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燕西:这么多的公链 这么少的应用_区块链:LIB

现在很多公司都在开发自己的公链。创业团队在开发公链,一些加密数字货币交易所也在开发公链。我曾经见过一个由三个年轻人组成的创业团队,不仅开发了自己的公链,而且还提出了一个新的共识算法。

但目前的公链市场却出现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一方面是公链产品无穷多,但另外一方面却是公链落地的项目寥寥无几。显然在区块链产品落地应用方面,出现了明显的脱节。当然任何一个新技术的落地应用都需要一段时间。对于区块链技术这个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以中心化技术为基础的计算模式的新技术来说,其应用落地的时间就更长。但在目前的公链产品落地应用的过程中,还是有些方面可以改进,以此来加速公链技术应用落地的。

在当前的社会中,其实不缺区块链应用的落地场景。市场中的很多问题实际上都能应用区块链能得到非常好的解决。区块链技术的最强项是采用完全信息真实透明的方式杜绝欺诈,是用技术的方式保证多方的合作顺利完成。如果从这个角度看,现实中太多的问题都可以用区块链来解决了。譬如个人借贷的违约方面。违约者的一个主要动机就是因为违约成本非常低。他可以欺诈了一个出借方之后,再去欺诈另外一个欺诈方。

谷燕西:美国货币监理署的政策影响的不只是美元数字货币:针对“最近美国货币监理署(OCC)发表了一份政策说明信”,谷燕西发文指出:在这份政策说明信中,OCC明确表明美国的联邦银行和储蓄机构可以参与成为INVN的节点,并使用稳定币作为支付手段。 OCC的这个政策不仅仅会决定美元数字货币的发展,同时也会对金融行业的发展带来本质上的改变。这些改变会具体发生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美元CBDC在未来的几年中不会推出;

第二、会有更多的美元稳定币在市场中出现;

第三、会促进美元在更广范围内的使用;

第四、会推动加密数字金融设施的建设和推广;

第五、会促进美元以外的数字稳定币的产生和流通;

第六、给美国银行业带来更大的挑战和机会。[2021/1/8 16:42:56]

但是如果每个人的信贷记录都真实无误地记录在公链上,任何个人和机构都能查到这个借贷记录,那么借贷者进行欺诈动机就小多了。对于一直没有被现有的金融机构服务到的客户来说,如果其在金融机构之外的各种借贷记录都真实无误的记录在区块链上,那么他个人的信用历史就是真实可信的。金融机构就可以基于这个信用向其进行贷款,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征信的成本几乎为零,而征信成本过高正是金融机构不愿意进行贷款的一个原因。

谷燕西:美国银行托管加密数字货币能帮助市场实现更多增量:8月7日,区块链和加密数字资产研究者谷燕西发表文章《美国银行开始托管加密数字货币的意义》称,美国监管开始允许美国银行托管加密数字货币,对加密数字货币和加密数字资产行业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主要影响表现在:1.加密数字货币托管业务有了更加多的选择;2.加密数字货币市场实现更多的增量;3.提供加密数字货币托管服务的市场会改变;4.美国加密数字资产的市场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5.托管业务是美国银行业进入数字金融业务的开始。[2020/8/8]

在公司的层面,同样存在着大量的可以应用区块链技术的地方,譬如贸易金融和银团的联合贷款。在证券领域,区块链技术除了在交易后清算之外,另外一个最直接的应用就是投行项目的融资过程。由于上市的收获巨大,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各个参与者在各个融资阶段铤而走险进行欺诈的案例屡见不鲜。在这个过程中的一个主要欺诈方面就是信息作假。如果采用区块链技术来管理这个流程,每个参与者都需要为自己上传到链上的信息负责,那么每个参与者作假的动机就会大幅减小。即使有人铤而走险进行造假,那么此后的法律诉讼过程中的取证就非常容易,也就容易形成及时公正的判决。

谷燕西:美国货币监理署加密政策表态有助于商业银行进入加密数字货币领域:针对“美国货币监理署(OCC)表示国家储蓄银行和联邦储蓄协会可以为客户提供加密货币托管服务”一事,中美证券市场长期从业者,区块链和加密数字资产研究者谷燕西在接受币世界采访时表示,美国的零售客户在保存他们的加密数字货币资产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保管的成本因此也会降低。这也有助于商业银行进入加密数字货币领域。因此这对商业银行和零售客户来说都是一件好事。[2020/7/23]

那么为什么现实中有这么多的需求,但于此同时基于区块的应用却为什么这么少?在这个方面既有产品通常规律中犯错的地方,也有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具体问题。

1、产品同市场的需求不匹配

首先,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还是产品与市场需求的不匹配,也就是缺少ProductMarketFit.一些区块链技术的开发方专注于解决区块链技术本身的问题,而忽略了解决其技术应该解决的市场中的问题。一些公链项目总是在宣扬自己的产品的性能如何好,能达到多少的TPS。但这个卖点本身就是错误的定位。

