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8年3月24日,100天前的盎然春天,仿佛万物都在等待一次破土新生的时机。那时,币看团队怀揣着酝酿已久的笃定“火种”前往东京,向整个行业宣布“K站”的诞生。100天过去,币看K站亦即将开启公测。从宣布到即将公测的这段时间里,K站的产品和运营如何?币看K站团队在这一路上做了些什么呢?
且不说币安的公告是否能够真正解释这次事件,但是事实已经发生,大量的用户KYC资料已经在电报群发出,而且很多KYC中都带有写着“币安日期”的纸条,这其实已经说明,有些币安用户的KYC资料确实泄露了。更有意思地是,这个发布KYC资料的电报群很快就被解散了,在解散前,电报群中的人数已经接近1万人,可见此事造成的影响确实很大。
2
不仅是币安,其他交易所也出现过信息泄露的事件。近期,很多用户都会收到数字货币相关的推销电话和短信,这些人会自称是来自火币等交易所,并且能够提供数字货币交易服务,希望用户能加入微信群。通过这些,我们也可以推断出,大量交易所用户信息可能已经遭到泄露,交易所用户数据已经成为了很多不法之徒的重要目标。
币安已在第11轮销毁中销毁了26.5亿个LUNC:金色财经报道,币安已在第11轮销毁中销毁了26.5亿个Terra Classic(LUNC)代币。币安销毁的LUNC代币总数现已超过355亿枚,其中社区销毁量超过680亿枚。交易员对销毁反应积极,LUNC的价格上涨了3%。根据7月1日执行的一笔交易,币安将26.5亿枚LUNC代币转移至销毁地址,减少了流通供应量。该交易还涉及交易费用1325万LUNC。每当网络上发生交易时,Terra Classic燃烧机制就会自动燃烧代币。销毁的代币数量与流通数量相关。这确保了代币的总供应量不断减少,假设其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
据Coingape报道,币安在6月份销毁了10.4亿个LUNC代币。尽管币安将LUNC现货和保证金交易费用的贡献从100%降低至50%,但社区对加密货币交易所及其首席执行官赵长鹏提供的支持表示感谢。[2023/7/2 22:13:17]
交易所“黑客”风波不断,还真的安全吗?
数据:Amber向币安发送699万枚GRT,近十日共转入8783万枚GRT:2月6日消息,Praxis Research发推称,链上数据显示,Amber向币安发送了699万枚GRT(93.4万美元),转账路径为:The Graph: Multisig→0xc10a→Amber→0x0ca2→0x5b99→币安。经统计,Amber在2023年1月8日至2月6日期间向币安转移了8783万枚GRT(约合1162万美元)。[2023/2/6 11:50:37]
其实,这已经不是币安第一次遇到“黑客”了。今年5月,币安发生过更为严重的盗币事件,黑客直接攻入了币安的系统,而且一次性转出大量比特币,还没有触发风控系统,最终导致黑客从币安热钱包转走了7000枚比特币。虽然币安最后自己出钱填补了这个窟窿,但是也可以看出币安在安全方面确实有些漏洞,这也难怪此次KYC资料事件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
Bondly将在今日上市的币安NFT市场上发布新的NFT:据官方消息,Bondly将在币安NFT市场上发布新的NFT,作为提高粉丝和创作者参与度的平台,引领Bondly创作者合作伙伴阵容的是两届全英音乐奖得主刘易斯·卡帕尔迪(Lewis Capaldi),他将在新市场上推出首张卡片的续集《Big Fat Sexy收藏卡系列》。除了新的NFT,创作者粉丝将能够购买,出售,交易,并在新的市场上的质押其拥有的NFT,且将允许二级市场粉丝访问他们的数字收藏品。
据悉,Bondly是一种可互操作、透明和便携的交换协议,旨在革新传统的托管方式,使每个人都进入自己的数字市场。[2021/6/24 0:03:16]
仔细想想,如果真的是黑客盗窃数据,其实这道理也能说得通。现在数字货币交易所的数据安全系统还没有很完善,盗取用户资料比直接盗币来的简单多了,拿着用户资料去威胁交易所给钱,做这个事情的效率,比起辛辛苦苦去盗币要高很多,而且最终也能获得几百个BTC的收益。
FSD上线币安智能链PancakeSwap:据官方消息,FSD上线币安智能链PancakeSwap将于今日5月13日14:00 UTC 时间(北京时间22:00)开启交易。
据悉,FSD基于去中心化合成资产协议,以解决支付指令交互问题,并将所交互数据类型的数据带到链上,汽车智能召唤系统Smart summon的命令调用,以及使用权限等功能。FSD不仅限于用于交互、支付金融合约,任何指令协议都可以使用它来进行请求与应用。
FSD发行总量1000亿枚,无私募、无预挖,此次上线BSC流通数量为20%,其他部分为机构、基金会、团队所持有。[2021/5/13 21:59:59]
所以,整体看来,盗取用户资料对于黑客而言,是个“高性价比”的活儿。但是,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这真的只是个黑客事件?
3
假黑客,真员工,泄露资料的是自己人?
