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与文化艺术品结合,在去中心化思想和区块链、智能合约的基础上,将杜绝传统的文化艺术品金融产业存在的假货、价高、管理困难、无法追溯等一系列问题。文化艺术品领域与区块链的紧密联系与发展在国家监管的框架内为文化艺术品新业态的发展带来创新的突破。澳大利亚著名艺术家Johnyoung谈到了区块链技术的强大时表示:“区块链技术将会重新定义艺术行业溯源体系,就如同19世纪时摄影技术同样冲击了世人的观念。它将重新定义艺术市场中的有关艺术品独创性、复刻和价值方面的命题,并改善20世纪以来大规模机械化图像生产所带来的种种乱象。区块链技术无疑也会改变艺术行业的商业模式。
传统的鉴定方法是以专家们的知识、经验和眼力来辨别艺术品的真伪。由于现代的复制技术水平越来越高,鉴定者还可能会因为利益而产生道德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较为客观的科技鉴定应运而生。科技鉴定主要从断代、结构和化学元素分析等方面,采用现代科技的检测手段锁定艺术品物质形态的微观信息,存入数据库进行认证备案。
游戏区块链项目Oasys将在11月22日前分三阶段启动主网:10月25日消息,由日本游戏企业万代南梦宫娱乐与世嘉联合推出的专注于游戏的区块链项目Oasys将从今天开始直到11月22日,分三个阶段全面启动其主网。(techinasia.com)[2022/10/25 16:37:59]
艺术品市场将会因为区块链时代的到来,开启一个全新的元年,迎来一个全新的契机。
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艺术品销售总额为450亿美元,这一数字相较于过去十年增长了26%。但是更加值得深思的是,2016年由于大量的伪造艺术品事件层出不穷,也因此被叫做“赝品年”。
有研究报告统计,每年的艺术品伪造和欺诈市场的规模高达60亿美元,艺术品真假难辨、来源不明等事件屡见不鲜。
由此可见,艺术品市场繁荣的背后却存在着严重缺失的信用体系:交易透明度缺乏、物品难以溯源等一系列问题,使得艺术品的交易市场存在着极大的风险。
研究:区块链游戏和元宇宙项目在2022年第三季度筹集了13亿美元:金色财经报道,据区块链分析平台DappRadar于10月12日发布的一份新报告,区块链和元宇宙项目在第三季度获得了13亿美元的投资,与 2022 年第二季度相比下降了48% 。此外,《区块链游戏报告》发现,仅在2022年9月,区块链游戏项目就通过投资和合作筹集了1.56亿美元。[2022/10/15 14:28:29]
艺术品的价值大多取决于物理价值、艺术价值、市场价值、学术价值、文化价值等多重因素,无法具体量化其价值,也没有完善的数据采集体制,导致了每一个所谓的权威认定趋于中心化,让信任危机不断爆发。
而区块链则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其数据块信息生成的时间戳和存在证明,可以实时记录并完整保存所有的交易记录。区块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不需要中介参与、信息开放透明且不可篡改、数据安全和成本很低。它最重要的是解决中介信用问题,为艺术品防伪和防欺诈提供了新的渠道,系统地保护艺术家的知识产权。这击中了艺术品市场缺乏合适的记录保留方式和艺术品来源实时验证等需求痛点。艺术市场由此成为区块链技术最适合应用的五大行业之一。
深圳市龙华区将以区块链等为支撑建设数字经济先行区:近日,“深圳市龙华区区块链孵化器”、“深圳市龙华区数字经济产业协会”揭牌成立。龙华区与深圳腾讯数字经济、道一信息技术、趣链科技、德方智链等12家区块链孵化器企业进行签约。接下来,龙华将抢抓“双区建设”和“数字经济”重大历史发展机遇,坚持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数字价值化为主线,以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为支撑,大力培育数字经济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积极拓展应用市场,完善产业生态,着力提升数字经济发展能级,全面建设数字经济先行区。(深圳新闻网)[2021/4/12 20:09:00]
目前我国的艺术品市场面临着如下困境:
1、纠结于真假鉴定辨别;
2、困惑于估价权威衡定;
3、缺少确权技术方法;
4、尴尬的传统交易路径;
5、资金量有限抗风险能力低。
面对这些“痛点”,只有勇于颠覆和创新,以用户为中心,对传统业务模式大胆优化,寻找最经济的交易流程才是破解之道。
西门子未来将发展区块链应用等核心技术:第一财经6月14日报道,近日,在2018数字丝绸之路论坛上,西门子股份公司管理委员会成员奈柯(Cedrik Neike)接受采访时表示,数字化成为企业创新成长的关键驱动力。2017财年,西门子数字化服务和软件业务实现营收超过52亿欧元,未来还将进一步发展增材制造、自主机器人、区块链应用、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分布式能源系统、软件系统与开发流程等核心技术。[2018/6/14]
如何解决信任危机?
