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事件:8月26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研究工作组召开了关于供应链金融领域区块链应用实践与标准化建设的研讨会。
互金协会主导区块链应用研究,推动区块链供应链金融落地应用。此次会议中,与会代表分析了区块链技术多个优势,如信息难篡改,可追溯等特点,能有效解决供应链金融部分业务环节痛点,并且提出区块链与其它技术结合对供应链金融服务能产生积极的影响。此次会议后,协会即将陆续开展供应链金融领域区块链安全合规应用,结合云计算,物联网等其它数字技术。互联网金融协会将牵头,积极共同推进“区块链供应链金融”领域系统建设、跨链协作、信息存证、风险防控、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应用实践及标准化建设。互联网金融协会是由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国家有关部委组织建立的国家级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组织,2015年12月31日正式成立,其目的是为了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随着区块链行业的快速发展,互金协会将持续推进区块链行业应用研究,推动区块链与实体经济行业加速创新融合、健康发展。
中国互金协会举办“区块链金融安全合规应用的政策与实践”线上培训班: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区块链技术金融应用 评估规则》(JR/T 0193—2020),明确了区块链技术金融应用的实现要求、评估方法和判定准则,为充分发挥区块链技术集成创新优势、加强区块链金融应用风险防控提供了标准指引。为落实好《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发布金融行业标准推动区块链技术规范应用的通知》(银发〔2020〕162号)中关于行业协会加强区块链技术金融应用行业自律管理的相关要求,帮助从业机构理解和把握区块链金融应用相关行业标准,推动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安全合规应用,应广大从业机构的需求,协会近日举办了“区块链金融安全合规应用的政策与实践”线上培训班。协会副秘书长杨农出席培训班并致辞。
本次培训邀请了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数字货币研究所有关负责同志就区块链技术发展趋势、区块链金融应用实践和行业标准宣贯等焦点问题进行授课。近200余名来自金融机构、科技公司的代表参加了培训。参训学员表示,此次培训内容详实、解读权威、实用性强,有助于提升从业机构对区块链技术的运用和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区块链技术金融应用风险防控机制。(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官网)[2020/8/19]
供应链金融将率先推动区块链行业落地,引爆新热点。我们认为,区块链适用的场景需具备以下条件:1)有用户群体;2)有共识规则;3)有价值交换诉求。我们认为供应链金融、数字版权等场景对加强社会管理、提升企业运行效率更为重要,相关企业将快速推动区块链应用落地。围绕核心企业信用传递开展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是一种新兴的、规模巨大的存量市场。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为13万亿元,预计2020年增长至15万亿元。供应链金融能够为上游供应商注入资金,提高供应链的运营效率和整体竞争力,对于激活供应链条运转有重要意义。
声音 | 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利用区块链等技术提升信用监管精准化及智能化:金色财经报道,在2019中国网络诚信大会“互联网+”模式下的城市信用体系建设分论坛上,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尚冰表示,将信用建设和信用监督中的行之有效的办法上升为制度规范,利用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提升信用监管的精准化、智能化,积极发挥政府部门、行业组织、社会机构、舆论监督等各个方面的独特治理优势,鼓励开展差异化的信用评价服务,加强城市信用红黑名单宣传效应,不断加大失信惩戒的力度。[2019/12/3]
在供应链真实贸易背景下,供应链贸易企业积极“上链”。基于工信部《2018中国区块链产业白皮书》中分析了包括腾讯区块链、易见股份、金融壹账通和浙商银行等四家企业供应链金融平台案例,基于供应链真实贸易背景,区块链的技术特点使得供应链上下游各方积极“上链”。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系统,对交易双方真实贸易背景做实时记录和刻画,基于供应商基于巨大而真实的贸易背景,上下游企业迫切需要区块链这样的技术平台来解决行业痛点,企业积极拥抱区块链态势明显。
声音 |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存量风险尚未完全消化,监管合力尚待进一步形成: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发文称,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存量风险尚未完全消化,增量风险时有发生,单点风险爆发可能性较大,监管合力尚待进一步形成。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一阶段工作安排包括:进一步健全适应互联网金融创新特点的监管制度和要求;强化准入管理和对互联网金融的统筹监管、穿透式监管和宏观审慎管理;健全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工作体制机制,加大对各类以互联网金融名义实施非法集资、违规营销、商业欺诈等非法金融活动的打击力度。[2018/7/17]
