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反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发布的新指南,中央财经大学法学教授邓建鹏谈到以下四点:
1.这一指导性文件的发布说明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倾向于把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看作是有典型金融属性的虚拟资产,认为其在恐怖主义融资和方面有相应应用,未来甚至可能扩大;
声音 | 邓建鹏:中国应尽快推动区块链领域的谨慎监管:5月21日讯,今日,中央财经大学法学教授邓建鹏在《区块链监管的未来之路——深度思考》一文中,就区块链监管给出了7点建议,他表示,其一,我们首先建议监管机构加强国际协作,强化国际监管。其二,开展ICO监管沙盒园试点,降低ICO风险。其三,明确虚拟货币法律界定,根据分类具体定性。其四,未来证券领域考虑增加募集资金小额豁免制度,同时在立法上扩大“证券”的概念内涵,以适应时代变化。其五,强化合格投资者门槛与投资者风险教育。其六,监管者应调整思维,以及对未来行政规范性文件及监管措施赋予充分合法性。最后,政府在把握鼓励金融科技创新与风险控制平衡点的前提下,监管思维应及时跟进,推动区块链技术与监管技术的融合。此外,相关监管手段既包括柔性约束,也包括硬法规制。[2019/5/21]
2.这份文件以及国际范围内的明确认定,对中国监管当局提供了很强的建议:承认它具有典型的金融属性和金融风险,以及未来在相应立法和司法解释中,正面承认它具有典型的财产性质。以此为基础,在立法和司法解释里面,应该考虑承认,在实践中它部分具有私人货币、或近似国外货币的实质与功能。
声音 | 中央财大邓建鹏:对于STO的炒作 要提高警惕:今日,中国著名区块链+法学研究专家、中央财经大学邓建鹏教授表示,lCO在中国本身即有违规或者违法犯罪的嫌疑,STO源自ICO,实质上是代币的证券化发行,更是与中国现行法规与监管政策抵触。监管者提出驱离STO行为,乃是应有之意。区块链创业者做好业务合规经营,是企业经营立命之本。另外,目前STO这个词在国内这么火热,难免一些创业者或者商业机构有过度炒作的嫌疑。因为STO在当前中国未来的三到五年,都不可能有任何的法律上的生存的空间,所以对这种行为的炒作,要提高警惕。[2018/12/1]
3.基于上述的认可或者承认,国内立法和司法解释应及时回应,考虑做出相应修订,一是在反恐融资和反方面将虚拟货币纳入其中,同时对虚拟资产合法持有人的正当权益,在法律和司法上给予明确保护。
现场 | 中央民族大学邓建鹏:区块链公链应该是被监管并被监管理解的:金色财经现场报道,今日火币公链第二期技术创想会在韩国首尔举行,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邓建鹏(HTX战队)在会上分享了自己对打造可监管公链的思考:在中国,区块链公链应该是可被理解、公开透明、可被监管并被监管理解的。公链的法律责任承担主体问题、安全标准问题、金融行业基本规则遵守问题是可监管的几个方向。[2018/9/14]
4.这个指导性文件对于虚拟资产的正常发展和健康使用有积极作用,为各国的立法提供指南,为各国如何有效打击相关的违法犯罪提供参考建议。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