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数字货币的出现让人感到猝不及防。7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表示,国务院已经批准央行研发数字货币;7月18日,在被问及FacebookLibra时,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表示“中国自己也可以发行这样的货币”;8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表示,央行数字货币已经“呼之欲出”。
央行数字货币的出现其实并非一朝一夕。经过五年的酝酿,央行对DC/EP的定位、管理、技术选择等进行了深入思考,也明确了一些细则,国内在加密货币领域的发力显而易见。但是此次央行提出的DC/EP与“正统加密货币”之间有多大的关联性,DC/EP又会对加密货币和区块链行业带来什么影响呢?
本期哔哔圆桌派,我们请到了中科院计算所上海分所所长&起点资本合伙人孔华威、MykeyCEO乔治盛、自称为“归零币投资人”的刘明、MuseNetworkFoundation发起人&亚洲区块链基金会董事郭小川,以及伦萨学院院长古千峰来和大家聊聊央行数字货币。具体内容整理如下。
圆桌大咖秀:
圆桌第一问
最近央行推数字货币又成了大家追逐的热点,而且好像来得特别快,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也表示,从去年开始,相关人员就一直在加班加点做相关系统的开发。各位大佬觉得,央行“赶工”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
孔华威:去年7-8月左右,吴晓灵来上海调研时,我冒大不韪说"无币区块链是耍流氓",她没有吃惊,来的一行专家也没吃惊,所以可以说,央行在这方面是有技术准备的。
不过这次提出央行数字货币,主要是Libra造成的,内部都统一了,必须发币,不发币就被美国抢占先机了。而且这个时候,是由央行,而不是和Facebook对等的微信来发布这件事,似乎在格局上,我们有"优势",层面更高。
印度储备银行副行长:央行数字货币可能会扼杀加密货币:金色财经报道,据当地媒体周五报道,印度储备银行副行长 T. Rabi Sankar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组织的网络研讨会上谈到了央行数字货币 (CBDC) 对比特币和以太坊等加密货币的潜在影响。RBI认为,CBDC实际上能够消灭私人加密货币可能存在的任何小情况。Sankar解释:即不应“仅仅因为它们有高科技的支持”就允许加密货币。任何可以用于良好的工具也可以用于不受欢迎的用途。与此同时,印度政府仍在制定该国的加密货币政策。本周,经济事务部长透露,政府正在敲定一份关于加密货币的咨询文件。印度中央银行目前正在开发自己的 CBDC。该银行本周表示,将采取“分级方法”推出数字卢比。(news.bitcoin)[2022/6/4 4:02:31]
之前有很多民间的“一带一路币”在这个时候被"倒逼"出生了。我觉得这对数字货币、钱包的普及,都有好处。
很多事情,都是倒着的。比如房子,先廉租,公租房,后商品房,就不会出现现在的困局。数字货币可能也是这个逻辑。实际上,应该让国外人玩我们的人民币数字货币,然后14亿人加入,去国外花人民币数字货币,这是顺的。但是目前看来,国家的出发点是数字货币先做到更加透明可控。
不过,因为用上了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所以我个人是支持人民币数字货币的。
圆桌第二问
说到央行数字货币,你们首先会想到什么,或者说各位印象最深刻的点是什么?
郭小川:我这次看到副司长的演讲,印象最深刻的是这样一句话,先引用一下。
“特别是在账户服务和通信网络覆盖不佳的地区,民众对于现钞依赖程度还是比较高的。所以我们DC/EP的设计,保持了现钞的属性和主要特征,也满足了便携和匿名的需求,是替代现钞比较好的工具。?”