风险提示:监管政策不确定性、区块链基础设施开发不达预期。
1.互金协会召开区块链研讨会,供应链金融迎来区块链时代
声音 |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区块链等新技术应运而生,现代金融与大数据的融合发展迅速:今日,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信息服务管理局指导的“2018中国金融信息服务发展高峰论坛”在京召开,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马利出席论坛并发表致辞。马利表示,近年来互联网给金融信息服务行业带来了深刻变革,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应运而生,现代金融与大数据的融合发展迅速。当前多重因素交织叠加,为金融信息服务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便捷,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风险和挑战。[2018/7/3]
事件:8月26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研究工作组召开了关于供应链金融领域区块链应用实践与标准化建设的研讨会。
互金协会主导区块链应用研究,推动区块链供应链金融落地应用。此次会议中,与会代表分析了区块链技术多个优势,如信息难篡改,可追溯等特点,能有效解决供应链金融部分业务环节痛点,并且提出区块链与其它技术结合对供应链金融服务能产生积极的影响。此次会议后,协会即将陆续开展供应链金融领域区块链安全合规应用,结合云计算,物联网等其它数字技术。互联网金融协会将牵头,积极共同推进“区块链供应链金融”领域系统建设、跨链协作、信息存证、风险防控、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应用实践及标准化建设。互联网金融协会是由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国家有关部委组织建立的国家级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组织,2015年12月31日正式成立,其目的是为了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随着区块链行业的快速发展,互金协会将持续推进区块链行业应用研究,推动区块链与实体经济行业加速创新融合、健康发展。
赛富亚洲基金阎焱:除了区块链,中国互联网还有很多问题值得关注:近日,在在深圳IT领袖峰会上,赛富亚洲投资基金阎焱表示,中国99%的人都不关注区块链、比特币,绝大多数人都是不懂的。“对于科技大潮流,不是一拥而上就能成就的事情,需要更多理性的人,在大潮下理性的思考,它的发展是个理性的过程。”对于将于与区块链无关的互联网称为“古典互联网”的说法,阎焱说,“这是胡扯,赚钱的道理都是一模一样的。”阎焱表示,除了区块链,中国互联网还有很多问题值得关注,比如现在一批独角兽公司都上市了,还有一些10年后可能会改变世界的公司应该怎么走等等。[2018/3/26]
供应链金融将率先推动区块链行业落地,引爆新热点。我们认为,区块链适用的场景需具备以下条件:1)有用户群体;2)有共识规则;3)有价值交换诉求。结合现实应用场景,我们认为供应链金融、数字版权等场景对加强社会管理、提升企业运行效率更为重要,相关企业将快速推动区块链应用落地。围绕核心企业信用传递开展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是一种新兴的、规模巨大的存量市场。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为13万亿元,预计2020年增长至15万亿元。供应链金融能够为上游供应商注入资金,提高供应链的运营效率和整体竞争力,对于激活供应链条运转有重要意义。2018年8月10日,全国首张区块链电子发票在深圳国贸旋转餐厅开出,截至2019年8月10日,深圳区块链电子发票已开出超600万张,已有超过5300家企业注册使用区块链电子发票,其中包括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微众银行、太平保险、沃尔玛、百果园、国大药房、深圳地铁、深港出租车、西湖出租车、万科物业、碧桂园等多家大型重点企业。区块链与实体经济和传统金融的融合将是大势所趋,以供应链金融为代表的金融行业应用,将推动区块链落地应用新热点,打开行业发展空间。
在供应链真实贸易背景下,供应链贸易企业积极“上链”。基于工信部《2018中国区块链产业白皮书》中分析了包括腾讯区块链、易见股份、金融壹账通和浙商银行等四家企业供应链金融平台案例,基于供应链真实贸易背景,区块链的技术特点使得供应链上下游各方积极“上链”。易见股份公司基于区块链技术研发的“易见区块”供应链金融应用系统于2017年4月上线运行,系统围绕“核心企业、可控商品、动态资产ABS”场景,服务涉及制造、医药、物流、大宗、航空、地产等近十余个行业和十余家金融机构。“易见区块”平台可实现“贸易刻画、交易可视、信用机器、银企直联、隐私保护”五大功能,“易见区块2.0”体系打造了可溯源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重点解决供应链金融场景中的数据信任和金融风险问题。截至2019年8月27日,“易见区块”供应链平台已完成113503条可信交易,可信交易额超过100亿元。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系统,对交易双方真实贸易背景做实时记录和刻画,基于供应商基于巨大而真实的贸易背景,上下游企业迫切需要区块链这样的技术平台来解决行业痛点,企业积极拥抱区块链态势明显。
风险提示
1.监管政策不确定性。目前区块链处于发展初期,全球各国对区块链技术、项目融资和代币的监管都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因此行业公司项目发展存在不确定性。
2.区块链基础设施开发不达预期。区块链是解决供应链金融和数字身份中核心技术,目前区块链基础设施尚不能支撑高性能网络部署,去中心化程度和安全都会对高性能存在一定的牵制,区块链基础设施存在开发不达预期的风险。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