛售:今日数字货币大跌,财经评论员肖磊对此表示:“在大的金融危机面前,比特币不具备避险功能,一样会遭到抛售。全球股市的大跌,意味着恐慌情绪加重,各类资产都会遭到抛售,也包括比特币。”[2018/10/11]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要大力支持欧盟内部反欧盟的国家的原因,在德法的西边,英国将用脱欧的方式来削弱欧盟的经济影响力,美国直接承诺,如果英国脱欧,美国将迅速跟英国签署自贸协议。

而东边跟欧盟分歧越来越大的波兰已经被美国视为坚定的盟友,波兰对欧盟其他边缘国家形成巨大的影响,成了美国分裂欧洲的另一个重要工具。波兰已同意出资修建增派美军驻扎所需的各类基础设施,且刚刚从美国进口了价值65亿美元的装备,包括32架F-35战斗机、33台普惠F-135发动机还有相关的电子战系统,包括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以及情报通信等相关设备。

目前看,美国控制欧洲大陆的战略工具主要是对北约的主导权,但很有意思的是,特朗普口口声声说德法等在北约军费开支方面,负担的太少,而去年德法两国,直接有意自己组建防务体系,成立欧盟军队,领导北约的美国高层却立马警告说,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总理默克尔支持的成立欧盟军队的概念将是“重复的”和“不明智的”。

肖磊:区块链领域大部分商业模式会死得很惨:财经专栏作家肖磊撰文表示,区块链的商业模式,首先要考虑,是不是一个未来要满足大众消费的技术。比如搜索、信息传输、门户新闻、社交、电商等,如果是基于满足这类需求,区块链技术似乎成了科技手段的一种倒退。因为区块链会让这些服务的速度变慢,所消耗的电力、时间、环境等成本更高。

如果不理解这一点,对区块链更多商业模式的思考都会犯错,折腾半天结果发现是伪需求。二十年前的互联网泡沫,将来也会在区块链行业重演,大部分当时看上去很好的商业模式,实际上瞬间可能就归零解散了。[2018/6/2]

在欧洲防务领域,由于敏感度比较高,德法依然有所保留,但在经济、金融和货币层面,德法最近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已经给美国传达了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那就是不再听美国摆布,对美国变得警惕和强硬。另外,德法也希望借助这次英国脱欧,以及跟美国的各类分歧,来团结欧盟和重塑欧盟。

在传统经济层面,欧洲跟美国的差距不大,整个欧盟人口也比美国多出2亿,国际分工的多样性也好于美国,但有一点欧盟已无法跟美国相提并论,比如德法,现在最头疼是美国的互联网巨头,默克尔就说,美国大型互联网公司的市场主导地位,已对欧洲的社会模式构成挑战,欧盟需要考虑着手调查这些互联网巨头的实质影响。

肖磊:如果央行数字货币使用区块链发行,那么这就相当于是数字版“纪念币”:财经专栏作家肖磊今日发文表示,“我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如果央行采用区块链的方式发行数字货币,且不得不把发行量固定在一个数值之内(如果发行量是无限的,就跟法币的电子化没有什么区别了),那么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实际上就是数字版的,可流通和交易的‘纪念币’。”[2018/4/8]

由于这些互联网公司的存在,欧洲的传统道德体系,以及社会底层规则,尤其是整个舆论体系都遭遇挑战,对欧盟的大外交和各类政策形成巨大的影响,可以说未来可能直接影响到欧盟的“统一”,比如硬脱欧派,被称为英国特朗普的约翰逊上台,其实跟欧洲失控的社交媒体有很大关系。马克龙就差一点被黄马甲搞下台。

那我们来看看,欧盟在各领域最近都做了什么。

大家还记得上个月在法国举办的G7峰会吧,当时被美国宣布制裁的伊朗外长突然出现在G7会场,这是法国总统马克龙邀请来的,特朗普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说明什么呢?你美国制裁的人,是我的客人,也说明至少法国在伊朗问题上,跟美国不会站在一起。

德国方面,前一阵默克尔高调访华,并明确指责单边主义和维护多边主义。要知道这是在中美正在贸易领域较劲的情况下,来中国表态的。我们暂不管默克尔是否真心实意的要跟中国来合作,但至少有一个目的是很明确的,那就是给美国看看,德国完全可以自己选择合作伙伴。

区块链行业资深观察家肖磊:各项目方集中套现导致市场走熊:金色财经独家,区块链行业资深观察家肖磊近日在接受金色财经采访时就比特币行情发表观点称,监管一直存在,目前主要还是市场自身的原因,此前过于火热,导致市场被透支,尤其是比特币期货在美国上市后,华尔街开始介入割全球韭菜,很多圈内资深投资者和机构也没有来得及获利了结,深度被套。一方面华尔街抽走了数百亿美金的盈利,市场窟窿难以弥补,另一方面新进资金缺乏,各项目方集中套现都成了市场走熊的原因。之后走势会分化,一些币会持续熊下去,直到团队解散,价格归零,因为本来就是空气币,但还有一些,会有很好的走势,可能会在未来一年创出新高。因此就算市场回暖,也很难再现半年前那种疯狂走势。[2018/3/17]

从经济金融货币等层面看,德法也已全面出击,主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改革,警告美国对中国等发布汇率操纵报告、批评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希望在国际储备货币当中降低美元权重等,在美国不受待见的拉加德被提名为下一任欧洲央行行长;德国发行负利率国债;欧洲央行宣布调降存款准备金率至负值,重启资产购买计划等。