区块链的本质是一种分布式的数据,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大家身上都有账本,当发生交易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把这笔交易记录下来。传统的交易是以支付宝为中介,以淘宝为平台,而区块链则是用技术建立一种可以去中心化的信任关系:
1.艺术品数字身份的确权
借由区块链技术自身所具有的分布式数据存储、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可信任等特性,可以为每一件艺术品、每一位用户都创建了独有的数字身份,记录每一次的流转,使艺术品的交易历史从此有据可循,所有人可以通过追溯艺术珍品区块链获得确权信息,这有助于建立艺术市场的诚信机制并提高市场流动性,一旦发生造假信息将无法删除,并将溯源到任何一个关联人、物,也就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信用初步引入到这一价值网络中。
丁磊:不要把比特币想象成区块链,区块链本身有很多应用:全国政协委员、网易CEO丁磊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网易区块链产品不会成为下一个比特币。同时他还表示不要把比特币想象成区块链,区块链本身有很多应用,这些应用都会很快改变我们生活的现状,3年内区块链技术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2018/3/4]
2.共识化的价值认可
单一艺术品的估值从来就很难获得市场公认,众口难调,它会受到作者的因素、历史的因素、流转的因素、持有人的因素、拍卖者等等无法一一枚举的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每种因素都会使其估值产生根本上的差别。除了其单品超高的价格门槛外,对其价值认可的众说纷纭也是主要原因。然而,对文化艺术品这一人类公认的文化遗产的增值属性与价值认可是全社会公认的,如果有一种媒介可以代表全艺术品类的价值,那么艺术品的流通与其金融价值的体现将达到空前的普及与高度。这也是文化艺术品区块链的重要价值所在。
3.艺术品鉴定溯源的新路径
最近几年兴起的区块链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其数据块信息生成的时间戳和存在证明,可以实时记录并完整保存所有的交易记录。区块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不需要中介参与、信息开放透明且不可篡改、数据安全和成本很低。它最重要的是解决中介信用问题,为艺术品防伪和防欺诈提供了新的渠道,系统地保护艺术家的知识产权。这击中了艺术品市场缺乏合适的记录保留方式和艺术品来源实时验证等需求痛点。
4.便捷且智能的交易
由于智能合约拥有自治、自足和分布式等诸多优势,任意双方依据智能合约条款约定,以自身数字身份确权为背书,对确权的标的物可以轻松实现追踪溯源。从双方达成合约协定时开始,通过将合约中的内容进行数字化编码并写入区块链中实现对合约内容的形式化,一旦合约中约定的条件事项发生将自动触发合约的执行程序。这样一来,可以实现实时交易结算,并创建防篡改的可验证来源,提高艺术品交易的透明度,简化、自动化冗长的金融服务流程,减少前台和后台交互,节省大量的人力与物力,从而提高艺术品市场中的竞争力。
区块链进入艺术市场的相关挑战
首先,区块链是一个崭新的技术,即使我们希望它能在合规运行方面带来更高的效率,但它毕竟是一个新的技术,在投入的时候,必须花入大量的研发费,这样的投入是不是每一家或者每一个人都愿意承受、愿意投资的,这是非常值得考虑的一点。再者,区块链进入艺术市场会造成艺术美学的感知挑战,新技术的产生往往是激动人心的。区块链在管理、验证方面具有全球影响力,而同时,目前仍有一批艺术家认为数字化的处理方式将会降低人们对艺术之美的感知力。对于主流艺术界是否欢迎此技术,仍还有待观察。
其次区块链进入艺术领域直接要面对的就是法律问题。比如,明确数字货币是人民币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发行权由中国人民银行行使,并对相关的定义做适当调整和明确的监管态度。上海举办的G20峰会中就讲到了监管所面临的问题,一旦智能合同到了区块链上,仲裁权在哪里,整个合同的实施是不是如纸质合同一样稳定。同样区块链与艺术市场领域的结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数据是区块链的立业之根,区块链要想在艺术市场领域发展的好就会需要全球拍卖机构向区块链打开“信息大门”但历年以来,全球拍卖机构的交易记录因为独立、封闭、内部重叠等原因,导致艺术品交易记录查验存在难度。同时,卖家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无法对外分享历次交易的单据文件等实物资料。因此,拍卖公司能否共享相关数据源,将会对区块链的生态链的丰盈产生决定性作用。
结语
区块链上的内容可以被全世界集合管理系统和编目数据库所使用,保险公司、博物馆、执法机构等机构都可以实时验证,整个过程便捷,具有广泛的使用价值,举例来说,艺术品盗抢险就非常需要一个共享的追踪机制。区块链不仅可以为艺术家提供免费的库存管理系统,在艺术品的所有权发生变化时通知画廊和美术馆等相关机构,还可以为收藏家寻找没有公开披露的价格和身份等虚拟资产信息。区块链可以成为寻求艺术品的美术馆和希望通过展览提升艺术品价值的私人收藏家之间的中间商,将艺术品的完整生态链信息放到区块链上,为博物馆、私人藏家等提供可靠的信息平台支撑。
区块链作为一个容易分享、发现和传播的永久记录,如果发展顺利,将会促进艺术市场向私人的点对点交易和网上交易转移。这个当下最时髦的新技术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侵入了艺术世界。它拥有着强大的优势,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它今后的发展吧!
来源:Blockchain特区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