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数字化趋势的底层逻辑是什么?_区块链:数字货币

随着区块链的发展,有一个趋势是越来越明显了,就是资产数字化。

相信到了今天,应该不会有再有人怀疑这个趋势,毕竟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数字货币的高效和便利,也亲眼见证了数字货币爆炸式的发展,同时我们还源源不断的听到类似于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美元数字货币的发行之类的消息。

无数的消息都印证着资产数字化的时代正在到来,区块链行业不是流行这种说法吗:

我不怀疑资产数字化的趋势,但是我觉得我们有必要把这个趋势的底层原理弄得更清楚。

什么是资产数字化?资产数字化为什么是未来的趋势?这个趋势的动力和根源在哪里?

有人可能对这些问题不屑一顾,觉得既然大家都认可这是未来趋势不就行了吗。但是问题并没那么简单,比如我问大家一个问题:现在支付宝已经做得很好了,我们使用支付宝付款的时候已经很方便了,在国内基本上所有场合都可以使用,甚至支付宝也有跨国交易的业务。有时候我甚至会怀疑央行数字货币DCEP大规模使用后,其便利性是否能超过支付宝,至少我个人倾向于认为DCEP在支付便利性上能改进的地方并不多。如果这样的话,那么资产数字化与原来的资产信息化区别到底在哪里呢?

数字资产数据提供商 Amberdata 已支持 Avalanche:7月28日消息,数字资产数据提供商 Amberdata 已支持 Avalanche,使得机构投资者可以查看 Avalanche 上在钱包、资产和协议的事实数据,确定协议中的资产和流动性池的表现以及管理他们自己的资产。[2022/7/28 2:42:50]

难道区别在于发行方式上吗?比如说现在的区块链资产都是基于智能合约发行,更加方便?可是在互联网时代,阿里巴巴这些大公司的生态就已经足够丰富,上面承载的智能合约就已经足够多了。

难道区别在于发行难度上吗?在互联网时代,其实积分就可以充当资产使用,只要赋予它可交易的权限即可。那你说在互联网时代发行积分是很困难的事吗?一点都不困难,非常简单,随便一个论坛就可以发现积分,之所以没发是因为法律法规的限制。

大家可以想一想,然后给出自己的答案。

关于资产数字化与资产信息化的区别,我的答案跟大家不太一样:

或者用更严谨的说法:

民熙科技发布货物资产数字化系统“识物链”2.0版本:日前,民熙科技发布货物资产数字化系统“识物链”2.0版本,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迭代,拓展了上链容量、系统吞吐量、系统并发量及性能,有助于提升供应链金融运转效率。截至目前,民熙科技以“识物链”为底层架构的粮食行业资产数字化管理平台民农云仓已经对接了200万吨玉米资产数字化,并拓展到水稻、小麦、高粱等行业。据了解,民熙科技计划在今年上线开放资产协议,基于此开启粮食通证化的探索,以“识物链”的区块链核心技术,助力农业产业加速实现数字化转型。(每日经济新闻)[2021/4/2 19:38:55]

当然了,这种说法肯定有人不信,不相信也没关系,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DCEP。

DCEP是官方认可、官方命名,而且整个行业内都认可的数字货币,它是“真真正正”的数字货币,这一点没有人会否认。

但是,DCEP这种数字货币跟支付宝上的信息货币真的有本质区别吗?除了发行单位不一样,DCEP背后有央行和国家的信用支撑之外,他们在技术上有什么区别吗?并没有太大区别,如果央行愿意,它甚至完全可以照搬支付宝的技术来发行它的DCEP。

火币大学于佳宁:NFT即将引发资产数字化的十年机遇:3月29日,火币大学校长于佳宁受邀参加《局·势|新力量 2021 区块链生态应用创新峰会》,以“NFT即将开启资产数字化的为达十年”为主题展开演讲。

于佳宁认为,NFT(非同质化通证)是运行在区块链技术网络上的一种新型的数字资产,NFT是赋能万物的“价值机器”,即将引发资产数字化的十年机遇。未来,一切皆可NFT,短期来看,主要是实现以艺术品为代表的线上虚拟财产来实现数字化确权、流转和交易;中期来看,未来股票、私募股权等传统现实世界中的资产会实现上链,随时能够实现流动性转化;长期来看,通过预言机体系等,实现实物资产从资产上网到资产上链的过程,将承载更丰富的资产价值。[2021/3/29 19:26:42]

央行数字货币没有使用区块链,它使用的仍然是传统的信息技术,但是它发行的货币也叫数字货币;

它的使用体验有可能不会比支付宝好多少,但是它也是实实在在的数字货币。

所以如果你关注的是使用体验或者是技术层面的东西,那么你大可以默认为两者没有区别。

动态 | 创新资产数字基金管理人拍卖Cosmos和Dfinity原生通证:据某微博网友爆料,创新资产数字基金主要管理人鲁斌(咕噜)将拍卖22万余枚Cosmos和27万余枚Dfinity的原生通证。该拍卖将于27日晚20:30进行,以微信群文字叫价的形式进行。Cosmos将分为2份拍卖,Dfinity分为4份拍卖,以初始众筹成本价为起拍价格。[2018/10/25]

这还只是货币的数字化,其实除了货币的数字化,资产的数字化与原来的资产信息化差别也并不大。

比如说现在的股票在交易所交易已经很方便了,秒级的交易,巨大的深度。相比之下现在很多数字化的TOKEN,其交易深度和流动性远远比不上传统股票市场的。

再比如现在的外汇市场,直接拥有全世界的流动性,24小时交易,小数点后面也可以有5、6位,交易效率完全不亚于现在的数字货币,如果单从技术角度来讲,无论是现在的信息化的货币还是信息化的资产与我们即将推出的数字货币是没有太大区别的。