币安:已暂停以太坊和基于以太坊的代币的提现:交易平台币安(Binance):为了解决拥堵问题,已经暂时暂停了以太坊和基于以太坊的代币的提现。(金十)[2021/2/19 17:31:10]
随着事件的发酵,币安和黑客的谈判记录疑似曝光。根据Coindesk的消息,周三公布币安KYC信息之前,笔名叫作“BnatovPlaton”的黑客与Coindesk记者进行了长达1个月的沟通。
在这场沟通中,Platon表示整个事件要追溯到5月份币安热钱包被盗,当时币安只声明了黑客盗取了大量用户API秘钥和其他信息,但是并未提及用户信息也被泄露。
Platon随后又说,他不是币安被盗事件的黑客,但是他拿到了部分币安用户的资料。更有意思地是,Platon声称很可能是交易所内部人士帮助黑客公开了很多API信息,允许黑客直接访问客户帐户,从而导致了最终用户资产的丢失以及信息资料的泄露。
来源:Coindesk
内部员工联合黑客泄露用户隐私,这对于币安来说,可能是非常致命的打击。要知道,Facebook用户隐私泄露后,遭到了多个国家的调查,创始人扎克伯格也到美国国会参加了听证会,最终Facebook支付了50亿美金的罚金才得以和联邦贸易委员会达成和解,扎克伯格本人也失去了用户隐私权方面的最终决定权。
币安属于数字货币交易所,可能不会受到美国监管部门的制约,但是用户隐私泄露事件在当代互联网时代,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内部员工泄露属实,那么币安内部的风控都没有完全做好,更何谈对用户的安全呢?
数字货币行业仍处于非常早期阶段,各种购买KYC信息的消息满天飞,这就导致很多用户的KYC信息也非常混乱。因此,要想真正追查出事件的“始作俑者”确实非常不易。数字货币交易所既然承载着交易的服务,最基本的用户资料以及资产的安全必须要能保障,否则用户就等于在“裸奔”,而且毫无安全感可言,那么这家交易所可能也很难发展地长久。
4
互联网黑产,员工倒卖用户隐私很常见?
不止是币安,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出现过用户个人信息泄露的情况。相信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很多推销机构会莫名其妙地给我们打电话,甚至通过身份证号,不用千元便可买到包括各种个人信息。但是我们根本没有告诉这些机构,那么他们是如何拿到的呢?
根据已经发生的用户信息泄密事件来看,内部员工泄密是主要原因之一,并且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似乎成为了互联网时代的黑色产业。这些员工通过售卖用户信息,可以获得很高的收益。
根据新闻报道,此前有银行员工以20-50元每条的价格,将800余条包含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余额、手机号在内的储户信息售卖给上线,上线再从多家银行收集信息,最终统一专卖,从而实现整个产业链的获利。
试想下,银行这种风控如此精密的机构都会出现信息泄露事件,更不要提普通的互联网公司了。因此,互联网用户信息泄露已经是个非常成熟的产业链。
甚至还有几年前,苹果5C发布以前,有一家代工厂的工人从厂里偷走了数千个iPhone5C外壳。据悉,这名员工在一名保安的帮助下,在驾驶一辆装满iPhone5C外壳的卡车时避开了监控摄像头。当时,这是苹果供应链中最具破坏性的泄密事件之一。iPhone5C的图片出现在互联网上,破坏了苹果9月份的发布会。
从那时起,苹果公司加大了努力,以减少工厂盗窃和泄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苹果成立了“新产品安全团队”以监控敏感的供应商安全事宜。从那时起,该团队已经阻止了大多数设备泄密事件。
然而泄密仍然是一种威胁。电子泄密尤其麻烦。即将发布的iPhone的CAD渲染和原理图泄露已经展示了可疑的三镜头摄像头设计。苹果要求供应商运行物理上独立的计算机网络。对于CAD渲染图,苹果需要在第一网络内部有个额外的隔离网络。CAD文件被加了水印,以阻止员工拍摄屏幕截图。
图:网上流传的新一代iPhone
这些泄密的主要需求者是周边配件的生产商,如保护套、充电线、耳机、贴膜等厂商,还有那些需要新闻信息的自媒体。
5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现在的互联网信息倒卖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有三个,分别是数据源头、中间商和消费者。
数据源头为掌握核心数据的机构工作人员,俗称“内鬼”,这些人利用职务之便,可以毫无成本地获取用户数据,然后将这些数据卖给中间商。中间商里面还有大、小之分,大中间商的数量不多,但是在整个产业链中影响巨大,他们负责和各个“内鬼”对接,然后掌握着大量的隐私数据。
随后,这些大中间商再将数据分销给小中间商,这些小中间商再对接集团等有需求的消费者。整个产业链分工明确、结构紧密,并且很难进行追踪,从而使得这类黑产有很强的生命力。
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网络黑产参与者已经超过了40万人,整体年产值竟然超过了1100亿,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对于网络黑产,传统的“亡羊补牢”的方式可能已经无法有效地进行对抗。
作为防守方的互联网企业应当主动出击,通过情报收集、风险侦测以及威胁感知等新型的方式方法,以争取更多的主动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知己知彼”,从而打击互联网黑产,为用户创造安全、纯净的互联网环境。也只有这样,这个互联网平台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获得用户的青睐。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