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新网报道,在7月9日,中国外汇管理改革和发展研讨会上,中国金融学会会长周小川围绕Libra的发行,对全球化形势下未来货币的发展,以及人民币需要作出的应对作出了探讨。他表示:
周小川:央行数字货币并非100%稳定: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在10月22日晚举办的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央行数字货币并非100%稳定。因为对于一些国家来说,其央行管理能力较差,发生了恶性通胀事件。所谓“稳定”,实际上更注重的是货币所代表的购买力是否稳定。因此,币值稳定不稳定,最好不要看成非黑即白的事件,它是相对的。如果对数字货币的稳定性做连续评估,可能会得到的是“连续函数”。一些数字货币的稳定性接近100%,一些可能是90%,也有一些是50%、40%。通常来讲,央行数字货币的稳定性往往接近100%;而央行做出强有力的支撑,数字货币由其他机构所发行,其稳定性也可能是高度接近稳定。而一些私人机构发行的数字货币具有稳定措施,但由于没有得到适当监管,其稳定性措施不一定真正牢靠。(金融界)[2021/10/25 20:54:10]
未来可能会出现一种更加国际化、全球化的货币,是一种强势的货币,导致主要货币和它产生兑换关系。这个东西并不一定是libra,但从最近几年的趋势看,会有不少机构和人员试图建立一种更有利于全球化的货币。随着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中国经济参与国际经济的力度、深度都大幅提高。
周小川:支付系统包括交易所系统未来都有可能实现实时全额交易:中国金融学会会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名誉院长周小川5月22日在2021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表示,总体而言,支付系统现代化隔一段时间迈一个台阶。整个支付系统包括交易所系统,未来都有可能实现实时全额交易。但对交易所系统来讲,不是说速度越快、越实时全额交易越好,这涉及到支付系统台阶迈多大的问题。(中证网)[2021/5/22 22:32:00]
周小川还补充到:
周小川:未来全球数字货币可能会有向一体化方向发展:中国央行前行长周小川表示,要尊重各国央行的货币主权,利用数字技术照样可以大幅度提高方便性,而不是采取某一个货币“一统天下”的做法,各个国家还是存在各个国家的需求,我们可以做长远的设想,未来全球数字货币可能会有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发展到)没有那么复杂的汇率问题。可以向这个方向发展,但现在还不行。(金十)[2021/4/19 20:34:01]
外汇领域也出现了更加注重本外币趋同的趋势,人民币成为SDR的组成部分,标志着人民币自由使用程度的大幅度提高,未来也会出现本外币更大程度上一体化的趋势,在国际上也出现了能够更有力促进全球化货币方面的举措,其中一个正是加密货币。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