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研究公司表示,如果区块链的合并按计划进行,以太币发行率将下降,每日抛售压力将减少。
在未来12个月内,以太(ETH)的市值很有可能超过比特币(BTC),因为以太坊区块链转向权益证明(PoS)机制将减少代币的生产和来自矿工,研究公司FSInsight在周五的一份报告中说。
报告称,一旦被称为合并的过渡完成,“供应的通胀率将下降”,矿工的抛售压力将“锁定为零”。CoinDesk数据显示,比特币的市值约为4610亿美元,而以太坊的市值为2260亿美元。
以太坊再质押协议EigenLayer 发布第一阶段测试网:金色财经报道,以太坊再质押协议 EigenLayer 在以太坊 Goerli 网络上发布 EigenLayer 协议第一阶段测试网,目前仅支持流动性重质押和原生重质押。流动性质押支持在 EigenLayer 合约上重新抵押各种流动性代币。EigenLayer 的发布将分三个阶段进行,分别为质押者、节点运营商和服务。EigenLayer 表示,该测试网是早期的非激励性测试网,代码正在积极开发中。
此前报道,3 月底,EigenLayer 背后团队 EigenLabs 完成 5000 万美元 A 轮融资,Blockchain Capital 领投,Coinbase Ventures、Polychain Capital、Hack VC、Electric Capital、IOSG Ventures 等参投。[2023/4/7 13:49:17]
报告称,存在普遍的误解,认为PoS验证将使以太坊更好地扩展,然而,这是错误的,因为区块链在基础层仍然相对昂贵。FSInsight数字资产策略负责人SeanFarell在报告中写道,主要目的是减少99.9%的能源消耗,并让更多用户为区块生产做出贡献。从工作量证明的转变是区块链的五次计划升级中的第一次,预计将于9月进行。
Chainalysis CEO:以太坊正在促进其他加密资产的增长:金色财经报道,Chainalysis CEO Michael Gronager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以太坊的根本性变化正在促进其他加密资产的增长,尤其是在一个子行业。?我们看到以太坊在过去几周里增长了很多,然后大约一个月前,我们看到了以太坊的平台变化。网络在各种方面变得稳定并且变得更好。所以我认为这促进了投资者对整个以太坊的更多信任。另外,区块链数据平台负责人认为,以太坊(ETH)在过去几周的价格大幅上涨,主要是由于协议的变化和网络的增长,以及去中心化金融(DeFi)。(dailyhodl)[2021/9/4 23:00:34]
FSInsight表示,虽然在合并完成后寻求降低风险敞口的投资者可能会面临一些二级市场抛售压力,但随着网络解决“通缩供应造成的流动失衡,可能会对价格。”
声音 | 以太坊核心开发人员:已有10335名用户升级了Parity节点版本:据AMBCrypto消息,以太坊核心开发人员Afri Schoedon表示,自因安全漏洞推迟君士坦丁堡升级以来,在过去的12个小时内,有10335名用户将他们的Parity以太坊节点升级到2.2.7稳定(76%)或2.3.0 beta(24%)版本。他们中的大多数使用GNU / Linux(95%),少数人使用Windows(4%)和MacOS(1%)。[2019/1/17]
注释补充说,包括Lido(LDO)、RocketPool(RPL)、Optimism(OP)和Polygon(MATIC)在内的“合并相邻”名称是“高贝塔”暴露于该过程的有吸引力的机会。
高盛发布报告称,以太币未来可能取代比特币,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加密货币。在当前,比特币仍是最主流的加密货币,因此华尔街许多银行也逐步提高对比特币的接受度,比如摩根大通银行已经推出了比特币基金,高盛也在今年3月透露过他们正在开发比特币相关的投资产品。
华尔街银行对于以太坊的接纳进度却比较滞后,尽管以太坊已经是全球第二大加密货币。
不过高盛在报告中预期,以太坊最终会取代比特币成为最主流的加密货币。高盛认为,以太币“目前看起来像是最具有实际使用潜力的加密货币,因为以太币所在的原生数字货币平台也正是最受欢迎的智能合约应用开发平台。”
不过高盛也指出,由于这两种加密货币都存在较大波动性,他们可能很难取代黄金,成为最常见的价值储存方式。
高盛的报告解释说,黄金等一些大宗商品可以作为恶性通胀的对冲品种,而加密货币则更多地被视为一种“存在风险偏好的通胀对冲”,也就是说,这种对冲行为本身就存在风险。
而另一方面,不同的加密货币之间也存在竞争,这也是另一个阻碍他们在现阶段成为安全资产的风险因素。
在加密行业你想抓住下一波牛市机会你得有一个优质圈子,大家就能抱团取暖,保持洞察力。如果只是你一个人,四顾茫然,发现一个人都没有,想在这个行业里面坚持下来其实是很难的。想抱团取暖,或者有疑惑的,欢迎加入!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可以点个赞关注哦,我们下期再见!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