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共享,毫无疑问是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一个共识。城市各部门、各设备之间缺乏数据共享,智慧城市的建设与运营将无法真正实现。
但如何实现城市间各部位数据的共享呢?这又是个令人懊恼的问题。无论是企业或是政府各部门,对数据共享缺乏足够的动力。
数据被视为数字时代的石油,每家企业都想守着自己的数据挖掘出巨大的商业价值。甚至数据隐私本身的保护服务,就蕴藏着商业利润。Gartner就预测2019年全球消费者安全软件支出将达到66亿美元。
至于各地的政府部门本身,由于责任边界、数据共享的技术条件等问题,也缺乏足够的动力来推动。可以说,数据共享将是横亘在智慧城市建设面前的巨大障碍。
声音 | 新京报:以区块链为代表的新型技术正在全面为检法赋能:在北京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市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中,记者发现,两个报告中多次提到信息技术对于检法工作的促进,以区块链为代表的新型技术正在全面为检法赋能。 数据显示,2019年,市高级人民法院上网公开裁判文书495241份,应公开文书上网率达99.96%,比上年提高0.56个百分点,网上直播庭审195758场,比上年增加9.88倍。法院“天平链”技术和智能合约技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新京报)[2020/1/16]
互联网世界并不是真正的互联互通
数据孤岛真是一个无法解决的困境吗?
声音 | 新京报:区块链技术广泛应用将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新京报今日刊文称,当前,通过深化改革对经济深度挖潜,将为我国抓住新一轮全球科技创新周期,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根本性保障。区块链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势将提高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拓展出新的基于信任的低成本市场交易秩序,促进市场交易的广度、深度和宽度。[2019/12/18]
产生数据孤岛的原因在于目前的数据是以软件/应用为中心进行设计,因此数据的产生与拥有自然回归到各个企业的数据库之中。但随着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的成熟,未来这种方式将可能发生转变。
根据美国HarborResearch一篇论文的研究结果认为,如果传统以应用为中心的数据组织方式,向以信息为中心的分布式结构方式转变,那么数据孤岛的问题将不复存在,并且现在传统的软件服务供应商,也将为新的软件服务供应商所取代,原因在于这些传统的供应商并不理解物联网带来的挑战。
声音 | 新京报:国家在数字货币上已有系统规划,或许“正规军”进场能把山寨币挤出市场:11月26日,新京报刊文《虚拟币还魂 不能让区块链成高科技局外衣》。文章表示,如果暴富神话成了市场的焦点,公众对于区块链就会产生严重误读,区块链本身应有的技术革新价值也会被消解,对市场发展秩序带来严重干扰,相关部门的整治当然是必要的。国家一方面加大了对虚拟币市场的清理整顿,另一方面也在推进数字货币的探索,尤其是近期“数字人民币”的说法不断,央行数字货币相关企业大规模招聘,说明国家在数字货币上已有系统规划。或许“正规军”进场能把山寨数字货币挤出市场。[2019/11/26]
设想一下,即使当前各个企业和政府部门愿意将自身的数据共享出来,那么将这些数据存储在同一地方恐怕也并不现实。因此,转变的必然是数据的组织方式。
声音 | 新京报:推动区块链发展的同时,有必要刹住“炒作风”:新京报今日发布文章《区块链不是用来“炒”的》,文中提到,接下来区块链领域将迎来一场百舸争流的欣欣向荣场景,这无疑有利于推动国内区块链行业的快速发展。但在积极鼓励有准备、有能力的单位和个人投入钻研区块链事业的同时,也有必要刹住单纯的“炒作风”,为区块链行业的发展提供风清气正的市场环境。易而言之,在鼓励的同时,需要加大力度打击国内大量涉嫌、的所谓币圈、链圈。区块链虽然具有完善市场、社会自律自治的能力,也具有对失信人用脚踢票的权利,但区块链不具有公权属性,其约束属于软约束,而非硬约束。[2019/10/29]
过去二三十年的互联网发展,不同主体设计的数据结构错综复杂,各有各的特点。并且,在HarborResearch的论文中,其强调最早互联网网页的设计是允许双向连接,但实际上,后来的互联网发展并没有按照这样的轨迹进行,比如A网络的拥有者并不知道有哪些其它网站与其网站相互连接,反之亦然。这种单向的连接也就导致了现在这种相互割裂的局面。
即使现在有各种各样的云,很多数据和资源不断向云端聚集,但显然,亚马逊的云不可能与微软的云相连接,腾讯的云也不会与阿里巴巴的云相连接。他们都是互联网世界里一朵朵的云,但彼此并不互通。
如果允许这种碎片化,毫无规则的,不能相互操作、流动的数据世界继续存在,那么像智慧城市这样未来拥有数亿个连接节点的体系,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智能化、智慧化。
复合多种智慧城市的应用程序创造新价值
转向新的数据组织方式
由此,在上述论文中,作者设想了新兴的数据结构和体系,创建“抽象层和分布式的数据身份模式,支持在服务应用程序中,访问和融合不同数据类型的统一方法”。
简单来说,就是数据的产生和拥有将保留在设备或服务应用本身,然后允许用户通过使用多个不同的应用程序,将这些来自不同物理设备、应用的数据进行组合、融合,最大限度地进行数据分析,提高数据价值。
由此,在类似城市这样的拥有数据节点的巨大信息体之中,每个节点都有相应的数据存储,具有特定的ID和访问接口、安全控制方式和版权付费方式等统一的规则,所有需要访问数据的人或企业,均可以访问,并支付相关的费用。
这样城市的特点将是无处不在的分布式计算、以及“存在同样普遍的分布式知识库,最终消除信息世界里各单元之间的障碍”。而最为重要的是市场的相关利益者,也建立起了信任。
这样一个巨大的分布式信息结构之所以可能,是得益物联网及其相关技术,诸如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在这样的信息体系结构下,所有的数据将允许自由流动,进行数据融合或高级分析。
驱动智能新系统的核心技术
新一代软件应用供应商的崛起
对于这种数据结构体系的变化,它将促使新的软件供应商崛起。上述论文的研究者认为现有的传统软件供应商将陷在自己的数据孤岛上,因为他们并不了解物联网这种模式所带来的挑战,它们所开发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也是僵硬的、分散的。所以,这种创新并不可能出现在现有的传统供应商企业之中。
这也就为新的软件供应商的崛起创造了条件,它们将“利用融合计算的趋势,重新塑造先进物联网应用的信息架构”。
不过,对于最终如何通过物联网来跨越“数据鸿沟”,作者承认目前尚未找到解决原始工程挑战的解决方案。
但这种基于数据的唯一性和分布式结构的思维转变,却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考虑到诸如边缘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的成熟与应用,未来打造这样一个统一的物联网世界,实现完美的数据共享,将会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就此而言,“数据孤岛”更像是旧时代残留的痕迹,是由于技术的局限、结构的陈旧导致的结果。但随着新技术的成熟,开启新的思考与创新方式,解决旧时代遗留的问题将不再有很大的困难,甚至可以说,那些问题甚至都不再是问题。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