美联储理事沃勒:不需要央行数字货币来实现更快的支付:3月26日消息,美联储理事沃勒在关于央行和数字货币的线上研讨会上发表讲话,沃勒表示,不需要央行数字货币来实现更快的支付,我还没有被说服美国需要央行数字货币。美联储已经投入了“相当大”的资源来理解数字货币、区块链。(金十)[2022/3/26 14:18:40]
这两句话给我两个认知。第一,央行数字货币支持可控匿名,也就是说央行是支持匿名交易的,用来替代现金。这起码刷新了我对于过去央行金融体系设计的认知。我对于国内金融体系对隐私权的保护有了信心。
第二,支持无网络支付。这是超越大家对于电子支付、数字货币支付认知的。其实在13年的时候,就有人提出过比特币无网络支付方案,不过最终没有钱包去真正落实这个技术方案。央行数字货币能做到这种程度,不得不说,让我很惊讶。但如果是这样的话,就意味着要用区块链技术。所谓的“不一定用区块链”的说法,可信度就不高了。
圆桌第三问
从目前的信息来看,央行数字货币旨在取代现金,但是电子支付很显然已经在取代现金了,你们认为DC/EP的推出是否有必要呢?
古千峰:从目前比较可靠的消息来看,现在的电子支付主要用于2C业务,2B业务仍旧走银行路径。DC/EP会以2B为主,也就是贸易与金融。这个思路从周小川行长一直延续到今天,没有变化,而且越来越清晰。
说得简单点,这就是一个人民银行发起的供应链金融平台。它从去年9月份就开始做了,也有过公开报道,目前的试运营主体是:人民银行贸易与金融区块链平台,简称PBCTFP,背后是人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这是该所唯一的数字货币试点项目。据报道,目前上面跑的贸易量已达300亿,对接的企业都是500亿年交易额的龙头企业。
美联储卡什卡利:没有人向我阐述过央行数字货币的好处:美联储卡什卡利称,没有人向我阐述过央行数字货币的好处。(金十)[2021/11/10 6:42:45]
这个平台可能包括四个部分:供应链、金融、监管和跨境。供应链就是贸易与物流,金融就是借贷,监管就是工商税务海关等,跨境就是跨境结算。
搞这个平台的目的是:结合中国企业所有制的特殊性以及经济发展现状,建立国家级的供应链金融系统,将数据流和资金流打通,有效传导信贷,刺激经济发展,防范金融风险,并借供应链的长尾效应,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央行牵头干供应链金融有多重要呢?我来说下自己的经历。
我干了15年外贸,服务上海东方国际集团。这个企业当时是中国纺织品进出口老大,很有钱,银行也愿意贷款,但是无法把授信传导到下面的工厂,很多工厂都要靠高利贷过桥周转资金。而我们这则是有大量资金沉淀着。因为互相之间的合同、票据、应收应付可能会因为利益,合作造假。
这个问题到目前还很普遍。很多大的龙头企业建立起了供应链系统,但是无法打通银行、票据、产权等市场,是跛脚鸭。现在央行牵头搞供应链金融,甚至以后可能会发行数字货币,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这种数字货币将有助于实体经济和贸易发展,有助于面向中小微企业的普惠金融发展,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路战略,是当下金融领域的大工程。
但是CBDC和币圈一毛钱关系也没有。该炒的炒,该割的割,该盘的盘,币圈游戏继续玩。虽然CBDC不是我们所期待的数字货币,但是他对我们每个人,每个企业,每个家庭的影响将远远超过我们玩的“币”。
圆桌第四问
英国央行首席经济学家霍尔丹:央行数字货币的道路尚不明朗:英国央行首席经济学家霍尔丹:央行数字货币的道路尚不明朗。数字货币可能减轻下限约束。(金十)[2020/11/18 21:13:48]
DC/EP要满足这些需求:电子支付、匿名、30w及以上TPS。目前来看,电子支付要能实现信息匿名,似乎只能采用区块链技术,要达到30w以上的TPS,现有的公链是否有机会?