在应对互联网巨头方面,法国开征数字税,无惧美国301调查,以及特朗普的警告,刚刚法国重罚谷歌10亿欧元;欧盟对亚马逊启动反垄断调查;继续对苹果展开第三轮隐私调查等。

尤其是最近两天,德法两国财政部长高调发言,一致认为应阻止Facebook推出Libra,直接建议在欧洲禁止,以免挑战欧元地位,但同时法国财政部长认为欧盟应该拥有公共数字货币,也就是自己的数字货币。其实关于libra,目前在美国都还没有通过,德法为何这会如此高调表明态度,其实意思不言而喻,这是对Facebook的一个态度。

德法对美国的强硬,其实更深远的来看,是肩负起了领导欧盟的决心,也给欧盟其他国家展现明确的态度,从而给欧盟带来信心。

美国做出的回应值得回味,白宫不可能同时跟中国、欧盟为经济和对手,当其舆论战和威慑不起作用之后,美国自然就会归回现实主义,我在上一篇讲了,主要战争派博尔顿被特朗普辞退。而就在“炒掉”博尔顿的第二天,白宫就发布消息,正在筹划特朗普和伊朗总统鲁哈尼会面,而这也是德法所希望的。

当然,美国在应对欧洲方面,金融工具未来可能是首选,由于欧盟目前已经是一个大型经济体,欧元的使用已经辐射到欧盟大部分国家,货币所打通的经济链接,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不可逆的,如果货币层面不出问题,要想让这个主体解体,可能性还是比较小的。英国之所以能有勇气和底气脱欧,一定程度上跟当年拒绝加入欧元区有关。

从历史上大国博弈的路径来看,无论是什么样的大国对抗,不管是战争还是和平时期,都是在拼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那就是政府的融资能力,这将是未来欧洲跟美国,乃至全球诸多国家之间的一个长期的竞争格局,这种模式在于,不是胜者为王,是剩者为王。

也就是说,全球已经进入到了金融拉锯战。

就在欧洲央行进入负利率之际,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做出了近乎歇斯底里的怒吼,认为美联储在欧洲央行降息的背景下,还在等待,人家借钱能得到报酬,而我们却要支付利息。

据路透社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就美国政府债务成本仍不断上涨的问题提出另一种解决方案,他要求美联储的“笨蛋们”(boneheads)将利率降低到零以下,以减少利息支付。

而后,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说,如果存在“适当的需求”,美国将考虑发行50年期甚至100年期的国债,以降低目前规模超过22万亿美元的政府债务存在的风险,并让债务利率控制在较低水平。

姆努钦预测称,欧洲央行最新推出的宽松政策可能会促使更多全球资本流入美国国债,这将推高美国国债价格,压低国债收益率,从而进一步提振发行超长期国债以锁定低借贷成本的信心。

还记得美国独立战争刚刚结束的时候吧,当时美国欠下巨额债务,要知道当时的美国就是一个大农村,给欧洲种粮食的,国家信用面临崩溃,整个国家应该走向何方,没有人知道。因此在那个时候的美国,更主要的是路线之争,杰斐逊提出以农业建国,汉密尔顿则要把美国发展成为一个像英国一样的工业国,这种路线的争论,变成了如今民主党和共和党的起源。

杰斐逊虽然才华横溢,但大部分是以口号为主,真正解决美国当时困难的,还是汉密尔顿一通令人眼花缭乱的操作。先是发新版货币,取代旧的流通货币,然后发行新的国债,而新的国债只能用新的货币购买,然后用新债融来的钱再去还旧债,这样一来,虽然发行了大量的新币,但由于新债只能用新币来买,所以保证了新币的收回机制,不会发生恶性通货膨胀。

这一通操作下来,美国既没有在旧债上面违约,同时政府又用发行新债的方式融到了一大笔资金,关键是新债都是长期债,不用着急还,这给美国国家主导启动工业化之路奠定了诸多基础。后来才有了南北战争当中,北方工业力量最终征服南方由欧洲帝国支持的农业力量,进一步巩固了美国发展成为一个超级工业大国的战略方向。

美国目前面临的巨额债务如何解决,也将是一个历史性的,决定未来美国命运和世界新格局的问题。很大的可能是,美国依然会用最原始的,汉密尔顿的办法来解决,发行更长时间的国债,比如历史性的发行50年、100年期限的国债,然后把短期国债都还了,留下50年、100年国债,政府压力会迅速变小。

但钱从哪儿来?当年汉密尔顿发行新债的时候,是去用美国的广袤土地,铁路、矿山等作为背书,吸引欧洲人来买。这次姆努钦说,欧洲央行最新推出的宽松政策可能会促使更多全球资本流入美国国债,意思是美国国债的吸引力在于与其他国家国债的对比,这已经不是理性假说可以解释,已经进入到行为金融学的范畴了。

毫无疑问,为美国国债买单的,不仅会有欧洲人,还可能是全世界。与此同时,中国公布了自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资本开放政策,对合格境外机构投资中国国内的债券等不再设限,国债市场几乎全面向海外投资者开放。

全球进入到了国家负债能力的竞争时代,而这种竞争,远比战争时期的融资扩张要更加复杂和危险,因为各自对自身和对手的理解,都将非常有限,最终将会在某一时间,造成某些国家信用体系的崩盘,世界可能会进入新的动荡时代。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水星链

[0:0ms0-0:52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