说到这里,也许有些朋友已经开始将信将疑,认为电子货币和数字货币好像确实没有太大区别。

动态 | Zaif更新被盗资产数额:共丢失价值70亿日元的虚拟货币:Zaif今日更新了被盗事件的进展:丢失了5966.1枚BTC(4,251,234,047日元),6236810.1枚MONA(671,704,448日元),42327.1枚BCH(2,107,677,945日元), 损失总额约70亿日元(7,030,616,439日元)。存储客户的资产损失约45亿日元(4,587,099,227日元)。[2018/9/21]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我的原话是:如果你关注的是技术层面或者使用体验,那你可以把他们看成没有区别。虽然它们在技术层面、使用体验层面没有太大区别,并不代表着他们在其它方面没有区别,区别是存在的,而且是巨大的。

他们的区别重点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可交互性!

比如说,支付宝虽然已经很方便了,效率很高、全国通用,但是它不能和微信支付打通,如果有一家店铺只接受微信支付,那你用支付宝是支付不了的。

你还别觉得这样的案例是少数,在很多农村,大家都只有微信,没有支付宝,所以店铺只支持微信支付,你拿支付宝去付人家是不接受的。

再比如,原来银联、微信、支付宝这三家是不能直接互通的,需要通过提现这个手续才可以完成,虽然现在提现的效率已经很高了,但是毕竟是多了一道手续,多一道手续就是多一道关卡,多一层摩擦。

但是,对于现在的央行数字货币DCEP而言,它跟支付宝、微信以及各大银行之间是可以直接打通的,也就是支付宝可以直接付DCEP给微信,而且它不需要依赖特定的银行帐户存在,只要网上下载APP即可正常使用,而且还可以接受线下离线支付。

不要小看这一点变化,它让交易的摩擦变得更小了,而且还方便了外国人的使用。原来外国人没有中国的银行账户就无法接受人民币付款,但现在只要他们下载个APP就行了,这就极大的方便了人民币的国际化。所以看到了吗?技术上特点并不是主要的,基本可以忽略,你用区块链技术也好,不用区块链技术也好,它们真正的差别在于可交互性上。

说到这里有很多朋友可能已经恍然大悟了,已经开始明白数字资产与之前的电子资产的区别在哪里,以及为什么说数字资产一定是未来的趋势了。

这也是我之前一直强调的:什么是数字化?数字化的本质就是可交互!

其实我们还可以再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之前的信息资产没有这种强可交互性,而现在的区块链资产资产数字化之后,却有这么强的可交互性呢?

原因说透了也很简单,因为资产数字化的背后,大家使用的是相同的资产发行协议(价值传输协议)。

原来的信息货币、信息资产,都是由某个中心产生,只能在这个中心体系中运行,无法与其他中心的货币和资产进行结算。

但是,现在的数字货币、数字资产,大多都是基于同一个协议发行,比如说都是基于以太坊ERC20协议发行,所以这些货币之间是天然就是相通的,他们的可交互性在技术上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可以这么说,数字化之后的资产,只要市场有需要,任意两个资产、交易对之间都是可以非常直接、简单的进行转换。无论你是资产转化成货币,还是货币转换成资产,还是资产转化成资产,还是货币转换成货币。

这就是资产数字化具备强可交互性背后的原因,它们有共同的底层协议。

即使有少数数字货币不是采用以太坊的ERC20协议发行,而是基于其它的协议发行,也没关系,虽然协议标准不一样,但是这些协议都是对外公开的,都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互通的,只要协议开源,就好办。

既然都思考到了这里,那么我们索性再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之前大家不使用相同的协议,现在却不约而同的使用相同的协议来发行资产呢?

这就要说到区块链的技术本质了。

区块链可以解决分布式环境下的数据一致性问题,简单来说,它能在陌生人、陌生机构之间,搭建一个可信的环境,不再需要某个特定的中心化机构来提供信任。

通过区块链可以解决信任的大问题,上面可以承载优秀的价值传输协议,既然有了公开、可信的协议,那么人们当然会优先选择它,而不会重复造轮子。而且,这些协议上搭载了众多的智能合约,使得发行资产变得非常简单,本身ETH也有先发优势和网络效率,再加上2017年牛市的“造富效应”,使得一时之间以太坊的ERC20成了发行资产的标准协议。

应该说,一方面得益于区块链技术架构提供的信任与以太坊协议的高效与灵活,一方面取决于外界形势的促成,两方面缺一不可。

随着我们这么一层一层的往前追溯,我们会发现正是区块链给我们提供了最初的技术架构,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技术解决方案,使得我们可以基于区块链上的价值交换协议完成资产数字化的过程;

1、资产数字化与资产信息化的根本区别在于可交互性。

2、资产数字化之后具有强可交互性,是因为它们都是基于相同的、开源的价值传输协议。

3、区块链上的资产发行协议之所以能够被社会所认可,是由区块链的技术架构所保证的。区块链为协议提供了可信环境,协议为资产数字化提供了智能合约,使得资产数字化得以低成本、高效率的完成。

4、区块链只是提供技术架构,资产可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流通、交互才是资产数字化成为未来趋势的根本原因!

原标题:资产数字化之谜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水星链

[0:15ms0-0:86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