古千峰:目前双层架构的DC/EP暂时不会对区块链技术有强制性要求,对匿名性是选择性要求。一层抛接口,二层供应链、银行以及监管单位对接接口,不限技术。事实上,目前已经在对接央行平台的企业、银行,甚至监管机构中,既有做服务器架构的,也有做区块链架构的。
但未来,肯定都会用上区块链架构,因为里面涉及到银行对供应链的信任问题。由于这个项目是央行起头的,不跟进的企业会很惨。惨到什么程度呢?以后不上这根链网就贷不了款,和主流生意没关系。
中国目前的经济结构二元化已经很严重了,这个数字货币二层架构设计与经济结构相符。对于区块链行业来说,我认为这是个天上掉馅饼的好机会。我在朋友圈说:一个巨大的全局性红利已经来了,抓的准,一年从零开始直接做到上市。但问题中说的公链不一定有机会,联盟链机会会很多。另外,技术是其次的,业务资源最重要。
孔华威:?我觉得联盟链和公链会模糊,当联盟链节点多了,就"公"了。
圆桌第六问
央行数字货币似乎是一种基于央行信用背书的稳定币,你们认为,其与Libra相比孰优孰劣?相对于现有的电子支付解决方案以及原生的加密货币,DC/EP有竞争力吗?
动态 | 编造“央行数字货币工作组在会晤相关公司人员”虚假信息 一网站工作人员被行拘:1月22日,郑州市局官方微博通报,日前,郑州市局在工作中发现,“中华网”河南频道公司使用自媒体账号“企业时报网”在凤凰新闻网上发布关于“央行数字货币工作组在上海会晤相关公司人员”的虚假信息,该信息误导了广大网民视线,扰乱了互联网公共秩序,并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经查,该网站工作人员李某某(女,24岁,周口人)对其编造并发布虚假信息的事实供认不讳,局依法对其作出行政拘留5日处罚。[2020/1/22]
乔治盛: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跟Libra相比有没有优势。我觉得这个问题可能有点大,货币的影响力基本就是这个国家的影响力。就像刚刚老孔说的,一带一路币其实是中国文明和经济的输出。这个世界上共产主义相对于资本主义,集体主义相对于自由主义,其实还是相对劣势的。
这是意识形态的问题,我们国家的朋友圈较小,共识也较小,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央行要996的原因,要快速发展,至少也要秀秀肌肉。技术上,我觉得没什么大问题。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有一个全球最大的市场。
第二个问题是,和现有支付方案相比是否有竞争力,我认为没有竞争力。央行领导也说了,先解决30wTPS的问题,再跟我说C端的事情。
然后是商家和用户体系上的问题。区块链的特点是信息确权。但是在C端上,这不是最大的问题,成本是最大的问题。
现有的基础设施虽然很贵,中间有大量的清算网络,但这个巨大的系统已经建设了几十年了,边际成本是很低的。我们现在使用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个人和商家分摊的成本很低。区块链也要经历这个过程。前几年花旗等银行的区块链联盟就做不下去了,因为成本太高了。
我现在更关注央行的二层结构怎么玩。这里是整个社会商业模式的重构,数字真正成为资产的过程,我们这一代会有幸见证。
古千峰:已经有了。关于二层结构,打个比方,这个系统就像一条八爪鱼,身子是一层,脚是二层。这些脚是由某一核心企业和无数相关企业组成的供应链,还有些脚由银行、工商、税务、海关等部门组成,之间实现信息分层级共享。
除了信息共享之外,再把目前使用的传统交易与信用工具,如支汇本票、应收应付、物权凭证、资产凭证、合同等都用数字货币进行结算。
刘明:我不相信央行的这套东西真的能匿名。估计跟微博一样,前台匿名,后台实名。如果一个账户可以选择匿名交易,也可以选择不匿名交易,那本质上一定是不匿名的。因为你的资金账户一定有个存储地址,读取这个地址就能知道你的信息,这就是实名交易。你的钱能在匿名地址和不匿名地址之间无缝切换,我是不理解怎么做到的。
