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特币跌破百元大关,多头坚守关键水平不放!_LTC:40亿比特币能提现吗

尽管近几个月面临充满挑战的时期,莱特币的价格仍呈现出显着的上涨轨迹。6月,LTC跌至71美元;然而,多头随后接管并开始复苏。

然而,在过去的一周里,LTC的进展放缓,币值回落至100美元大关下方,并经历了约12%的损失。日线图上,LTC下跌1.5%。

数据:莱特币日新增地址数上涨97.72%,近一个月出现较大幅度增长:金色财经报道,据Tokenview数据显示,近一个月以来,莱特币链上新增地址数呈现较大幅度增长。昨日莱特币新增地址数为47万,较前日环比上涨97.72%。莱特币网络已累计处理1.64亿笔交易。[2023/6/7 21:21:52]

尽管该代币在周线图上经历了大幅贬值,但看涨情绪依然存在。莱特币的技术分析表明,目前多头占据主导地位,需求和积累略有回撤。

分析 | 与莱特币不同,比特币减半将对价格产生显著影响:有一些坚定的怀疑者认为,减半将不利于比特币的价格上涨,并以莱特币为例说明了这一点。由于莱特币在8月5日经历了第二次减半但价格基本保持不变,许多人表示,比特币减半也不会对其价格产生多大影响。 然而,加密货币分析师PlanB称这种逻辑是有缺陷的,并对比特币和莱特币进行了比较,以表明比特币减半的结果将截然不同。PlanB指出,与比特币不同,莱特币的价格与其“stock-to-flow (存量-流量)比率”没有显著关系(存量-流量比率是指以存货形式持有的某种商品的总额,除以每年生产的数量)。 根据PlanB发布的一系列推文显示,比特币具有很高的存量-流量比率(该比率越高,说明稀缺性越强)。除此之外,比特币还与预测的存量-流量价值有着密切的关系。PlanB表示,2012年的存量-流量模式仍“运转良好”,并将在未来几年继续下去。而另一方面,莱特币似乎与该比率没有任何关系。虽然他说他不确定莱特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PlanB称,Litecoin价格在减半后仍保持稳定,可能是因为缺乏出入匝道(on/off ramps)、期货、期权和流动性等网络效应。(CryptoSlate)[2019/9/1]

由于比特币最近也在其图表上回撤,包括莱特币在内的其他山寨币也出现了贬值。目前,莱特币处于90美元至94美元的关键价格区域。维持价格高于94美元大关预计将为LTC恢复其上涨轨迹提供动力。LTC的市值反映了市场上卖家的数量高于买家。

分析 | 莱特币减半经验:比特币在奖励减半期间价格不会有太大的波澜:据Longhash分析,自莱特币奖励减半以来,每周交易费中位数下跌了 22%,大致与其市值损失一致,此外每周交易量也下降了约 5%。但并非所有指标都下降了。每周调整后的交易量增加了 21%,这意味着自从减半以来,莱特币网络上流通的资金更多了。此外,每周活跃地址也增加了约 35%,尽管大部分增长来自 8 月 10 日左右的网络活动带来的一次峰值。总体而言,莱特币奖励减半释放出了复杂的信号。多头和空头都会找到有意义的指标来支持他们的论点,但现实是,莱特币 2019 年的奖励减半并不一定能为 2020 年的比特币奖励减半提供多少参考。 莱特币币价的下跌可能更大程度上是受到了整个加密市场的影响,而不是因为任何与减半相关的因素。而莱特币网络的基本面实际上并未受到任何影响。至于比特币 2020 年的奖励减半,我们可以预计价格将会跟随整体市场走势以及其他网络指标上下波动。但是,莱特币的经验表明,比特币在奖励减半期间的表现大概也不会有太大的波澜。[2019/8/22]

莱特币价格分析:一日图

截至撰写本文时,LTC的定价为95美元。在成功守住94美元的支撑位后,山寨币试图升值。LTC的直接阻力位为97美元。

LTC的看涨情绪依然完好,因为它设法保持在4月中旬形成的看跌订单块上方。

突破97美元大关将推动莱特币挑战100美元的门槛,并有可能突破看跌指令区块的上限103美元。

相反,如果LTC未能维持当前水平,则存在突破94美元支撑位的风险,这可能会导致空头重返市场。

技术分析

在飙升至100美元大关之后,LTC经历了回调,进入超买状态。然而,相对强度指数仍略高于半线,表明买家仍保持对市场的控制,特别是当代币保持在关键支撑位上方时。

此外,LTC仍位于20简单移动平均线上方,表明买家正在推动价格势头。LTC需要在接下来的交易日中超越当前阻力位,以维持其上涨轨迹。

LTC经历了显着的资本流入,表明投资者的兴趣仍然积极,Chaikin资金流指标就证明了这一点。

这表明图表上的前景持续看涨。此外,反映价格波动和波动的布林线目前处于开放状态。这表明LTC在接下来的交易时段可能会经历重大的价格走势和波动。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水星链

[0:15ms0-0:90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