声音 | 谷燕西:Libra将会对货币、清算网络等等行业产生重大冲击:CBX研究院院长谷燕西今日发表专栏文章《Libra 对全球金融行业的冲击》,在文章中,谷燕西提出了对Libra的三个基本判断:Libra实际上是区块链技术的一个发展应用;Libra依然在不断地演变发展过程中;以及Libra最终一定会推向市场。在此判断之上,谷燕西表示Libra项目的本质是在区块链技术的基础上,让价值在全球范围内自由地流通,首先基于Libra获得金融服务的不是全球范围内目前没有得到金融服务的17亿的用户,而是在跨境之间开展经济活动的用户。Libra将会对货币、清算网络、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证券行业产生重大冲击。而由Libra产生的启示是,区块链项目一定要合法合规,金融行业需要把握区块链技术带来的机遇,区块链项目的成功与失败受到区块链技术以外的因素决定。[2019/12/21]

首先,一个企业级技术产品的衡量指标不只是性能,而且还有稳定性、安全性、权限控制等其他方面。其次,市场中对区块链技术的评价,首先会把它同相应的中心化解决方案相比较。在性能方面,基于区块链的解决方案绝对无法同基于中心化技术的解决方案相比的。所以一味地强调性能根本无法说服市场来接受这个产品。

声音 | 谷燕西:不认为Bitwise的比特币ETF申请在10月份会通过:CBX研究院创始人谷燕西今晚在朋友圈表示,VanEck撤回了比特币ETF申请。加密数字资产冬天的迹象越来越明显。此外,他也不认为Bitwise的比特币ETF申请在10月份会通过。[2019/9/19]

区块链技术最擅长的解决是多方合作中的信任问题。而在现实的场景中,很多这种场景是不需要高性能的。譬如贸易金融的合作过程,又譬如企业融资过程中的各类机构合作的过程。这些过程更注重于性能以外的其他因素,如信息的一致性、权限控制和使用的便捷性等等。如果公链一味地追求性能,那么它就同市场中的真正需求南辕北辙了。

2、高度竞争的领域

公链产品定位的另外一个主要错误是在开发一个同以太坊相竞争的普适的公链。但这样的产品定位,其成功的可能性极小。以太坊的问题很多,这是众所周知的。但它已经是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基本上成为市场中默认的公链选择。现在希望取代以太坊的公链创业项目太多了。在这样的高度竞争的环境中,胜出的几率是非常小的。在这个方面,很多公链团队都做出了错误的选择。选择加入到了一个高度竞争的领域。这恰恰违背了一个产品开发的基本规律,就是避开竞争。记得彼得?蒂尔的建议避开竞争的观点吗?

避开竞争的一个有效手段就是采用创新的方式来解决市场中的一个问题。因为创新一开始是并不为市场接受,所以并没有太多的竞争者做同样的事情。当创新的方式逐渐为市场接受时,这个创新产品在市场中已经占据稳定的地位了。别的团队就无法再做同样的产品进行竞争。在这个方面,中本聪发明的比特币就是此方面的最好的代表。

中本聪的初衷是发行一个电子现金来取代市场中的货币。但是他并没有以直接同现有货币竞争的方式发行一种货币。比特币的金融属性直到多年以后才被市场发现,拥有了众多的用户,并开始对现有的金融市场形成了巨大的挑战。尽管后来也持续不断的有模仿者,但这些模仿者都已经无法对比特币的地位形成挑战了。

3、改变群体行为的困难

区块链技术本身的特点也决定它比其它的产品更难被市场接受。这是因为它需要改变的是一个群体行为,而不是一个个体行为。譬如在多方合作的过程中,如果只有一方愿意采用基于区块链的解决方案,但其他它方没有动力的情况下,这个解决方案就没法推动。特别是当其中的一些参与方本来的想法就是利用信息的不透明来为自己谋利。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区块链技术的快速落地应用呢?

首先我认为从技术的角度来切入市场没问题,但更应该从需求的角度来切入市场,也就是说从市场中的一个具体的问题出发,来分析如何用区块链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鉴于目前市场中互不信任和欺诈行为的普遍存在,所以找到这样的场景并不困难。其次才是自己开发或在市场中找到合适的区块链底层来进一步开发。而这样的区块链技术底层并不一定需要各项技术指标方面都十全十美。它只要能对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能够令人满意的解决就可以了。

看一看目前的国内市场,获得市场欢迎和资本支持的一些成功的区块链项目并不是基于什么技术性能特别好的公链项目,实际上这些项目是利用的只是区块链技术最基本的分布式存储和不可更改的功能。但是这些技术底层为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了足够好的技术方案,这就足以创造很好的商业价值了。

其次就是不要挑战以中心化技术为基础的现有实力最强的地方。这些领域如零售支付、稳定币、证券和银行领域中的清算。在这些领域中采用区块链技术,产生的收益未必足够大,但遇到的风险和阻力却会非常大,因此在这些领域中应用区块链技术需要非常慎重。

第三,一定要用创新的方式解决现有的问题。在这方面,比特币是最优秀的典范。在现有的很多问题中,由于技术、监管、经营习惯和、成本、应用落地所需的时间和风险等方面的考虑,行业中现有的参与者们并没有很强的动力去采用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一定要找到非常创新,容易被市场接受的地方。

尽管这个初始应用的市场并不大,但只要是此方面应用的商业和技术模式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并且是针对潜在的巨大市场,只要项目方做好商业和技术方面的顶层设计;另外,再由于这种创新方式不一定被广泛认可,因此也不会迅速地吸引竞争者,这个方式因此就有足够的时间逐步发展起来。等到市场的各方终于发现这种创新模式的价值的时候,同它的竞争和对它的打压都已经来不及了。这就是在本质上重新复制了比特币的成功模式。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水星链

[0:0ms0-0:50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