乔治盛:金融脱媒是非常乌托邦的事情,涉及的意识形态、技术变革、文明历史,应该是一个演进的过程。我更愿意相信有一个虚拟的小的原生乌托邦,不停做社会实验,这也是目前看起来我觉得区块链对现实社会的主要价值——原生乌托邦。
孔华威:是社会实践的大场景。国家级的KYC这件事,好像很矛盾。如果真是走现金替代方案,就不应该进行实名验证......另外,我再说一个观点。每次活动上都有人说,我们生活在两个世界,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数字世界,真的就只是互联网而已,而区块链只是互联网的升级而已。
刘明:其实币圈根本不应该关心这个,无论是央妈的数字货币还是Libra。不能炒的币,你关心干嘛,要关心技术的话,随便哪个书店一架子的书,自己去看。
区块链如果不是为了保持去中心化,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联盟链之类的根本就不是区块链,只是加强版的分布式数据库而已。凡是节点不能自由加入的区块链,都是假区块链。
圆桌第七问
为了避免货币超发的情况发生,央行将DC/EP限定于M0,同时央行在竭力避免DC/EP对现有实体经济产生冲击,央行对加密货币技术的采用是否过于保守,是否在引导公众注意力远离区块链,甚至扼杀加密货币?
乔治盛:其实我们政府治理国家是很有智慧的,口子都没有关上。治理是很复杂的事情,一杆子打死不符合我们国家的利益。DC/EP的问题是内部治理的问题,不是冲击与不冲击的问题。怎么实施,怎么平衡原有金融架构体系的利益是更大的问题。
央行是有智慧的,告诉大家方向了。我们国家房地产350万亿,加密资产才多少。央行提数字货币,我觉得是认可,认可比特币的价值,也是应对和震慑。
刘明:央行数字货币真的能替代M0,也就是现金吗?完全不可能。
假设真的有这样完美的匿名技术,领导也真的在推了。大家都知道,比特币如果私钥丢了,钱就没了。现在一个老大爷把央妈币丢了,找央妈要钱,央妈说这是匿名的,我也没办法,你觉得会怎样?
从维稳的角度来讲,这种币就是不合格的,因为老百姓不理解啊,你央行出的币,我丢了个密码怎么就没有了呢?
区块链的精神是什么?大家可以去翻比特币的白皮书。所有的电子货币,当时有egold,ecash等,这些最终是怎么死的,要么中心化跑路,要么被监管抓了。实在没办法,中本聪想到一种在去中心化情况下的转账系统。区块链是不得已而为之,并不是因为技术有多牛。
现在央妈出了个币,它天然就是有中心的,这个不需要解释。那它要区块链干嘛呢?实际上就是叠床架屋,另一套清算系统。这种币不可能真的匿名,只能是实名,既然是实名,那它取代不了现金的使用场景,左右都是死。
要么匿名,面对维稳压力、老百姓的不认可,要么不匿名,跟支付宝一样。左右都是死,所以我说最终的结果,能做到支付宝就不得了,实际上可能会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圆桌第八问
各位大佬对央行数字货币持何种态度,你们认为其对行业的影响是什么?
郭小川:我认为,短期内不会对金融体系产生实质影响。央行一直希望维持金融稳定,即使变化也是非常稳定的渐进。因为大事办好了,才能保住饭碗。
我认为央行数字货币不可避免还是会用到区块链技术,其最大的影响在于对全球金融体系起到一个示范作用。
央行数字货币与Libra一起,回答了一种新的金融范式存在的可能。是新一波人类金融体系演进的开端。会让主流人群从认知上接受数字货币并不只是用来钱的,他是一种实在的有用的技术。
今年年初,有一个中型国家的金融创新部门联系到我,希望我能够帮助他们联系央行,帮助他们设立他们国家的数字货币研究所,并且表示这件事情是总统办公室主任直接安排的。最终这件事情没有办成。但我第一次切身感受到了其他国家金融当局对于数字货币未来潜力的重视,以及这个方向的大势所趋。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