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und管理合伙人杨林苑:算法型稳定币或是下一代稳定币的机会_稳定币:UTU

6月26日,由金色财经主办、OKGroup和科技寺协办的金色沙龙第33期北京站“稳定币硝烟正盛何为胜出之道”圆满落幕。

当前众多玩家入局稳定币,社交巨头facebook也即将发行libra,稳定币未来的发展,监管,信任问题等,究竟走向何方?DFund管理合伙人、风险投资人杨林苑以《盘道稳定币江湖》为主题作了分享。

DFund管理合伙人、风险投资人杨林苑

其中他提出了多个精彩观点:

1、有没有真正的稳定币呢?根本没有,现实世界也没有。

2、算法型稳定币,这可能是下一代稳定币的机会。

dFuture即将开启首次DAO治理投票:dFuture上周发布DAO建设草案后,在Reddit社区引发了提案讨论。平台将于明日正式开启首次DAO治理投票,币安智能链 BSC 和火币生态链 Heco 将分别进行治理提案、票数统计、结果公示等流程。

目前DAO投票治理界面已上线平台网站,届时在dFuture抵押平台币DFT的用户可参与编号DIP-001提案的投票治理。[2021/8/13 1:53:30]

3、不认为稳定币可以成为一个创业项目或者赛道,它应该成为一个基础设施,商业回报应该是靠生态的技术部分来完成。

以下是演讲内容

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所dFuture已上线移动端国际版: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所dFuture已于2021年4月28日16:30(GMT+8)上线移动端国际版。

dFuture 是由 MIX 集团旗下 Mix Labs 打造的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协议,采用QCAMM做市商协议,具有零滑点、高交易深度、零无偿损失的特点。[2021/4/28 21:07:35]

稳定币今年吸引了特别多的目光,包括Facebook发行Libra。

货币的三个功能,价值存储、记账单位、交换媒介。稳定币显然没有完成这三项功能,稳定币承担了一部分加密货币货币属性的职能,它交易者出入金的通道,用于保值或者套利。

Dfund杨林苑:2021年四大影响市场因素值得关注:金色财经年度巨献洞见财富密码2021投资策略会持续进行中,本期Dfund管理合伙人杨林苑《新周期比特币的冰与火之歌》的精华看点如下:2021年的数字货币市场有以下因素值得关注:

1.各国政府继续大放水,全球进入史无前例的负利率时代,负利率加速法币向比特币为首的数字货币大迁徙;

2.市场中出现更多类似灰度的以数字货币为锚定资产的结构化金融产品;

3.类似Coinbase的数字货币IPO案例会出现和井喷,迎来币股共振行情;

4.中国央行DCEP和FACEBOOK DIEM为代表的超级稳定币推出,在某个时刻成为数字货币的通天塔;

综上,我们对2021的数字货币市场行情总体乐观,但是这并不影响随时可能出现大幅回调。[2020/12/31 16:08:15]

有没有真正的稳定币呢?我觉得根本没有,现实世界也没有。美元稳定吗?也不稳定。举国之力,也没有保证美元的稳定性,所以它只是相对的稳定。

现场 | DFUND管理合伙人杨林苑:市场走向自动化和程序化是必然过程:金色财经现场报道,12月14日,DFUND管理合伙人、风险投资人杨林苑在由金色财经主办的第五期金色沙龙现场进行了演讲。他表示,整个市场正在从人力、手动,慢慢进展到机械化、产品化。他指出,从目前来看,机器占优势的特征还不是那么完全,因为历史数据太短,包括很多规则还没有那么透明和完备,因此人加机器的运营方式,是相对比较靠谱的。但是,他说,在一个快速发展的市场里,如果在有规则,数据、交易的频繁程度和要处理信息量非常大的情况下,机器一定会做得比人更好,所以整个市场走向自动化、程序化,也是一个必然的过程。[2018/12/14]

稳定币有很多职能,货币功能、市场流动性、加密与法币的出入金。未来可能会诞生新的货币制式。

如果达到稳定呢?资产抵押或者算法,资产抵押是超过80%的选择。资产抵押里面有法币实物,像黄金,也有混合法币的方式,也有加密资产。本质上货币的发行是借贷行为,看不同的稳定币发行的方式,质押率是一个重要指标。质疑率如果为1%,生态当中会有非常多的套利交易员,使得整个闭环和流通性比较好。

算法型稳定币,这可能是下一代稳定币的机会。它的优势在于扩展性,目前来看数字原生的算法稳定币其实偏复杂,目前还没有看到好的案例。货币有不可能三角,稳定性、自主性、流通性。像USDT是放弃了自主性,把自己的命根子放在了国家或者主权掌控之内,换取了相对的稳定性和流动性,其稳定币也会遇到类似的挑战。

今年两个重要的玩家进来了,一个是摩根大通。当时他们认为比特币是庞氏局,半年之后发行了自己的稳定币,它是用于客户之间的清结算,业务场景非常清晰。它是一条联盟链,用的是企业级的以太坊。参与者是准入证的,也就是体系内的130多家银行和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清结算的业务,因为资金量非常多,动不动就是上十亿、百亿美金,所以承受不了分叉或者失败。由于摩根大通是ToB的模型,推出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但是Facebook是ToC的企业,Libra出来以后引起非常大的反响,主要影响是海量的用户。

Libra的软肋在于应用没有那么清晰。它最早设想在印度、美国市场做跨境支付,很快就被打脸了,印度在这件事情的态度非常坚决,没有给它机会。它主要的业务支撑是非常多的APP,还有27个合作伙伴,像Paypal和Visa。如果思考稳定币的机会,无论是创业还是投资,有些问题必须要想清楚。

用户和场景是稳定币的任督二脉。过去做不好,也是这点没有想明白,也就是你的稳定币是小额还是大额,是用于国际汇兑,还是在国内某些场景,究竟是ToC的模型还是ToB的模型。

另外一个挑战在于,需要有一套宏观经济模型,使得币值相对稳定。其实这里面货币供应量的增长方式,和出售、回购,以及利率的调节、存款准备金。如何应对流动性危机,这是一个很难的命题。当所有机构觉得发稳定币很赚钱,其实这里面的成本很多人没有看到。另外是治理方式,究竟是代码还是人治,代码是人写的,规则也是人定的,如果是自由裁量的话,很可能有中心化的风险。

我们考量一个稳定币究竟有没有存在的价值,首先它要相对稳定,这是一个最低的门槛。另外是流动性,流动性是最坚固的护城河,共识是最大的山头。USDT在目前的币圈用户里面和交易场景里面,毋庸置疑拥有几乎统治的地位。如果一个新的稳定币,还是针对币圈用户出入金通道发力的话,不说没有机会,而是没有解决关键的问题。成本、效率、合规、去中心化也重要,只是在优先次序上,对于用户来讲会稍微往后。

回到稳定币,它的货币收益是偏低的,所以不认为稳定币可以成为一个创业项目或者赛道,它应该成为一个基础设施,商业回报应该是靠生态的技术部分来完成。稳定币的发行方式最重要的考量,像Facebook有很强的运营能力,以及可能的应用场景。我们觉得稳定币在很多场景或者业务中开放,目前可以看到很多交易所在尝试,包括一些借贷业务、保险、跨国贸易等等。

以上就是我们对稳定币的思考。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水星链

[0:0ms0-0:50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